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评媒:国家新出的跨境电商政策,对跨境电商之前欣欣向荣的(业态)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吗?
金少策:会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今年的4月8号新政当时还没有正式落地的时候,已经开始受到一定的影响了、当时4月、5月份那时候我们整个的业务量,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从商家的角度来说这次的税改新政,对他们的一些经营或者未来的发展规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因为新政他对一些跨境商品进口的一些种类,进行了一些限制,由一些从原来的保税贸易,直接就变成现在的一般性贸易。这样的话商家在进行备货的时候,他肯定有所顾虑。但是我觉得从长远来看,从整个的行业来看可能会是一个好事情、虽然它现在是暂缓一年执行嘛,我们也跟着新政也做了一些新的调整。比如说原来我们只做一些进口的,那么我们现在可能根据国家政策的引导,去做一些出口业务的探索。另外一块,我们在跨境电商商品,可能会做一些宽度的延伸跟深度的延伸,然后我们可能会定位去做一些O2O的项目打通线上跟线下,自己去营造一个跨境电商的场景金融。
金评媒:金总你刚才说到咱们未来,线上线上或进口出口好像有很多的业务。铜掌柜是怎么定义未来自身的定位?
金少策:我觉得未来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朝两个极端去走。一个是大而全像做金融超市一样完全做代销,它会拿很多很多的代销牌照,然后完全是一个信息中介。但是现在信息中介跟信用中介,这两块的一个定义,从监管层来说还不是特别的明显,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做生态链当中的一块。我们说他,应该说它是一个细分垂直领域的一个融资端的环节,可能我们会偏向于做像这种小而美一样的平台。当然我们不仅仅会定位在只做跨境电商的融资业务,那么以跨境电商融资业务作为一个先端。然后去做其它的一些行业的一些垂直细分融资方面的需求,那么逐步形成一种矩阵式的垂直细分领域的这样的一个资产业务的版块。
金评媒:您是怎么看近期国家可能要求咱们P2P跟银行签订存管,但是很多银行我了解,都是不愿意来跟你做存管这个比较互相矛盾的事情?
金少策:从我们跟银行的沟通交流过程当中,并不是说银行不愿意跟平台去做存管的业务,当然银行在现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他们比较谨慎,因为一旦出问题搭上的是银行的声誉。其实说老实话,他们也看不清楚这个行业一些平台的一些业务模式。所以大部分的银行它都比较的谨慎。不会像以前,但是也会有很多的银行,在这一块上面做深度的布局,包括我刚才提到的江西银行、北京银行他们也把这一块,作为跟互联网金融合作的新业态,把它作为未来银行整体的创新业务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也会希望跟这样的银行去合作而不是说为了存管去存管。所以我觉的在这块业务上面,其实银行跟我们行业平台的合作长远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所以我们也希望银行能够在这块业务上可以给我们平台,给我们行业提供很多更加便捷更多的一些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