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全球“大萧条”不会出现,中国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
【摘要】盛松成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全球不会走向大萧条。1930年代的大萧条与胡佛政府不当的经济决策有很大关系,目前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政策在极力刺激经济,历史不会重演。
文/时代财经 余思毅
暴涨超2100点,一天的涨幅超过11%——北京时间3月24日晚,美股道琼斯指数创1933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此前,美股历经了10天内4次熔断的“至暗时刻”。国内经济学界质疑美联储乱世下重药的方式失效,类似“子弹已经打光”的观点频频见诸报端。
由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和劳工危机,全球失业人数预估将超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也在3月24日惊呼,“现在的情况和1929年大萧条时期很像。”经济学界也有弥漫悲观情绪,“我们面临的有可能是经济大萧条,而不是经济衰退,是1931年的情况,而不是2009年的情况。”
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3月24日下午,他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全球不会走向大萧条,“降息和量化宽松未必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但可以避免流动性恐慌,防止经济陷入大萧条,这是美联储从大萧条及次贷危机得到的最大教训和最宝贵经验之一。”
盛松成认为,1930年代的大萧条与胡佛政府不当的经济决策有很大关系,但目前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政策在极力刺激经济,历史不会重演。“美联储的反应非常迅速,其做法是基本正确的。美联储的扩张行动可以很大程度减轻经济与金融相互冲击的负反馈循环。”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
大萧条不会重演
时代财经:3月24日,法国财政部长表示:现在的情况和1929年大萧条时期很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终身教授金刻羽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面临的有可能是经济大萧条,而不是经济衰退,是1931年的情况,而不是2009年的情况。有可能面临的是大的国家40%的产出的丧失,而不是5%的产出的丧失。”你认为全球会走向大萧条吗?
盛松成:我觉得不会走向大萧条。
1931年发生经济大萧条时,政府缺乏应对经验,制定的经济政策不恰当才最终酿成大萧条。当时主导世界的经济学思想是“小政府、大市场”,政府不应该干预,所以美国胡佛政府不仅没有放水,反而紧缩货币和信用,引起了美国信用紧张、流动性收缩,最后导致大萧条。
现在情况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都已经知道该如何处理经济危机。虽然降息和量化宽松未必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但可以避免流动性恐慌,防止经济陷入大萧条,这也是美联储从大萧条及次贷危机得到的最大教训和最宝贵经验之一。
2008年的金融危机,“祸水”是从金融体系出来的。而这一次不同。美国金融体系很健全,没有一家大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风险。这次危机是由于疫情对经济产生直接的冲击,而不是金融系统受到冲击。所以,美联储通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期,美联储政策发布了各种积极的刺激政策,如重回“零利率”时代,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将数千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0,本周每天都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和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甚至使出了史无前例的“直升机撒钱”政策,直接给个人发现金等。这些政策都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把经济拉上去。
时代财经:所以说,你不认同法国财长“现在的情况和1929年大萧条时期很像”的判断?
盛松成:回顾大萧条的特点:第一延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年到1933年连续4年,直到1936年,经济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第二,对经济影响程度特别深。美国的失业率高达30%,有的欧洲国家失业率超过50%,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当时在欧洲饿死几百万人。
第三,大萧条几乎蔓延全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大萧条,希特勒可能上不了台。哪怕希特勒上台了,英国和法国原本经济也是很强劲的,但大萧条把英国和法国的经济都打压下去了。所以说,如果没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能发生。
我们再看看当下:首先,美国已经有如何调控经济危机的经验;第二,和1930年代不同,现在的信息透明度和传播速度比以前要快50倍到100倍,几秒钟、一分钟之内,全球都知道疫情、金融市场等发生什么情况;第三,科技的发展,如国内提出的“新基建”,以新技术代替传统产业,从多方面促进经济稳定。这些都表明了经济不会再次陷入像大萧条一样的状态。
当然,这一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很严重,波及全球,但我觉得影响还是短期的,可能持续半年或者半年以上。
美联储没有被特朗普“绑架”
时代财经:尽管美联署使出了一系列“救市”计划,但熔断还是10天内发生4次,美联储救市政策的成效曾经受到质疑。你怎么看?
盛松成:我们是不是可以倒过来假设,如果没有美联储的两次降息,可能不只是4次熔断,也许是8次?那么,大萧条可能真的要来了。历史能假设吗?
时代财经:历史确实不可以假设,但可以复盘检视?
