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动力促险资投资港股 每年或提供400亿元增量资金
【摘要】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对此,华融证券分析师赵莎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资海外配置股票多以投资港股为主,此次政策的发布有助于增加险资对外投资的金额。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对此,华融证券分析师赵莎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资海外配置股票多以投资港股为主,此次政策的发布有助于增加险资对外投资的金额。同时,港股市场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多以长期价值投资为目标,投资比较稳定,这也满足了险资对资金属性的要求,此次投资渠道的放宽,有助于险资投资收益的稳定。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主要通过QDII渠道来投资港股,因此,暂时还没有加大头寸,鉴于短期港股尤其是大盘股的股价偏高,因此,未来会找合适的时机继续跟进,但实际上港股的中小市值股相对内地有估值优势,因此,也不乏有其它保险公司从国内抽离部分资金转而投向港股ETF。
此次文件明确了险资参与沪港通的投资方式,这意味着通过沪港通,保险资金可以基于自身的投资能力,发起设立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投资于沪港通标的。
对此,赵莎莎表示,由于险资要投资沪港通需要募集资金,并且设立想要的产品,需要一个启动期,因此,在政策出台以来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无法断定险资已经有具体的行动,但可以肯定的是,近日港股的表现也用事实证明因此而得到提振。
广发证券(16.180, -0.01, -0.06%)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此次新规明确保险资金可通过沪港通试点业务,直接参与港股投资。代表着险资投资港股的通道真正打开。险资有投资港股的动力。一方面,内地市场资金充裕,市场持续资产荒,另一方面,万能险导致险资负债成本提高,二者结合倒逼险资寻找高收益类资产,而港股恰恰为险资提供了机会。初步测算,险资能为港股每年提供近400亿元的资金增量。
来源: 证券日报

生如夏花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情报 | 恒大汽车公告称或有停产风险;中公教育回应考不过全额退款分十期;法拉第未来宣布FF 91将于3月30日开始生产
- 情报 | 盒马上线独立招聘官网;“小世界”板块涉黄被罚100万元;Arm在今年最大IPO中筹资48.7亿美元
- 情报 | 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豆神教育收关注函;全球15家数字支付公司中支付宝居首位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恒驰5将于7月开启预售;商汤科技暴跌超40%;B站小视频App“轻视频”今日正式停运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情报 | 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正畸品牌「微笑公式」被曝倒闭清算;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近4.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