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变迁看债市发展
【摘要】现在,作为一名市场“老兵”,在银行间市场成立20周年之际,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回顾历史、分享经验、展望未来,也希望我们的一些经验能给年轻朋友带来启发和体味。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现在,作为一名市场“老兵”,在银行间市场成立20周年之际,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回顾历史、分享经验、展望未来,也希望我们的一些经验能给年轻朋友带来启发和体味。
1994年,我告别13年的军旅生涯进入金融行业。从军营到金融行业,跨度真的非常大,但多年军旅生涯的打磨支撑我在金融工作岗位上不断前行。转眼20多年过去了,作为中国银行间市场的早期参与者,我见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惊心动魄的发展和建设,亲历了南京银行借力银行间市场发展壮大的艰苦历程。在开拓业务的过程中,我带领我的团队,结识了众多债券界、金融界的朋友,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故事和回忆。现在,作为一名市场“老兵”,在银行间市场成立20周年之际,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回顾历史、分享经验、展望未来,也希望我们的一些经验能给年轻朋友带来启发和体味。
抢先机,敢做新领域的探路者
1997年,随着银行间市场的成立,南京银行正式踏入银行间市场。在此以前,商业银行参与的还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债券市场,但伴随着银行资金大量流入导致股市过热以及“327国债事件”等诸多市场乱象的发生,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债券市场,并设立以商业银行为参与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1997年6月6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成立。作为首批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者,南京银行一开始就关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前景和发展,并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其中,抢抓先机。1997年到2002年,我们先后成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批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首批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成员、首家开办结算代理业务试点的城商行,并最早进行开放式回购业务和远期买卖业务尝试,成为首批双边报价商和结算代理人。
在这个过程中,债券业务逐步成为南京银行的特色业务。这个时候的金融市场业务还只是银行的利润补充,不是利润中心。为了更好地激发活力,南京银行在城商行同业中率先成立资金业务的独立专营机构——资金营运中心,将金融市场业务作为一个利润中心,直面银行间市场的挑战。这一举措在当时被业界和媒体誉为“溢出母体”之举。事实证明,这个大型银行尚未重视的领域,正是今后20年银行业利润的新增长点,我们的投入和付出很快获得了回报。2002年,南京银行债券现货买卖交易量位居市场首位,成交量超过四家大型银行的总和。当年有报道称我们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南京银行“债券特色银行”的美誉也是从这个时候传开的。
之后,借助在债券市场的先发优势,我们再接再厉,更加重视参与债券市场的创新。在随后的几年内,我们成为首家尝试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城商行;2006年9月,成为全国首批16家Shibor报价行之一;我们是国内首家公开招标发行次级债券的城商行;也是唯一一家进入财政部记账式国债甲类承销团成员的城商行。说到这儿,我也想和大家聊聊当年业内议论颇多的往事,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在2008年退出了shibor报价行。
作为全国首批16家Shibor报价行之一,我们是其中的三家城商行之一,也是资产规模最小的的报价行,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荣誉。在作为报价行的几年中,南京银行积极履行报价行职责,为Shibor有效引导市场利率、健全市场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作出了应尽的努力。但报价机制为了丰富主体机构,加入了两家银行,我们作为规模最小的银行于2008退出了shibor报价行。我们认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需要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离不开外资金融机构的推动与探索。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大局着想,可以说,我们是为整个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开放,退出了报价行。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南京银行一贯坚持的原则,不仅仅要在心中装着南京银行的大局,还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的大局,更要装着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局。只有具备了这种大局观,我们才能站高望远,守住本心,稳步前行。
(编辑:田跃清)
来源: 金融时报 束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