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融CEO许一震:银行切入数字普惠急需加速器
【摘要】

“中国银行业切入数字普惠业务的时间点已落后于非持牌机构十年,银行业切入该领域急需加速器。”
极融CEO许一震在上海的一次银行业峰会上做出上述表态。
2017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率先引爆数字普惠的社会需求,以小额为主要特征的消费金融借款迎来井喷。
与之相伴而生的,是持牌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潮水,连续拍打着中国金融需求。截至8月底,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相继与腾讯、百度、京东、阿里、苏宁五大互联网巨头达成战略合作。
大型国有银行之外,更多中小型的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也表达了切入数字普惠业务的强烈诉求。
在10月27日的2017中国未来商业银行趋势峰会上,极融CEO许一震认为,银行加入互联网金融赛道最重要的是效率与风险,而基于科技的数字普惠将帮助银行缩短10倍的时间。“通过合作,银行业原有的牌照优势与资本优势将完美匹配科技公司的数据优势与效率优势。”
普惠金融已有40年的时间,但正是从人工到数字驱动的变革,才真正实现了普惠金融的指数级发展,进入数字普惠金融时代。所谓数字普惠就是借助信息处理、数据通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
极融CEO许一震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很好地诠释了金融科技的初衷和目标,是让长期被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排斥的人群,享受正规金融服务的一种数字化途径。现在,数字普惠金融是科技介入金融的必然产物;未来,数字科技仍然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必由路径。
银行作为金融持牌机构,长期的优势在牌照以及资本。但在渗入经济毛细血管的金融服务方面却因数据、系统等原因,而落后非持牌机构多个身位。所以,寻求拥有成熟金融科技能力的外部合作平台,成为银行开拓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以及提升效率、增强风控的更好选择。许一震称,这也解释了2017年出现,五大国有行纷纷牵手五大互联网科技公司这一现象级事件,而且这同样成为很多城商行、民营银行共同的选择。
许一震介绍,单从银行零售信贷的现状看,就存在未成规模化、无互联网体系的困境,有的银行根本没有线上个人信贷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开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面临效率低下和风险敞口放大的两大挑战。而智能数字化普惠科技,将成为银行切入数字普惠业务最有力的加速器。以极融为例,其提供的智能化网贷科技以及场景化风控技术,能够助力银行实现“引流防火”的目的。
“引流”即快速对接海量场景流量、快速投产迭代、对接多种资产渠道;“防火”即通过快速沉淀数据,同步搭建大数据平台和基于大数据的反欺诈及风控管理平台,从而完善互联网信贷业务流程、生态构建,有效降低网络小额信贷业务的坏账率和损失。
极融CEO许一震预计,利用智能化大数据接入、一站式风控引擎及小额信贷解决方案,将能为银行杀入数字普惠金融赛道缩短10倍的时间。

依凡
黄依凡,金评媒记者。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交付首辆FF91;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产;特斯拉宣布部分车型降价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刘强东成为中国首善;QQ音乐叫停数字藏品业务;字节跳动推出番茄音乐App
- 情报 | 京东七鲜长沙大悦城店宣布闭店;台积电或成全球最大半导体销售公司;乐视908件商标流拍
- 情报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有货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微软AI识图微信小程序已暂停服务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