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看疫情不会对我国内需活力产生显著影响
【摘要】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有所加大,尤其表现在内需方面。疫情期间,“三驾马车”所受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有所加大,尤其表现在内需方面。疫情期间,“三驾马车”所受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消费特别是春节期间商品和服务消费受影响较为明显;投资及出口受疫情波及的程度相对较小。专家普遍认为,疫情对于内需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不会影响根本趋势。疫情过后,被暂时压抑的消费需求将会释放,基建稳增长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出口增速回升的可能性增大。
消费短期将受影响
从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运、电影票房、汽车、住房相关消费收入都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日前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在加大,尤其是对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服务消费影响比较大。但与此同时,网上购物、订餐、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事实上,这也反映出我国消费仍具备较强韧性。
近年来,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表示,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冲击更大,但冲击更多是短期的。疫情只是抑制短期消费需求释放,不会改变消费长期趋势。
“疫情过后需要重点提振消费,特别是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的可选消费品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可以针对汽车和家电等消费“大头”出台定向支持政策,包括消费金融及税费减免等。其次,是在占比较高的住房相关消费方面,各地有可能出台更多鼓励满足刚性住房需求的政策。再次,可以借势出台一批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旅游、医疗、养老等服务业市场准入,这样既可以尽快将受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长期来看也有助于培育壮大国内市场,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个人,专家表示,可采取定向税赋减免、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降低相关企业运营成本,帮助实体经济快速恢复。
基建稳增长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此前有机构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至少达到3万亿元。民生银行研究院认为,基建投资受疫情影响较小。目前,各地正在加快发行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的新增1万亿元的专项债额度,为基建投资反弹储备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随着专项债新增额度加快发行,并落实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一积极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基建增速上行。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对此,王青表示,在当前消费承压的背景下,短期内投资在稳增长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李奇霖也表示,基建稳增长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可能的措施包括提高专项债投向基建比例、政策性银行对基建项目配套融资加大贷款支持等。
在加大新投资项目力度方面,王青表示,可以考虑将年内计划开工的一批铁路、公路及部分新基建项目提前推进,适当加快资金投放步伐。另外,针对本次疫情,重点加大医疗、医药基础设施,特别是应急医疗救治及隔离设施等的投资力度。这既可以作为当前应急管理措施的一部分,长期来看也能弥补民生短板。此外,在资金保障方面,预计今年财政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都将根据疫情影响相应上调,支出前置特征会更为明显,金融体系也会加大对项目投资的支持力度。
对进出口影响较小
出口方面,需要关注的是,北京时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不过,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此前表示,PHEIC强调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合作和干预,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疫情发展,并不会额外冲击进出口,但可能对入境旅行有影响。
国际方面,多方表达了对于中国抑制疫情的关心和信心。近日,世界银行发表推文称,中国当局有政策空间进行应对,而且已经宣布了一个相当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措施,这有助于减缓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也表示,支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采取的包括财政、货币和金融领域的措施。中国经济将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
王青表示,疫情对于我国出口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目前来看,一季度,出口的最大影响因素仍是外部经济环境转暖及中美经贸摩擦缓和,累计出口增速边际回升的可能性较大。进口方面,受国内防疫措施影响,部分商品及服务进口贸易可能暂时推迟,但影响幅度也将可控。
来源: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