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基金“举报门”牵出公募员工“拼单”潜规则
【摘要】7月11日,一份围绕兴业基金某管理人员的情感、财务纠纷的举报信在业内广为流传。

7月11日,一份围绕兴业基金某管理人员的情感、财务纠纷的举报信在业内广为流传。
举报人在这份举报信中称,被举报人未能如期返还85万元“拼单投资”的本金与收益。
事实上,这一细节所透露出的,正是公募行业广泛存在的“员工拼单”潜规则。
所谓“员工拼单”,是指公募机构或其子公司发行含有预期收益率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时,面向员工开放募集额度,但由于私募产品具有100万元起投的投资者门槛限制,不少公募员工号召亲朋好友,以某一员工代持方式进行集合投资。
“因为100万才能投资,所以不乏出现几个员工一起凑100万出来,然后让一个人代持投资。”北京一家公募机构市场人士表示,“这种模式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并享受到相对更高的收益,通常也会签订代持协议。”
“这个现象是业内普遍存在的,其实是个双赢的事情,因为公募需要发行产品,员工需要找到相对稳健且低门槛的投资标的,拼单降低了投资门槛,让员工以更低的投入投资到高收益产品中。”北京一家公募机构子公司负责人也表示,“2014年-2016年期间,这一类产品的收益率大多在8、9个点以上,最高的有11%、12%。”
在该人士看来,不少员工积极拼单参与投资此类产品的原因,仍然在于固收类资管的刚性兑付。
“资管新规之前很多产品都是含预期收益率的,很多员工基本上也是当保本的理财产品来买,而且认为真出了事还有公司兜底。”上述公募机构市场人士表示,“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取消预期收益率安排,并且逐渐打破刚性兑付,这种拼单的现象有所收敛。”
在业内人士看来,拼单活动本身与《基金法》等法律法规相矛盾。
“私募产品有自身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比如起投资金要在100万元以上,但这种‘拼单’无疑是绕开投资者适当性监管的一种做法,按照实质大于形式原则,存在违规嫌疑。”一家公募机构合规人士表示,“其实不出风险还好,但一旦出了风险,基金公司是否存在客户调查失职的问题,也有可能被追究。”
来源: 经济观察网

Super



- 情报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拼多多旗下Temu起诉Shein;新东方旗下公司非法出版教材被罚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
- 情报 | 阿里巴巴月底推出跨境出海平台Miravia;陆正耀库迪咖啡3亿成立供应链公司;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
- 情报 | 百度首款汽车售价20万左右;小鹏汽车被曝多个部门调整、裁员;京东集团完成认购京东物流股份
- 情报 | 蔚来汽车申请在新加坡交易所暂停交易;汇源果汁欲回A股上市;钉钉回应基础版超过10人将收费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情报 | 美团将于5月中正式开始在香港营运;网易起诉亚马逊云科技违约;多款苹果电脑内置比特币白皮书
- 情报 | 字节跳动识区App将停止运营;腾讯TIM云文件功能已停止服务;抖音计划入局线上超市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