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信用卡分期花样多 关键是要算清实际成本

首页 > 理财 >正文

【摘要】目前,信用卡作为连接消费者与场景的重要平台,在银行零售转型中挑起了大梁,就信用卡分期而言,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往年,分期方式更多,除了最常见的账单分期、消费分期外,现金分期、任意分期等方式也越来越普遍,还有银行推出了专属分期信用卡,可在费率上给予一定优惠。

  时光巷陌  ·  2019-12-24 10:34
年末信用卡分期花样多 关键是要算清实际成本 - 金评媒
来源: 第一财经   

“尊敬的客户,您好!我们最近在推广信用卡分期优惠活动,现在分期可享受……”临近年末,类似的电话多了起来,颇有“卷土重来”之势。

目前,信用卡作为连接消费者与场景的重要平台,在银行零售转型中挑起了大梁,就信用卡分期而言,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往年,分期方式更多,除了最常见的账单分期、消费分期外,现金分期、任意分期等方式也越来越普遍,还有银行推出了专属分期信用卡,可在费率上给予一定优惠。

“感觉之前只有几家银行在尝试做,但今年有点全面铺开了,很多银行都在推信用卡分期。”前述从业者感叹道。这种动力,不仅来源于分期带来的手续费,也来源于银行经营策略的转变以及对用户黏性的要求。

关键要看实际成本

“事实上,信用卡分期一直在推广,只是年末可能面临着指标没完成的问题,所以要加紧去推,而且客观上来讲,每逢节假日,客户实际潜在需求也在加大。”一位资深信用卡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对于用户而言,当接到分期电话时,要算好一笔账。一位股份行人士对记者说,“现在信用卡分期,基本都不收利息,而是‘以费换息’,即收取手续费,所以要看好分期期限和费率。”

目前各个银行的信用卡分期期限从1个月到24个月不等,多为6个月和一年;付款方式上,主要分为每个月付款和一次性付款,其中,每个月的分期手续费低的在0.5%上下,高的则超过1%,比如6个月期的手续费多为0.65%左右,相当于1万块钱一个月的分期手续费是65元。

乍看之下,65元的分期收费并不算高,但这只能算作是名义成本,相较之下,实际成本要高很多。前述股份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银行的分期手续费是按期初的分期总金额乘以一定的费率系数来计算,并不是按照每月剩余的未还金额来计算,这就意味着虽然待还的金额在减少,但手续费仍不变,相应的,资金成本自然而然就变高了,这也是多数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以分6个月还款12000元、手续费0.65%为例,每个月除了还本金2000元外,还需还手续费65元,总计2065元,若将其代入到计算内部收益率(IRR)的公式中,最后得到的收益率为0.92%,这一数字明显高于0.65%,也远远高于日常贷款成本。还需注意的是,在分期之后,就算是提前还款,分期手续费仍然照收不误,如此一来,是否分期,消费者就要慎重考虑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银行信用卡分期全是“套路”,对于一些零利息零手续费的分期邀约,消费者不妨把握好时机、薅一下羊毛,这样既能增加自身资金流动性,也可利用省下来的资金做投资理财,赚取利差。换言之,于消费者而言,最关键的在于要充分了解分期还款产生的代价,两方权衡后再依据财务实际情况做决定。

另外,站在银行的角度,推广分期的意义又在于哪里?“分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前述信用卡从业者对记者说道,“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的黏性,一方面该部分收入已成为信用卡收入来源的重要部分。”

一位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亦告诉记者,目前一些银行“赔本”推分期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客户,“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是愿意培养优质客户的,通过一些优惠去吸引原本对分期并不感兴趣的客群,尽可能使客户形成习惯,总之第一次使用十分重要。”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不同于前几年仅寥寥几位“先行者”的尝试探索,如今大部分银行正发力信用卡分期领域,比如除了推广原有的账单分期、消费分期外,也支持现金分期、任意分期等方式,甚至还有银行推出了专属分期信用卡,在费率上提供优惠。

业务发展仍不容易

作为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信用卡因连接场景和消费被予以了重任,也衍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但不可忽视的是,自去年以来,在网贷行业加速出清、催收行业被加强整顿之下,共债人群多头授信渠道被打断,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不良率等指标有所抬头。

央行此前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34亿张,环比增长3.25%,而在第二季度,环比增速为3.5%,在2018年,多为4%左右;与此同时,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9.16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4%,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16.400, 0.16, 0.99%)信用卡中心总裁俞如忠曾提到,不良率走高是目前信用卡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共债风险集中爆发;二是近期监管对催收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大;三是金融行业面临的整体风险在上升。

那么又如何衡量各个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综合多家券商的相关报告分析,首先要看该行信用卡贷款的占比,当风险集中暴露时,信用卡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面临更大的风险敞口;其次是前期是否授信过度;再次是预测信用卡不良率的未来走向。天风证券(6.730, 0.09, 1.36%)研报提到,在股份制银行中,多数银行选择在近两年大力扩张信用卡业务,在经济进入下行通道前获客,质量难测,后续风险或相对较高。

为了防范风险,监管也在加强对信用卡业务的管理。比如,今年7月份,上海银保监局曾一口气下发6张针对信用卡业务的罚单,上海银行(9.460, 0.04, 0.42%)、招商银行(37.920, 0.52, 1.39%)、兴业银行(20.020, 0.26, 1.32%)、建设银行(7.190, 0.00, 0.00%)、浦发银行(12.240, 0.04, 0.33%)5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以及工行上海市第一支行均涉其中,合计被罚190万元。

据了解,上海银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是为部分客户办理信用卡业务时,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其中,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被罚金额最高,为40万元,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被罚20万元。

另外,12月11日,银保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又因催收外包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上海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

风控被视为金融的核心,对银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如今,身处金融科技时代的各家银行也正利用技术创新加强风控,比如有银行提出要以客户大数据为驱动,通过大数据、应用评分模型等工具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并强调筑牢风险底线,在信用卡业务全流程贯彻风险管理理念。

来源: 第一财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时光巷陌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