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否决数量大幅增加 严格审核方能择优去劣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对市场的严格监管,一直是监管层最重要的工作,而监管的严厉,必然从IPO审核这个第一环节开始。

  天乐  ·  2017-09-29 10:40
IPO否决数量大幅增加 严格审核方能择优去劣 - 金评媒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对市场的严格监管,一直是监管层最重要的工作,而监管的严厉,必然从IPO审核这个第一环节开始。

造桥梁转型做教育跨度大双主业不再

2017年9月,中泰桥梁正式挂牌出售其原主业桥梁钢结构工程运营主体。若成功,其将至此与“桥梁”暂别,成为一只纯粹的国际教育股。在这场耗时2年的转型中,中泰桥梁步步为营、渐进式增资投资,以及精准选择时间点,其资本运作始终没有触发“借壳上市”的监管条件。但随着其新老双主业将变为单一新主业,外界对于其是否涉及“曲线借壳”的疑问也随之而来。中泰桥梁2012年上市,2013年业绩便大幅跳水,相比上市前业绩,此后可谓一蹶不振。2015年年报中,中泰桥梁提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少,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受影响巨大,当年净利同比下滑超70%。正是在这一期间,中泰桥梁开始另谋他途。中泰桥梁2015年7月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文华学信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华学信),开展教育行业的投资和服务业务;文华学信于2015年10月增资文凯兴,取得文凯兴的控制权;接着,中泰桥梁又于2016年7月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7.5亿元,其中12亿元投资文凯兴建设朝阳凯文学校项目。

从桥梁生产和销售,变身为国际教育股,中泰桥梁的产业跨越可谓够大。当媒体还在称之为“双主业”时,公司更大的步伐已经迈开,据报道,发生在一系列教育资产交易之后,中泰桥梁也在筹划出售原主业资产。2017年8月10日,在完成资产“下沉”等工作后,中泰桥梁发布了挂牌出售江苏新中泰桥梁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泰公司)的公告。可以看出,公司果然是在破釜沉舟,一条道走教育之路。一段时间以来,企业转型的报道不绝于耳,大跨界和全部产业转型的案例也时有出现。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案例并非个个成功,或者说,失败或成效不彰者占了多数。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看家本领”还要不要?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原有产业和新进入产业可不可以“并行不悖”?这是每个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按照降低风险原则,似乎是维持一段“双主业”更为稳妥。

传统产业业绩向好转型难言已经完成

截至9月24日,Wind数据显示,两市已有122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喜公司937家,占比达74.7%。分行业来看,钢铁、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和有色金属等6个行业的公司业绩预喜比例在85%以上。食品饮料、房地产和金融类企业预喜比例在六成左右。而公用事业、休闲服务和综合三个行业的景气度处于低位,整体预喜比例不到50%。整体来看,部分周期行业表现亮眼,以钢铁、煤炭、有色等为代表的资源类行业向好,三季度多家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利润水平有望创新高。而化工、轻工等板块分化较为明显。公用事业、畜牧养殖等行业受成本、需求等不利因素影响表现较为低迷。此外,中小创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并购仍然是板块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钢铁煤炭造纸等原来去产能的重要领域,不断传来业绩向好的消息。如果这类消息继续在扩大和持续,去产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看法会占上风。在整体经济不断向好的大背景下,对资源类和周期性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价格也随之恢复和上涨。但是,现在就判断去产能可以“鸣金收兵”,似乎还言之过早,对具体情况还是要做具体分析。上述数字仅仅是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数字,不能代表全部上市公司,更不能代表行业内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目前,这些行业的产能状况、业绩状况、价格趋势等,还需要有更准确的数据和更可靠的市场信号,避免因季节性因素、临时供求关系调整等原因导致的价格暴涨,引起对产能规模的误解,造成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错觉。况且,还有相当部分的产能是在“冬眠”,而不是被去除;一旦去产能警报解除,会立刻卷土重来,这种负面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上市公司偏爱理财成业绩支柱受质疑

据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投身“理财大军”,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然而理财热之下,却存在不少怪象,如部分公司理财产品收益高于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部分公司一边喊穷,抛出定增方案向市场融资,一边却将巨额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市场资金面相对紧张,而在此期间,各类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水平也出现了水涨船高的迹象。在房地产面临调控升级、股票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实体经济回暖态势有待确认诸多背景下,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不少投资者处理闲置资金获得稳健投资回报的重要选择。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并不逊色于普通投资者。以认购日期计算,截至9月22日,24家上市公司年内认购金额累计达到40亿元以上,其中新湖中宝累计认购金额高达200.73亿元居首,其累计持有的理财产品高达74个。

据报道,上述理财行为从资金的来源来看,约6500份理财产品的公告指出资金属于自有资金;另外约5200多份理财产品的资金含有募集资金。如果不从“道德”角度出发,只要资金来源合法合规,决策程序合法合规,并能合理权衡主业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一些主营业务亏损的“僵尸股”过往靠政府补助、变卖资产输血,如今 靠“炒股炒房买理财”来扭亏,似乎还是个进步。但是千万不要为此喝彩,这里至少暴露了几个问题:一是主营业务实在不佳,短时期难以扭亏,或是有很大的效益;二是实体经济远不如虚拟经济来钱快;三是真正的转型不容易,远不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理财炒作更实际。适当理财不无收益,可以理解,但是一个上市公司主要利润或大部分利润都来源于此,值得认真研究。

IPO否决数量大幅增加严格审核方能择优去劣

9月22日,主板发审委2017年第149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未获通过,其余两家公司IPO获批。而在此前的9月13日创业板发审会,上会的7家企业有4家被否。彼时,史无前例的创业板上会否决率,使得券商投行“炸开了锅”。这样的监管动向实则早有端倪,截至9月21日,2017年共有376家IPO企业上会,其中315家顺利过会,52家IPO被否,年初至今的被否率达13.8%。2016年全年共18家IPO被否,被否率为6.64%。如此可见,2017年至目前的IPO否决率已较去年翻番。2016年年中以来,IPO发行提速,月度上会的企业和新股发行数量逐渐增多。9月13日第71届创业板发审会高达57.14%的上会否决率,或许将“严监管”的态度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企业和券商投行面前。

高否决率再次引来公众和媒体的叫好声。对市场的严格监管,一直是监管层最重要的工作,而监管的严厉,必然从IPO审核这个第一环节开始。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鼓吹备案制的热度似乎不那么强了,有人指出,也有发达国家至今也还实行审核制。不论怎样的上市制度,严格审查、优胜劣汰都是必不可少的。审核制有较强的行政特点,直接干预见效快,更多地于事前择优去劣;备案制更多地用市场之手,有点“宽进严出”的意思,事后惩罚的特色明显。其实,究竟实行什么制度,还是要与市场发达水平相适应,与监管水平相适应,与企业的诚信水平相适应。还要看到,中国国情的某些特殊性也在监管上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的比重大、数量多,需要更多地考虑产业背景、地方背景等。实行审核制还是现实的选择。不过比较而言,IPO通过率还是较高,进一步通过严格审核把劣质公司排除在上市之外,监管层任重道远。

(编辑:田跃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天乐

蓝魅财经责任编辑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关注者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