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过去银行“嫌贫爱富”,今天应在培育小微企业中有所作为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针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题,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发表演讲。

  炫烨  ·  2017-11-05 09:10
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过去银行“嫌贫爱富”,今天应在培育小微企业中有所作为 - 金评媒
来源: 零壹财经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针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题,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发表演讲。

11月3日至4日,“2017杭州湾论坛——新时代、新金融、新经济”在杭州举行,在3日上午的主旨演讲中,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针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题,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发表演讲。 

他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创新已经对传统的经营方式造成冲击,过去银行“嫌贫爱富”,但是在新金融时代,金融业应在培养中小微企业上有所作为。 

另外,他还认为金融业应该有产业政策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他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贷款平均利率是6.2%,比全国的平均利率高0.49%。黑龙江省贷款40%是涉农贷款,说明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但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达到7.36%,比全国涉农贷款平均利率2.75%高出很多,“这个结果可能会有人认为是合理的,但我认为这正是金融要改革,要创新的地方”,他表示。 

附演讲原文(由主办方《财经》提供): 

各位来宾,感谢杭州湾论坛,感谢财经张燕冬邀请我来参加。浙江是我的家乡,近日听到杭州已跻身万亿元GDP城市,更感到高兴。难能可贵的是,杭州仍然坐拥绿水青山,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领创新风气之先,涌现出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新兴产业。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是杭州的一张名片,成为新兴产业创业的热土。在这块热土上成长起鲁冠球、李书福、宗庆后、马云等一批企业家绝非偶然。 

一、十九大报告有关金融问题的论述 

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全党全国都在认真贯彻学习。这次论坛是以金融为主题的,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9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五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就金融问题讲了一段,“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另外,报告中还提到了“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另有一处提到了“绿色金融”,我理解“绿色金融”的含义是金融要为绿色发展服务,但就其深刻内涵和如何实施,还需深入领会。“绿色金融”、“绿色债券”尚无明确的定义,一般理解发行人应将收益用于绿色环保事业。我对十九大报告中有关金融论述的理解,着重在三点。一是金融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现代金融。二是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报告中明确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货币是在生产力发展到商品交换阶段而产生的,是依附于实体经济而发展起来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实体经济做基础的金融就是泡沫,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三是金融要为绿色发展、经济转型服务。 

二、金融创新巳经挑战传统金融模式 

我长期在实体经济部门工作,“尝过金融的甜头,吃过金融的苦头”,我没有金融知识的理论造诣,有着金融重要性的切肤之感。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是因金融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伤害。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是爷,实体经济是孙子”。大部分时间实体经济都处于资金紧张,有求于金融部门的弱势地位。金融部门只要“朝南坐”,不怕没人求上门。当然金融部门也成就了许多企业的发展,成就了大批中产阶级和富人。在中国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中,金融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创新已经对传统的经营方式造成冲击,继续朝南坐等客户求上门的状态已经开始改变。“支付宝”、“余额宝”等的出现首先对传统金融方式提出了挑战。应该承认,传统的银行对这些新金融创新的出现心里也是不爽的,金融监管部门也不无担心。但是没有多久,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蔚然成风,成了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据报道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中国有600万人出国旅游,11个国家,十几万商铺都接受手机支付。这个势头还在发展,这是比喊了多少年的人民币国际化来势要猛的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市场的势头。国际社会、台湾同胞看到在中国大陆走到哪里都可以刷手机支付,无钞支付,都很惊叹,无钞支付已以监管部门没有预料到的势头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是好耶?还是糟耶?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已经迫使金融机构必须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什么是未来的现代金融体系是想象不出来的,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我曾写了一篇文章,对待新生事物莫学九斤老太。现在金融创新领域会不会出现新的“白天鹅”谁也不知道。近期有一个“虚拟货币”的东西又开始火起来了,又叫做“数字货币”或“加密货币”。各国对虚拟货币的态度莫衷一是,有禁止的,有允许的,有观望的,我看现在包括金融部门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搞明白,现在国外有些知名大学开始设立专门研究“加密货币”的机构,大多数国家还在观望。但是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已经有人预言这必将对传统的央行模式造成巨大冲击。 

