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词:昨天的互金,今天的区块链,明天呢?
【摘要】2018年,区块链领域的标准三连问是:你进群了吗?买币了吗?ICO了吗?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2018年,区块链领域的标准三连问是:你进群了吗?买币了吗?ICO了吗?
今天看到一个关于“两会”代表的统计数据:这届有55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位列中国个人财富TOP 400,其中,互联网企业家的总财富第一次超过房地产商人。
尽管国内已经大谈新经济崛起多年,移动互联网也已经深深地改变了大众的生活,但介于“两会”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文章还是将互联网新贵与传统业富豪在财富和声势上的一进一退解读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
扯远了一点,我想说的是,每年“两会”上,不管是会场上的议题和会场外的讨论,抛出来的观点还是未言明的信息都会成为外界关注和分析的焦点,都是当期最受市场瞩目的信号。
1
今年“两会”才开到第三天,有一个话题已经提前锁定了热词榜单——区块链。
几乎每一位与科技、金融领域相关的代表,要么带上了与区块链相关的提案,要么也难逃记者追问发表了一些评论,馨金融根据公开信息总结了各位代表们关于区块链的观点:
在这个关乎金融和科技、甚至整个社会底层运行论逻辑的问题上,大佬们的观点虽都留有余地,但却立场鲜明。一派旗帜鲜明地支持和积极探索区块链应用和发展,而另一派则质疑偏多,尤其针对区块链在发币以外的应用场景。
口径相对统一的部分大概是:不发币,我们真的不发币。
事实上,今年在“两会”上的频频露出只是区块链狂热的一个缩影,公众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等话题的讨论从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发酵。
通过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可以看到,在1月初和3月初分别经历了两次舆论热点的高峰,而这两次前后,相关股票和比特币也都有一波大涨。
与舆论热度相伴而生的还有资本的热情。
根据“鲸准”发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区块链项目融资额从2013年至2016年呈小幅上涨趋势,甚至由于2015年的政策监管导致投资热度有所下降。
但是,从2017年起,VC大举入局,投资总额达12亿,而在2018年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融资额和融资事件总数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从轮次和占比来看,战略投资的比重逐步提升。
这还没有算上去年狂飙突进的ICO,2017年下半年,ICO迎来爆发,从三季度开始,在区块链项目上ICO获得资金量已经超越VC的投入。一众互联网和投资圈大佬纷纷下场,如果你不懂ICO,可能也知道那个“三点钟无眠区块链”微信群。
另外,来自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17年3月1日起的一年时间里,国内虚拟货币项目累计获得融资88次。其中,仅2018年以来就有14家公司获得融资。
2
新金融行业里,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起时监管套利一拥而上,散时监管手起刀落,也就再没什么可留恋的。热点大多是匆匆过客,恨不得一年时间里,从资本“盛宴”到资本“寒冬”折腾几个来回。
还记得互联网金融第一次在“两会”上被正式提及应该是在2014年,当时的关键词是:促进、健康发展,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到了2015年,主旋律基本跟上一年一致,只是在总结时提到了“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
到2016年“两会”时,互联网金融的关键词就变为了“规范”。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
当时,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为典型的商业形态——P2P行业聚集了数千家平台,鱼龙混杂、风险积聚。而在2015年末爆发的e租宝事件更是将这个行业推上了舆论声讨的顶峰,负面言论开始加速发酵。
在此之后,据馨金融不完全统计,2016年一整年,关于P2P行业全国性的监管文件至少颁布了9份,尤其是8月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既确定了P2P的合法地位,也开启了P2P九死一生的合规和备案之路。
2017年,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两会”热词又多了一个“校园贷”。校园贷市场此前也一直被看做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在三年时间里孕育出了两家“独角兽”公司,巅峰时行业内的平台数量超过100家。
然而,校园贷行业始终挥之不去的是负面消息和行业丑闻,裸贷、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问题也愈演愈烈,在中消协公布的2017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校园贷的负面社会影响仅次于老年保健品,排在第二位。
因此,在2017年“两会”上有多个代表提案加快“校园贷”立法、加强“校园贷”监管等,而在最高检的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将依法严惩“校园贷”涉及犯罪。而“两会”之后,就是监管的进一步加强,平台彻底退出校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而且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
纵然大家一再强调区块链是一种技术,而炒币属于投机。但是,我在搜索区块链百度指数时,发现与“区块链”三个字关联关系最强的问题,除了“区块链是什么之外”就是“区块链如何赚钱”。
当然,任何事物的出现可能都伴生着一体两面的结果,与区块链相关的一系列处于灰色地带的投机、炒币、套利行为可能在短时间之内都不会消失,而与之相伴的诸多风险也在扩散。
风口的轮转总是很快,今年“两会”上的热词——区块链,不知道明年还在不在。
(编辑:杨少康)
来源: 洪偌馨 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