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人财富市场规模十年复合增长率20%
【摘要】《报告》显示,从数量看,我国高净值人群已从2006年的18万人升至2016年的158万人,其中,2014—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预计到2017年末,该人群有望达到187万人。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这些人的创富轨迹是什么?其财富管理偏好如何?将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0日讯(记者郭子源)从2007年兴起至今,我国私人财富市场已走过十年发展历程,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6月20日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其市场规模已从2006年的26万亿元增至2016年的165万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达20%。
受惠于经济发展红利,我国的高净值人群也迅速增长。《报告》显示,如果将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群体界定为高净值人群,那么过去十年内,平均每天有近400个“新面孔”跻身这一群体。
这些人的创富轨迹是什么?其财富管理偏好如何?将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高净值人群地域分布更均衡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高净值人数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且地域分布更加均衡,“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京津冀区域的财富市场发展潜力大。
《报告》显示,从数量看,我国高净值人群已从2006年的18万人升至2016年的158万人,其中,2014—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预计到2017年末,该人群有望达到187万人。
从地域分布看,截至2016年末,高净值人群超过2万人的省市已有22个,其中,9个省市的高净值人群超5万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5省市更是率先突破10万人。
“2006年只有广东1个省份的高净值人群超2万人,现在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相关省份增长显著,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一线城市、东南沿海向全国范围拓展。”招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菁说。
《报告》指出,从创富方式看,早期的高净值人群多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起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也出现了诸多“创富新贵”和“金领”职业经理人。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代财富继承人大量涌现,他们逐渐承担起管理家族企业的责任,截至2016年末,其在高净值人群中的占比已升至1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财富原始积累的阶段性目标已经达成,增量财富的边际效应递减,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心态也变得更加成熟,从早期的“创造更多财富”转变为“财富保障传承”,从“物质财富继承”转变为“精神财富传承”。
同时,随着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信托、家族基金会等慈善形式也不创新。“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认为,财富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个人和家庭,还希望以特定的方式回馈社会。”王菁说,例如将资金用于青少年教育、贫困群体帮扶、家乡发展等。
另类投资站上“风口”
有了财富积累,可投资资产就需要相应的资产配置方式。我国的高净值人群将钱投向了何处?哪些投资标的受青睐?近期又出现了何种变化趋势?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达49万亿元,人均数额已从2006年的2900万元升至2016年的3100万元。
“分散投资意识提升,资产配置呈多元化趋势,以私募股权投资为代表的另类投资站上风口。”贝恩公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业务联席主席曾丽春说。
从资产类别看,《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受到一进步青睐,债券投资在资产配置组合中的占比持续下行,股票配置的比例也出现下降,投资性房地产配置比例则保持平稳。“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既能增加收益的稳定性,又可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方便投资者捕捉下一轮投资热点。”曾丽春说,相比之下,2016年国内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增多,刚性兑付的心理预期被打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配置组合中,以私募股权投资为代表的另类投资近两年占比提升。
“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成熟,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也相应拓宽,一级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因此提升。”曾丽春说,尽管获取稳健收益仍是大部分高净值人群的主要投资目标,但他们对创新产品十分关注,目前私募股权投资产品的信息透明度不够高,投资人更倾向于请专业的金融机构代为筛选。
境外投资回归理性
此外,从境外投资市场看,高净值人群的海外资产配置开始回归理性。
《报告》显示,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海外资产配置自2011年起成为热点,但是自2013年以来,其配置比例逐渐趋于平稳,保持在20%—30%的区间。
随着对境外投资风险、复杂程度认识加深,高净值人群更看重境内、境外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看重优质资产筛选和风险管理,境外资产配置已经从早期的试水增量阶段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从资产配置类别看,由于投资人对境外市场了解有限,境外资产配置仍集中在储蓄和现金、股票和债券。
“今后1—2年内,高净值人群对海外资产的投资诉求不变,仍是分散风险、保值,因此,海外保险产品有望受到该人群的偏爱。”王菁说,客户对海外的复杂结构产品比较谨慎,更倾向于投一些看得懂的产品。
《报告》预期,未来我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高净值人群拥有的财富总量将达58万亿元,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188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已深度融入私人财富市场,高净值人群对数字化服务手段已十分熟悉,更倾向于通过移动互联、远程会议等方式进行少量、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为此《报告》建议,中资金融机构今后应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模式,拓展跨境联动平台。
(编辑:杨少康)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苏言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威马汽车再次大规模降薪;特斯拉炒币亏损1.7亿美元;宝马锂供应商拟赴美借壳上市
- 情报 | 京东进军餐饮外卖业务;法拉第未来计划2025年在国内开设工厂;百度90后程序员删改数据库被判刑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马斯克承认推特可能会失败;特斯拉新款Model 3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Skype国内10月1日停止运行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
- 情报 | 百度将于3月公布ChatGPT产品;恒大地产再被执行超12亿;比亚迪诉汽车大V侵权案将开庭
- 情报 | 快手辟谣拟收购小贷牌照;奇瑞汽车涉多起劳动纠纷案件;美团网约车放弃自营打车业务
- 情报 | 华为回应P70预售时间曝光;恒大地产涉嫌欺诈发债208亿;茶百道计划4月在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