三、实体经济对银行的抱怨 

我和实体经济企业接触较多,听到他们对金融的抱怨也较多。常听他们说,“一个税收,一个银行利息,是压在我们头上的两座大山,我们忙了一年,都给银行打工了。”。在税收领域已经采取减税清费来减轻企业负担,在金融领域我看到聪明一些的,经营较好的企业都在控制负债率,甚至做到无银行负债经营。我在三线建设时期曾经工作过的一个陕西企业,叫法士特,现在就是无银行负债经营。华为好像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些实体企业就是因为承受不住高负债率而被压垮的惨痛教训,不甘心伦为只为银行打工,而银行对这样的好企业追着屁股要给贷款。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我的一些高级朋友也告诉我,他们现在有余钱就放在余额宝,回报比存银行要好。银行贷款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机构不能再是朝南坐等客户上门了,而是主动走出去为实体经济服务了。民间流传一句话银行“嫌贫爱富”,而银行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本来就应该是逐利的,嫌贫爱富是理所当然的。我在某些场合下讲过,银行“嫌贫爱富”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话,就是也要“让贫变富,放水养鱼”。就是培育优质客户的意思。有些企业在开始的时候需要资金,但尚无业绩,银行往往不愿贷款,但是一些风投基金以独到的眼光看准了。例如像孙正义的软银一样。现在网上有些议论说阿里、腾讯都是外国资本的企业,搞得再好都让外国投资者把钱赚走了。可是阿里、腾讯反唇相讥,当初找国内金融机构谁都不愿意提供资金,说明我们眼光不够独到,金融业缺乏对行业的深入研究。 

四、金融业该不该有产业政策? 

银行该不该搞差别利率?我认为应该搞。有人说这是在搞产业政策,不公平。前一段时间有人在争论该不该搞产业政策?我看这样的产业政策应该搞,其实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也有产业政策,没什么可指责的。以大家认为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各州的电价不同,华盛顿州民用电大致九美分钱一度,而工业用电便宜点,可到三美分一度。同样是用电,为什么对不同行业可以有不同电价?银行利率为什么不可以?美国就给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以贴息贷款。奥巴马就是给了支持他竞选的一个新能源企业八亿美元政府担保贷款,而这个企业后来亏损了,要由政府为他还贷而遭到舆论指责。美国对太阳能发电给予税收抵免的政策等等,这不是说明美国也存在扶持支持什么产业的政策吗? 

金融业应该有产业政策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例如19大报告中能源是放在生态环境章节中讲的,只提了“低碳能源”、“绿色能源”、“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革命”四处。并且提到了交通强国,没有讲能源强国。对今后能源工作的导向和主要任务是十分清楚的。现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为了防止权力太大、太集中,防止权力寻租,把煤电的审批权都下放下去了,各地却不顾煤电已经出现过剩,发电小时数逐年下降的事实,批了一大批煤电项目,给今后电源结构调整埋下了隐患。这些煤电项目上马没有银行支持是不行的,银行为什么不能把给煤电项目的贷款利息高于风电、太阳能呢?以此来贯彻绿色金融的理念。 

今年夏天金融40人论坛在黑龙江伊春市召开,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做了个短暂的调查,黑龙江贷款平均利率是6.2%,比全国的平均利率高0.49%。黑龙江省贷款40%是涉农贷款,说明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但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达到7.36%,比全国涉农贷款平均利率2.75%高出很多,这个结果可能会有人认为是合理的,但我认为这正是金融要改革,要创新的地方。后来我与基层的企业交流了解到,要拿到这些贷款,实际利率还要高到10%。过去银行等客户求上门来,今后银行要走下去培育好客户,把效益不好的变成效益好的,就像税务部门培育税源一样,才能有更多客户来给银行付利息。今后我们必须想明白,是银行养活了实体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养活了银行的问题。可能会屁股决定答案,要我说是银行帮助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养活了银行。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2003年制定第一个铁路中长期规划时,铁道部门的意见要有年1000万吨公里运量的地方才可以考虑建铁路,而我争辨说,现在没有1000万吨公里运量,但是建了铁路后运量就会爆发出来。我举了石家庄的例子,没有京广线、石太线在此交汇,石家庄可能就是一个庄,不会成为省会。我想金融也是同样的道理。 

