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实体纷纷收第三方支付,跟风之后影射战略布局?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产业方实体之所以对第三方支付牌照感兴趣,一方面是通过支付业务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和资本利用的创新尝试,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旗下的零售、地产、租赁等具体实体产业进行互联网化的运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小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傍上大款来实行业绩较快发展的需求。

  陈凯  ·  2016-10-08 08:30
产业实体纷纷收第三方支付,跟风之后影射战略布局? - 金评媒
作者: 陈凯   

前段时间,恒大传出消息要5.7亿收购集付通,对于这些产业方而言,布局互联网金融,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一个相对比较基础的战略步骤,可以为日后其他金融服务和衍生性的金融能力带来更多的基础性支撑。此前,作为产业方阵营的万达集团也斥重金拿下了第三方支付快钱,成为旗下互联网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像万达、恒大这些产业方实体阵营都开始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时在第三方支付牌照上又不惜血本进行“圈地运动”呢?其实,对于有线下场景和具体消费产业支撑的这些产业方而言,通过布局传统的金融业务牌照,在关键节点上拿下一些核心的通道和金融业务运作资质,成为后期开展互联网上的业务迁徙以及以线下场景为切入的线上互联网金融业务打通是有较为重大的意义的。

而各个巨头对第三方支付牌照这么上心,既有第三方支付行业内的监管严格、牌照趋紧管理趋势,也是由第三方支付业务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的基础性地位而决定的。

五年前央行颁发的第一批支付牌照陆续到期,近日,央行正式公布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工作的相关情况,包括支付宝、拉卡拉等在内的27家机构牌照续展有效期五年,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2日。虽然27家支付业务牌照都继续获得了运营的资质,但是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方基本上不再颁发新的业务牌照,而且后期不排除加强对业务专业性的管理和清理、整顿,目前已经有2家第三方支付牌照被吊销,而一些业务运作不规范的公司也被限制了业务经营范围。

所以说,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市场价值都将是水涨船高,目前一般的小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市场估值都在2-3亿元,更别说一些在业内或者是区域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中型支付公司了,市场价值在几十亿之间。所以,对于万达、恒大、绿城这些为代表的线下产业方而言,在合适的时机下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和旗下的小贷、保理、融资担保、租赁、银行、保险等金融业务板块相结合,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尽管短期内很难产生业务实质性效果,但是这种卡位的举动不失为一种远期的战略布局。

此外,在目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框架中,存贷汇业务的渗透是一个基本的框架,不论是蚂蚁金服、京东、百度还是网易,在业务线上基本是沿着支付、理财、信贷、众筹、征信等开展布局的,而支付业务做得是否成功,成为了能够贯通旗下各个金融板块,或者说是开展更为深入的金融科技2.0运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站在这些中小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立场上,如果能够被大的产业方和实体公司入股或者是控股,那么对其业务也是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目前国内有270家左右的支付公司,基本上在线下收单、预付卡、线上移动互联支付、互联网支付等个股领域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很多中小支付实际上长期徘徊在亏损的边缘,等于是一个金融牌照的空壳而已。如果没有很好的线下场景或者是现象通道进行对接和嵌入,长此以往很难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而是被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主要的巨头所垄断业务。

这个行业性的特征下,和恒大、万达等线下产业方结盟或者是被收购,嵌入场景,依托大集团的线下场景和渠道优势,或许可以实现细分市场上的反转。

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规律上来讲,相比于以互联网公司做资源和技术优势起家的各种互金集团,这些线下的产业方更多的是从比较简单、直接的牌照争夺入手,而后在理顺业务框架的基础上逐步从牌照深化到自身场景。

这里就表现为业内两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万达、恒大这些平台,在自身业务基础之上,通过布局第三方支付、信贷、银行、保理、征信等各个领域,将其线下的场景圈起来;第二种就是网易、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利用自身的线上场景化和数据、用户优势,从1.0时代的渠道对接走向2.0时代的金融科技阶段。

和互联网公司相比,产业实体未来几年可能为掀起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高潮,因为两者都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点:大的产业方需要有一张支付牌照来做业务布局,将旗下的线下场景以及相关的数据、产品和用户更为紧密地融合在自身的产业链条中;而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也需要傍上大公司的大腿来施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而相比于这些产业方,像国内的BAT等巨头则是通过自身在线上用户和线上场景化的优势,在逐步获得一些理财、小贷、征信、保理等牌照的基础上,朝着更为深入的线上产业圈生态整合的方向前进。而在合适的时机,这些线上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巨头,也会慢慢侵蚀到很多线下的产业方阵营,包括技术输出、风控能力输出以及其他运营和品牌实力输出等,这个时候,在建立线上的核心标准化技术能力后,对于这些线下的差异化的场景布局,就成为了互联网公司业务走向线下的一个重要标志。实际上,国内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很早开始就从线下的场景化布局之路中整合进了很多产业方的数据和用户。

简而言之,产业方实体之所以对第三方支付牌照感兴趣,一方面是通过支付业务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和资本利用的创新尝试,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旗下的零售、地产、租赁等具体实体产业进行互联网化的运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小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傍上大款来实行业绩较快发展的需求。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陈凯

专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P2P,信用建设,金融脱媒等。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从事金融前沿研究和分析工作,主要立足于互联网和银行、电商分析,擅长财经和IT互联网综合,涉猎于互联网金融。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