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7万想自杀 多头借贷后遗症触目惊心
【摘要】每一个现金贷平台就是一个“口子”,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多头借贷,就是“撸口子”。口子撸得太多,可能会陷入负债泥潭,难以上岸……
![负债17万想自杀 多头借贷后遗症触目惊心 - 金评媒](http://img.jpm.cn/201710/31/l_59f848f3ad663.jpg)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每一个现金贷平台就是一个“口子”,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多头借贷,就是“撸口子”。口子撸得太多,可能会陷入负债泥潭,难以上岸……
被资本热捧,又被媒体口诛笔伐,暴利的现金贷在今年经历了大起大落,也由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消费贷的快速发展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也浮出水面,比如,许多多头借贷者因为“撸口子”太多,而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1. 大量负债无力偿还
“撸口子”这个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从网上比较普遍的说法来看,每一个现金贷平台就是一个“口子”,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多头借贷,就是“撸口子”。由于消费或是赌博等原因,有的借贷者在现金贷平台上借了钱以后,却无力偿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直到借遍了大部分平台,再也没有口子可以下款,资金链一朝断裂,就会形成大量负债,难以偿还。
“2年来没安心睡过一次,一毛没赚到,反而负债10万。”这是一个网友在“我爱卡会员社区”论坛上发出的感叹,下面留言者甚多,甚至有网友回复,“约自杀,负债17万,资金链崩了,马上要各种逾期。”看了让人不寒而栗。
在QQ中搜索“撸口子”,可以找到不少相关的大群,并且人数每天仍在增长中。
有业内人士透露,现金贷共债比例超过60%,借贷者通常是多头借贷,借新还旧,偿还贷款基本上靠工作收入,没有工作就难以偿还。另外,如果借款者借的钱超过其每个月的偿还能力,也会爆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一旦因为不能按时还款导致逾期,高额的逾期违约金更是会让借贷者不堪重负。
2. 被催收催到人际关系崩溃
有从事现金贷催收的工作人员透露,一般来说,催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进行电话和短信催收,这时候手段还比较温和,催收员会好言好语地发短信或者打电话提醒借贷者还钱。
第二个步骤是发假的律师函和法院传票,宣称借贷者欠钱不还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如果不想有事就赶快还钱。除此之外,还会给借贷者通讯录上的亲戚朋友发短信、打电话进行“通讯录轰炸”。一般情况下,在这个步骤结束后,借贷者就会乖乖地还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上述两个步骤过后还收不回欠款,就会启动最后一个步骤,上门催收。这时候又会有许多花样,比如在借贷者家的周围张贴借款传单弄得人尽皆知,半夜敲门不让人好好睡觉,搞得借贷者实在受不了就只好想办法还钱。
在这些步骤轮番进行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打人,但借贷者已经濒临奔溃,尤其是“通讯录轰炸”,如果不能尽快还款,就很可能会面临众多亲戚朋友不理解的责难,人际关系也遭到极大的破坏。甚至有的人因此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打算还钱,称“我都众叛亲离了还怕什么。”
3. 想要上岸,家人买单
对于这些“撸口子”的借贷者来说,还清全部贷款意味着脱离负债的苦海而“上岸”,意味着重新开始“无债一身轻”的生活。但因为多头借贷,负债数量过大,想“上岸”却很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经常被引用的一张图片,一页纸上记录了密密麻麻的现金贷金额,粗略算一下仅这一页纸上的金额就有3万5千多元。这对于一个收入不高甚至没有固定收入的借款者来说,光是每个月的利息和高额的逾期违约金就已经是沉重负担,靠借贷者自己的力量,几乎没有可能还清。
大部分人在硬挺着,直到有的人在一次次催收中变成老赖,有的人选择了跟家人摊牌,由父母至亲为自己的“上岸”买单。
(图片来源于我爱卡社区论坛截图)
(编辑:郑惠敏)
![](http://uc.jpm.cn/data/avatar/000/02/59/56_avatar_middle.jpg)
李万民
金评媒记者
![](http://static.jpm.cn/images/hotArticle.jpg)
![](http://static.jpm.cn/images/hotArticle.jpg)
![](http://static.jpm.cn/images/hotArticle.jpg)
- 情报 | 罗永浩退出锤子科技集团公司法人;零跑汽车明日挂牌上市;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3亿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光年速递 | 软件制造商Covariant收到亚马逊收购意向;英特尔财报“爆雷”,将裁员1.5万人...
- 情报 | B站被爆年底裁员;中公教育现2.92亿元折价大宗交易;中国银行元宇宙支付专利公布
- 情报 | ofo被恢复执行2276万;青年汽车资产被拍卖;特斯拉中国降价3天获3万订单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百度文心一言今日正式开放测试预约;宁德时代赴瑞士上市或被推迟;美团买菜重启扩张计划
- 情报 | 华为回应P70预售时间曝光;恒大地产涉嫌欺诈发债208亿;茶百道计划4月在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豆瓣完善实名制注册;45家银行保险机构被通报;App Store或将下架近3000款半活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