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情报局:226只A股入摩 车贷平台一年减少206家 中行理财产品遭大额赎回
【摘要】互金资讯开启全新一天,金评媒带您看互金圈大小事:226只A股纳入MSCI指数,预测基金流入规模近500亿美元;车贷平台一年减少206家:蓝海变红海;中行理财产品遭大额赎回,业内称不必过度解读......

互金资讯开启全新一天,金评媒带您看互金圈大小事:226只A股纳入MSCI指数,预测基金流入规模近500亿美元;车贷平台一年减少206家:蓝海变红海;中行理财产品遭大额赎回,业内称不必过度解读......
政策监管
银保监会:前4月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收益155亿,同比降8%
6月1日上午,银保监会就2018年1-4月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保险资金运用收益2397.15亿元,同比增长6.13%,资金运用收益率1.5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债券收益789.03亿元,同比增长25.43%;股票收益155.5亿元,同比下降8.34%;长期股权投资收益401.47亿元,同比增长4.19%。(澎湃新闻)
证会副主席姜洋喊话香港机构:积极参与内地资本市场建设
6月1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香港,出席港交所举办的论坛时建议,香港的投行、资产管理机构,应积极参与内地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投身新一轮资本市场开放当中。(腾讯《一线》)
@姜洋:期待香港加快沪港通北向看穿式监管安排,未来两地也会加快在信息共享、监管以及人才交流方面的互动。
行业动态
226只A股纳入MSCI指数,预测基金流入规模近500亿美元
经过连续四年的冲关后,226只A股大盘股于6月1日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目前约有2万亿美元的资金追踪该指数,相当于全球所有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85%。(21世纪经济报道)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及中国股票策略主管朱海斌:我们预测因此为中国市场带来的被动基金资金流入大约为77亿美元,流入A股市场的约33亿美元。主动基金流入的规模可以达到400亿美元,然而沪深市场每日股票交易量达到730亿美元,因此从短期来看的影响不太显著。
车贷平台一年减少206家:蓝海变红海
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一年间,涉及车贷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减少206家,缩水逾三成。而在5年前,车贷曾一度被认为是网贷行业的蓝海。(每日经济新闻)
@多名业内人士:车贷平台的接待流程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成本,而车贷业务的利润空间很小。如果规模做不起来,平台很难支撑下来。但车贷行业还是被看好的,它的边际成本低,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把交易量做起来,还是能获得很好的发展。
@一名大型车贷平台的管理人员:车抵贷业务的成本主要来源于大量的员工薪酬支出和车库管理费用。
中行理财产品遭大额赎回 业内:不必过度解读
5月31日,中国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该行产品“日积月累-日计划”已发生大额赎回情况。根据《中银日积月累-日计划产品说明书》中第六条第8款关于大额赎回之规定,中行于5月31日暂停接受客户的赎回申请,并要求客户6月1日重新申请赎回。市场普遍将此次大额赎回解读为月末、季末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影响。(网易财经)
@北京某银行投行部人士: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银行资管产品月末赎回量会大一些,这也是银行理财的一个共性。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一般月末金融机构冲时点,容易造成资金面的紧张。
交行拟斥资80亿设资管子公司
交通银行5月31日在香港发布公告,该行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在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交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是国有大型银行中首家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中证网)
@交行:本次投资是该行适应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捷信集团发布2018年Q1财报:净亏损3080万欧元
5月30日,捷信集团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净亏损达3080万欧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4%,达9.52亿欧元;净利率从2017第一季度的14.2%上升到15.6%;净利息收入为7.6亿欧元,比去年同期提升47%。此外,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净亏损8800万欧元。(凤凰网)
@捷信中国:捷信集团财报用的是国际会计师标准,2018年起,该标准实施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9。如按照中国会计体系标准,捷信在中国依然盈利。
银行“闪付”提高限额 线下支付格局仍难改写
提及移动支付,人们最先想到的或是微信、支付宝扫码,手机厂商基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的各种Pay“出场”频次并不高。这一维持了数年的格局近期有了变化,二维码静态扫码4月起被限额500元,与之相反的是,银联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于6月1日起上调至1000元,多银行也陆续在近日实施提额。(北京商报)
@业内人士:虽然闪付的安全系数更高,但前期二维码扫码已经培养了用户较强的粘性,线下支付市场格局短期恐怕很难改写。
热门观点
人民日报:有效治理大数据“杀熟”行为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称,治理大数据“杀熟”等各种“店大欺客”行为,监管部门理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堵住监管漏洞,提高违法成本;平台应坚持“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用更多优质服务吸引用户,并且在对大数据进行商业开发时,筑牢安全保护的防火墙,加宽隐私保护的屏障,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人民日报)
(编辑:郑惠敏)
来源: 金评媒

财经360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光年速递:OpenAI解除AI安全负责人职务;扎克伯格称未来将有AI克隆体来分担工作;Meta正式发布Llama 3.1开源模型
- 情报 | 诺基亚在多市场起诉OPPO侵权;Apple Music将登陆Windows;特斯拉移除USS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
- 情报 | 百度首款汽车售价20万左右;小鹏汽车被曝多个部门调整、裁员;京东集团完成认购京东物流股份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
- 情报 | 腾讯回应出售美团股权传闻;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获监管批复;恒大物业和中国恒大遭香港财汇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