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企业被查,如何拯救金融中的“中国大妈”?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一个特殊的现象是,类似比特币、P2P等,在国外可以成为包容发展、甚至是值得探索的金融创新项目,但在我国往往因为所谓“中国大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人群)涌入,给金融监管增加了复杂性。

  莉莉财经  ·  2017-08-24 12:25
ICO企业被查,如何拯救金融中的“中国大妈”? - 金评媒
来源: 新京报 盘和林(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一个特殊的现象是,类似比特币、P2P等,在国外可以成为包容发展、甚至是值得探索的金融创新项目,但在我国往往因为所谓“中国大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人群)涌入,给金融监管增加了复杂性。

在金融、投资等活动中,让“中国大妈”屡屡中招的并不是P2P、ICO等项目本身,而是其中存在的大量信息不对称。

据媒体报道,8月21日晚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浦东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疑似虚假宣传的某全球区块链峰会进行突击检查。这是近段时间火爆的ICO(首次代币发行)众筹领域遭遇的第一波公开检查,但平台方维优元界宣称并不存在问题。

目前,该公司相关涉嫌违法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已经引发市场敏感的神经,当天这一消息在部分交易平台上引发了相关代币近200%幅度的震荡,折射出ICO市场风险日益突出。

所谓ICO,是指通过发行加密代币的方式进行众筹融资的行为。是区块链公司或自治组织发行初始加密代币,出售给合格参与者从而间接获得资金、用于项目开发的一种融资方式。按道理来讲,ICO是一项中立技术,从金融创新角度来说,甚至为一些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并为一些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客观的收益率。

由于ICO是拿比特币换代币,比特币在我国认定是虚拟商品,而非法定货币,因此ICO目前还处于参与无门槛、发行无审核、监管灰色的地带。不过,融资、筹集的比特币是能快速兑换成法定货币的,因此虽然ICO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其本质上符合金融业活动的特征,因此需要纳入金融监管视线范围。

不过,这一问题在我国其实颇为复杂。一个特殊的现象是,类似比特币、P2P等,在国外可以成为包容发展、甚至是值得探索的金融创新项目,但在我国往往因为所谓“中国大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人群)涌入,给金融监管增加了复杂性。

这一次的ICO也值得警惕。一方面,ICO带来的几十倍甚至百倍收益率,刺激着“中国大妈”入场的同时,却让其忽略了ICO的进入门槛,其风险远高于股票等投资产品,需要对项目进行识别;另一方面,由于对代币发行公司没有审核,一些尚在PPT阶段的项目纷纷涌入到ICO进行所谓融资,这难免促发市场“野蛮生长”。

知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因为没有监管,目前市场上90%的ICO项目不靠谱,质量鱼龙混杂。”尚无识别能力的“中国大妈”,遇到一个90%不靠谱的ICO项目,结果又会如何呢?

事实上,几乎每一次类似比特币、P2P金融违法事件中,总有一批“中国大妈”被忽悠进来,甚至可能由此引发治安等社会问题。如何拯救非法金融活动中的“中国大妈”,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监管部门“如何管”的背后,还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权衡。事实上,ICO的风险,在于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风险的暴露程度。微观金融行为的风险监管,最重要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非严厉与否。笔者以为,ICO应当设置一定投资者门槛,或要求项目及相应的公司强化信息对称性,包括风险的披露程度等。所有吸引“中国大妈”的金融违法案例,都是将收益率夸得天花乱坠,并承诺几乎“无风险”。

对于参加ICO融资的项目公司,同样不在于提高“审核”门槛,这样会抑制金融创新带来的活力。但要强化信息披露、对欺诈行为的法律惩戒力度。退一步讲,只要是双方信息公开、透明,PPT程度的公司也好,“中国大妈”也罢,实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行为。

应该说,在金融、投资等活动中,让“中国大妈”屡屡中招的并不是P2P、ICO等项目本身,而是其中存在的大量信息不对称。除了事后惩戒的行政手段,监管部门应将重心转移到解决信息不对称环节上。按照经济学原理,“中国大妈”也是理性经济人,一定能在风险与收益权衡中作出接近理性的投资选择。

(编辑:杨少康)

来源: 新京报 盘和林(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莉莉财经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