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投顾困局:理念关比技术关更难过
【摘要】从3月的人机大战开始,几乎各个行业都开始涌动“人工智能”的概念,在金融圈,“智能投顾”这个新词成为不少平台转型的营销噱头。但在大火的表面繁荣下,还有若干困局待解。
从3月的人机大战开始,几乎各个行业都开始涌动“人工智能”的概念,在金融圈,“智能投顾”这个新词成为不少平台转型的营销噱头。但在大火的表面繁荣下,还有若干困局待解。
除了技术领域和国外还相去甚远外,由于国内不甚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让智能投顾目前还遭遇到理念上的困局,具体表现为:一是资产配置缺乏应有的研究与实践,二是囿于金融工具的发展,国内智能投顾平台推出的产品在收益率上并无显著优势,这都让对投资回报维持较高预期的国内投资者对于智能投顾存在疑虑。
在中国,投资常常等同于“投机”,投资者理财习惯短期获得高回报,更多是想急速获利者。这和智能投顾追求的长线投资、实现资产优化配置是有区别的。用京东金融副总裁的话说,“我们理解的智能投顾,不是说这项技术能够帮助用户赚到最多的钱,而更多的是优化配置,使得产品组合和用户之间有适当性以及合理的风险收益比,并且机器和模型能在不同层面贡献自己的相对价值,使得用户达成长期财务目标的胜率更高。”
投资者对于投资回报较高的预期,一时间难以改变。这就意味着,智能投顾存在一个培育、提升客户长期资产配置投资理念的问题。
另外,随着智能投顾的近期大热,很多人对这个新概念产生了盲目崇拜,认为这是对以往投资概念和实践的革命性突破。甚至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有了智能投顾,还要投资顾问做什么?也许花旗银行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在最近一份报告中,花旗银行指出,金融科技催生的智能投顾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种补充性需求,而非替代性需求。有人说,智能投顾,并没有本质上创造社会价值,只是重新分配了社会财富。且不论这话是否正确,至少说明,在智能投顾本土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目前的这股概念热炒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了。
最后要说的是,智能投顾需要大量证券市场数据,也需要建立理性的算法。但在中国,这种基础数据并不完善,缺少培育智能投顾的完善土壤。如果把“智能投顾”的技术比作发动机,大数据比作汽油,那么目前平台推出的所谓“智能投资组合”,只是将银行、基金、期货、保险等资产简单打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更谈不上定制。更何况,即便有了好的发动机,但发动机的油仍远远不够。在当今国内,且不论技术攻关还有待时日,单是真正沉淀数据,潜心打磨“机器大脑”者,也是寥寥无几。除了部分采取全球资产配置的尝试以外,“ 智投”等智能投顾平台目前仅停留在表象形式,事实上是为了服务于金融产品销售的最终目的,投资者应警惕掉入概念营销的陷阱。
目前,智能投顾发展的关键,在于要有人甘于寂寞,潜心收集数据,培育机器大脑。但这个过程并不简单,这是一场心理研磨之战,需要不停与内心的欲望斗争。不过最终的事实将证明,成功常常是给那些经得起繁华、耐得住寂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