盛松成:我觉得美联储的反应非常迅速,其做法是基本正确的。尽管美联储此轮货币宽松行动在预期管理上存在失误,但行动本身有其自身逻辑。
在美国,疫情与经济、金融相互作用,可能使之陷入螺旋式下跌的循环之中,美国资本市场的调整更为激烈,货币政策也因此更为激进。
时代财经:那应该怎么理解美联储的逻辑呢?
盛松成:从美联储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看,核心在于提供信贷可得性,防止短期冲击演变为长期衰退,与我国在疫情爆发初期所采取的企业纾困和流动性支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谓异曲同工。
3月2日至3月16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超过20%,经历四次熔断,其他多国股市也大幅下跌,COMEX黄金下跌3.33%。3月18日,美元指数升破100大关,为2017年4月以来首次。
疫情冲击愈演愈烈,对经济的伤害很大,美股估值原本也已处于高位,最近资产价格的暴跌根本上还是由经济和金融形势决定的,呈现典型的流动性踩踏,因而美联储的行动宜早不宜迟。
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关联非常强,金融冲击会反向再冲击居民和企业,形成螺旋反应。当前,美国疫情有加速扩散的风险,经济与金融相互冲击的负反馈循环很难打破。
一是疫情冲击赶上了美股估值的顶峰,因此美股下跌除了反映疫情影响,也加速了长期以来累积的资产价格泡沫的出清。二是美股是美国居民财富的重要载体。一旦美股出现系统性恐慌踩踏、抛售,居民财富将急剧缩水,进而降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企业投资能力。这进一步增加了短期冲击演变为长期衰退的风险。
美联储的扩张行动可以很大程度减轻经济与金融相互冲击的负反馈循环。美联储为维持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给企业和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从而防范疫情对经济从短期冲击演变为长期衰退。
时代财经:但有声音认为,美联储密集而激进的“救市”举措,超出了市场预期,这或多或少是被特朗普政府绑架了。你怎么看呢?
盛松成:首先,美联储反应特别迅速,快得连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都始料未及。有人说是特朗普对它施压,实际情况不可能是这样。特朗普对美联储施加压力最大的时候不是现在,而是一两个月前。那时,美联储不为所动,为什么这次突然行动了呢?所以主要不是特朗普的施压。
第二,美联储并不是主席鲍威尔一个人说了算。美联储“12+1”(联邦储备系统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有13个人,如果大多数美联储成员反对,政策是不会通过的。每一次大的政策都需要投票,如果不是比较一致,不可能通过。
中国出口将受波及
时代财经:美联储不断升级刺激措施,以零利率、无限QE等最大限度地阻止金融危机爆发。你认为,美联储会使用负利率这一政策?
盛松成:目前美国已经降息接近零利率,但很难走向负利率。美联储价格工具的使用空间的确缩窄了,而数量工具仍然有较大的空间。
美联储在7000亿量化宽松后,资产负债表可以达到5万亿美元,也仅占美国GDP约23%,同时考虑到美国核心PCE同比增速仅1.6%,这使得疫情冲击叠加油价下跌后通胀将进一步走低,理论上美联储扩表仍然有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此次还取消了贴现窗口的罚息,这增加了现有扩表行动的弹性。通过贴现窗口,美联储可以为银行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如果银行愿意通过贴现窗口向美联储借钱,那么美联储扩表的规模可能不止7000亿美元。
最近美联储开启无限QE直接购买企业债,也是为了确保信贷的可得性。美联储有的是“子弹”,工具没有用完。
时代财经:当下全球央行开启降息潮,中国会降息吗?
盛松成:国内在一个多月前制定对冲疫情政策时,也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物价指数比较高,所以政府没有使用较激进的手段。
当下,全世界疫情的发展和美国是同步的,而中国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了,武汉地区也已经零增长。我们下一步货币政策该怎么走,会不会降息等要根据自己国内的情况。
眼下全球经济往流动性发展,而中国还是坚持常规,常规的好处就在于后遗症会比较少。我是建议要降息的,应该进一步宽松。
时代财经:疫情冲击下,经济衰退对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
盛松成:第一,国内供应链可能会受到影响。第二,最大的影响是出口。从支出法核算,GDP包括投资、消费、净出口。今年外部环境复杂,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难以保证。
国内一季度消费受疫情的冲击很大。人们收入下降,对消费的影响会传导到后面的季度。但政府已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消费,包括消费券、减税等。
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在主要国家中是最低的,而且中国的债务99%都是国内持有,其中中长期国债占了很大比重,短期国债占比较少。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超过其他主要国家,所以我国财政赤字的风险实际上比较低。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支持下,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投资在2020年经济增长中将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