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拟给金融科技公司发银行牌照 高利贷或搭便车?
【摘要】美国货币监理署在去年12月对外宣布,将考虑对金融科技公司发放特殊的全国性银行牌照,引起金融界轩然大波。在此后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一个多月过程中,不少从业者和监管者相继质疑新规会导致高利贷公司绕道规避州政府监管,新规出炉面临舆论挑战。

想要给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发全国性银行牌照的美国货币监理署遇到了质疑。
美国货币监理署在去年12月对外宣布,将考虑对金融科技公司发放特殊的全国性银行牌照,引起金融界轩然大波。在此后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一个多月过程中,不少从业者和监管者相继质疑新规会导致高利贷公司绕道规避州政府监管,新规出炉面临舆论挑战。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去年12月2日,美国货币监理署审计长托马斯·科里表示,美国考虑在联邦层面对金融科技公司发放新型全国性银行牌照,以帮助这些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扩张。美国货币监理署的职权范围包括监督全国性银行,此举意味着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网络借贷公司LendingClub都可以借助这张牌照吸收存款、发起电子支付并出借资金。
这份提案目前还在内部审议之中,最终将会决定货币监理署是否成为美国首家允许金融科技公司拥有与正规银行相应权利的联邦监管机构。
然而业界对这项新规并不买账。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1日报道称,发放牌照的新规会让金融科技公司直接处于联邦的监管之下,从此借贷和转账行为不需要州政府的批准,因此一些大州的银行管理者跳出来质疑这一新规,指出各州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比联邦政府更严格,新规很容易被高利贷公司利用,以规避来自州政府监管的压力。
“美国银行家”网站称,2位身居高位的民主党参议员已经对方案提出质疑。俄亥俄州参议员森斯·谢罗德·布朗和俄勒冈州参议员杰夫·莫克利对货币监理署即将出炉的新规提出抗议,并签署了联名反对信,表示新规为带有掠夺性的替代性金融机构(指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联邦政府背书,并且还为之扫清了各州为保护普通工人投资者而设置的门槛。
“把牌照给非银行机构与货币监理署金融稳定、普惠金融、投资者保护的目标不吻合,还把银行业务和商业交易混为一谈,”两位参议员在信中对货币监理署是否有权发放这张牌照也提出了疑问:“在发放银行牌照方面,国会给了货币监理署非常少的权限,只能发给三种特殊目的的全国性银行,而这三种银行都不能吸收存款。”
货币监理署的发牌权限包括发放特殊目的国家银行牌照,包括银行家银行(为社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信托银行和信用卡银行。2位参议员认为,发放新牌照会使得非银行机构绕过了申请全面服务银行(full-service bank)所需要遵循的法律规范,属于擦边球行为。此外,他们认为只做单项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不能与银行相提并论。
除了参议员,投资者维权组织也对此提出抗议。一个叫做“发薪日自由(paydayfreelandia)”的投资者维权联盟发表声明称:“货币监理署的新规打开了各个州防御的大门,一些专门从事普通人发薪日之前短期高利贷(下称“发薪日借款”)的机构,以后就可以冒充金融科技企业来规避州方面的监管了,突破各州利率上限,侵犯消费者利益。”
举例而言,美国纽约州认定“发薪日借款”是非法的,并且规定民间借贷年化利率不得超过16%,如果发起这种贷款的公司拿到全国性银行牌照,就不再需要服从这项利率规定。
事实上,美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主体非常复杂,包括货币监理署、证交会(SEC)、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各地州政府,现有的监管架构将消费金融、资产管理、证券发行等几个不同的领域混在一起,并没有为金融科技专门设计一个监管架构。
各地的州政府也为当地的金融科技公司设置了一些障碍,主要是各个州相关法律制度不尽相同,跨州经营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得不削足适履,在避免政策风险上耗费了不少精力。但是对金融科技公司发放全国性银行牌照,让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站在同一起跑线,还是引起了不少中小银行的恐慌。此外,这项政策会不会让高利贷机构搭便车也让新政的出台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有设立银行的,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蚂蚁金服发起设立的网商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是否能设立银行,目前还没有法律文件进行探讨,也鲜有具备成立银行实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相较于美国正在探讨的牌照式管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领域采取的监管方式是备案管理。两种监管方式孰优孰劣还很难判定,毕竟美国的牌照发放新规还在酝酿中,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来源: 澎湃新闻网

生如夏花



- 情报 | 中国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将延至11月7日;网易云音乐回应音街App将下线;理想工作人员回应理想ONE降价及停产
- 情报 | 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售平淡;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蔚来整车工厂生产暂停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
- 光年速递 | 极氪辟谣新版001本月发布;官方回应萝卜快跑定价争议; TikTok在海外开启本地生活业务...
- 滴滴财报:二季度GTV达963亿元 经调整EBITA盈利13亿元
- 情报 | 马云史玉柱投资新媒体巨亏46亿;百家云完成借壳上市;拼多多海外版成美国下载量最高应用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第二梯队”反超“蔚小理”;小马智行将接入曹操出行;茅台市值接近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