理财子公司引领资管转型:探索加速 理财步入正轨
【摘要】“高收益时代一去不复返”“大额存单锁定长期高收益”……近期,除了各种继续给消费者打“预防针”的宣传以外,各家银行理财经理的微信朋友圈多少有些“寂寞”,逐渐降低的收益率让银行理财的生意有点儿不好做。
“高收益时代一去不复返”“大额存单锁定长期高收益”……近期,除了各种继续给消费者打“预防针”的宣传以外,各家银行理财经理的微信朋友圈多少有些“寂寞”,逐渐降低的收益率让银行理财的生意有点儿不好做。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降。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最新监测的数据显示,6月21日至6月26日,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6%,较此前一周继续下行2个基点,并没有因季末而有所回升。“预计下半年流动性仍保持合理充裕,加之银行理财转型仍在过渡期内,所以下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预计仍在低位徘徊,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该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预测说。
“西方不亮东方亮”,面对理财市场这块“香饽饽”,各银行迅速加快了理财子公司建设步伐。除了近期建行、工行、交行、中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外,7月份,来自浙江的两家城商行——杭州银行(8.110, -0.08, -0.98%)、宁波银行(23.250, -0.53, -2.23%)理财子公司也先后获批,吹响了城商行抢滩号角。
“考虑到监管新规以来,商业银行理财加大了对于投研能力、风控能力以及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建设,下半年,即便在市场相对不是很有利的情况下,预计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放的效率也将有所提高。”交通银行(6.110, -0.07, -1.13%)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对记者表示。
困局:收益率不断下降
“知道的话就早点买了。”正在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的小王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自己去年就想购买某家股份制银行的“新客理财”产品,“因为只能买一次嘛,本想多攒点钱再买,哪成想收益率一直在跌,都快跌了一个百分点了!”
从月度数据来看,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24%,环比下降2个基点,连续15个月下降。而临近季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未有回升。“临近季末,银行理财收益率不升反降,主要还是受流动性影响。银行理财主要配置的资产为货币类、债券类资产,在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下,银行理财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杨慧敏表示。
“受政策与环境影响,上半年,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放收益率根据市场变化有所调整,这实际上是净值化转型的效果逐步显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更加反映资产价格的变化。”武雯分析认为。
相关数据也反映出银行理财的这一转型趋势。上述机构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027只,环比降低0.18%、同比降低15.09%,但各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却达到688只,较上月增长40.70%。“上半年,净值型理财的发行量不断增加,但各家银行的净值型产品规模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传统保本理财的占比不断下降。” 杨慧敏说。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在下半年仍将面临考验。“在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预期主导下,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以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较上半年可能仍将处于一个窄幅波动的状态,这对于在固定收益类资产投放有优势的商业银行理财而言,资产配置的难度实际上是提高了。” 武雯表示。
转型:银行理财步入正轨
“您好,您是否知道您在我行的理财经理是谁?他/她是否向您推销他行或其他渠道理财产品?”《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期,许多消费者都接到自己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客服打来的电话。这样的来访电话,虽然让不少消费者有些猝不及防,但却给他们提了个醒儿,有利于对消费者的保护和教育。
“在现在收益率走低的情况下,为了招揽生意,有些银行网点向客户推销收益较高、但并 非本行渠道的理财产品,这是风险很大的,也非常不利于让消费者适应净值化理财转型,一些银行也在想方设法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从实际结果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步伐加快,但净值化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仍不算高,用户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 武雯表示,当前,多数银行仍着手对投研、风控运营等体系进行全面再造,进一步加快业务架构完善工作以及资管部门现有的组织架构转型。有条件的银行正在加快理财子公司的设立。
作为银行理财步入正轨的一条重要路径,武雯认为,设立理财子公司,一方面有利于银行资管业务的转型发展,同时,理财新规也明确要求,商业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设立理财业务专营部门。
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隔断风险传递,打破刚性兑付。“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在法律上权责清晰,彻底隔离风险传递途径。即使在理财产品产生风险、影响投资人收益时,打破刚兑对声誉的影响也主要限于理财子公司,对银行母体影响较小。市场化影响下,子公司理财业务整体的投资能力、渠道投放能力以及相关激励机制都将优于传统的资产管理部门制。” 武雯说。
破局:子公司探索加速
7月4日,中行理财子公司成立。至此,已经有4家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面世。“理财子公司成立加速,推动了其产品的发行。目前来看,其产品门槛一般设置为1元,拉平了和公募基金的门槛差距。所以,这将促使资管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短期内造成理财子公司和原有银行理财并存的局面。” 杨慧敏表示。
在大行加速行动的同时,中小银行也不甘示弱。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本月的相继获批,充分反映了这一趋势。截至目前,已有包括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制银行、15家城商行和2家农商行在内的32家商业银行公告了理财子公司设立计划。设立理财子公司,银行系可谓是“全员出动”。
“相对来说,大行在设立理财子公司方面无论是资本、人才、投研能力等方面都更具资源优势,成立理财子公司是大势所趋。而中小银行在这方面需要更加谨慎,要把握理财净值化的转型趋势,科学合理地制定策略。” 武雯表示。
武雯认为,中小银行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积极吸引相关的专家人才。同时,应利用自身的区域和客户优势,打造理财产品销售的综合平台,通过携手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做好理财产品代销,进一步精细化客户服务。
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中小银行可以考虑成立理财子公司。“理财子公司在业务经营、权责厘清、发展前景等方面优势明显。无论从监管政策导向,还是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布局资产管理业务都是中小商业银行构建轻资本核心竞争力的优先举措。未来,中小银行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理财子公司如何从销售渠道、异地经营等方面与母行形成协同优势。”武雯说。
来源: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