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汯投资裘慧明:不同规模量级管理人有不同的规模优势
【摘要】
2019年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首次提及私募基金,破除了私募基金行业准入隐形壁垒,营造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023年,《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先后发布并实施,私募基金行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
2024年,《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公布并于8月起施行。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新设门槛大幅提高,私募基金行业迎来提质增效发展新阶段。
从私募管理人存续数量上看,注销速度远超新增速度。截至2024年5月末,存续管理人数量已从2023年底的21625家降至20860家,年内遭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累计达822家。私募行业洗牌明显加速,未来私募管理人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明汯投资总经理裘慧明在此前一次分享中表示,不同的规模量级具备不同的规模优势,都需勤勉尽责,全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裘慧明博士有超过20年的投资经验,2014年在上海创立明汯投资。作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量化机构之一,明汯投资依托于“管理体系扁平化+投研体系中心化”组织架构,已拥有一支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研发和交易队伍。经过多年持续投入和研发,在基础设施、投研框架及交易系统等方面均已构建起行业领先综合优势。
在他看来,发展阶段处于早期的量化私募机构,在规模体量不大时,可通过相对较高的换手率捕捉偏短周期的投资机会,并获取较为优质的高超额,但随着自身管理规模的扩大,A股市场有效性提升加速,行业竞争加剧,持续获取稳定的优质超额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考验团队综合投研能力及策略完整性,尤其是中低频等维度的积累深厚程度。
对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管理规模相对较大的量化私募,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相对更大。围绕“全周期、多策略、多品种”等做好智力及算力的持续高投入,不断丰富策略库储备,提升投研综合能力,才能不断加宽自身护城河、保持一定竞争优势。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