五、金融应在培育小微企业中有所作为 

实体经济中,中小企业贷款难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小微企业创业之初资金捉襟见肘是影响大众创业的一大障碍。尊敬的民营企业家鲁冠球去世了,我很悲伤,他创业时变卖家产也只能凑够4000元钱。那时候如果能有金融帮他一把也许不会这么艰难。1999年初的春节,我陪同朱镕基总理去看望遭受1998年大洪水的湖北洪灾区,在除夕夜和他家人吃年夜饭的时候,当时马凯同志、李伟同志在场,我向朱镕基总理反映,农村存在高利贷问题。为什么高利贷长期存在?农民确有急需的需求,而借不到钱。后来听说春节假期后半段,朱总理找来了戴相龙行长,给农村增加了信贷。19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应在脱贫攻坚战中有所作为。 

在第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开始时,我们就发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资金净流出,原因是东北原来的坏账多,银行不愿意贷,把东北的存款抽走,贷到别的省,变成越穷越给人输血。后来还是陈元同志的开发行搞了开发性金融,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很大支持。我们又搞了一个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每个省出了三个亿,进出口银行支持了20亿元,凑了三、四十亿元,一些中小企业才拿到了一些贷款。包括现在有一定规模的辽源袜业也得到了这个担保机构支持才发展起来。 

六、两次金融危机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利大于弊 

从宏观经济学观点有两种办法都能刺激经济。一是凯恩斯学派,扩大投资;二是货币学派,增发货币。当然都要适度,否则就会引发通胀。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我国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998年和其后的几年,共由财政向银行发行6300亿元建设国债。现在有些舆论把产能过剩归咎于这两次刺激政策。但是我认为权衡利弊这两次扩大内需都是利大于弊。正是这两次危机,中国反倒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增长。后来的财政增长也早已覆盖了所发债券的债务,为国际社会所羡慕的中国基础设施也是在这一时期大规模建设起来的。至于说产能过剩,任何经济要想什么时候都产需平衡是理想化的,计划经济的初衷就是希望这样做的,希望通过计划做到什么时候都产需平衡,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但是反倒没有做到。波浪式前进才是现实的经济发展状态。 

七、保证外汇储备安全要重视创汇和用好 

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我曾写了一篇文章,“中国究竟需要多少外汇储备”。我1982年进入国家计委工作时在机电局负责技术引进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引进了国外技术,需要外汇,可是1982年当年的外汇储备是负12亿美元。以后节衣缩食,扩大创汇,到80年代中期外汇储备达到了200亿美元左右,那时就觉得多得不得了了,要用好这部分外汇。根据李鹏总理指出,搞了个156专项,用100多亿美元建设了天津蓟县、苏州工业园、湖北襄樊、西柏坡等电厂及其他基础设施。后来外汇达到两亿美元时就有人惊呼外汇储备太多了,成为投放货币的一个重要原因,会引起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成立了中投公司,目的是要学新加坡淡马锡等国家主权投资基金,用好外汇。采用的办法是由财政向银行发行7000多亿元人民币债券用来购买1000亿美元的外汇。在国务院讨论时,有些同志还没搞清怎么回事,说这7000多亿人民币怎么那么容易弄到?我们教育、科技也缺钱,为什么不给我们发点债券?7000亿元人民币什么概念?我前面讲到为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连续五年才总计发行了6300亿人民币建设债券,所以国家只要愿意运作,宏观上是有手段的。到了2014年后,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下滑到6%至7%,人民币也出现贬值压力,这时又有人担心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人民币贬值,要有足够的外汇应对,又怕外汇储备少于3万亿美元,开始紧缩、内控,收紧防止外汇外流。结果连正常的一代一路的基础设施项目外汇汇出都出现了困难。例如我协助搞成的,在印尼棉兰老岛的发电厂项目,设备和施工都是中国的,春节前外汇汇不出去,支付都出了困难。我回忆这一过程是想说,对外汇储备到底多少为妥?实际是摇摆的。我认为外汇是挣的,为防止金融风险,还是首先要在开源上下功夫,去挣外汇,同时要管好、用好外汇。外汇是挣来的,目的是为了用好的。 

有关金融如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我有不少体会,也是学习19大报告的体会。但只是个人的看法,未必正确。由于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 

(编辑:郑惠敏)

来源: 零壹财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炫烨

金评媒责任编辑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