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诉讼融资成投资新热点
【摘要】为了分散风险,诉讼融资机构将案件打包成投资组合,从中抽取一部分收益。
只有在胜诉后才需要向律师付费的“风险代理收费制”一直是美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特色。其他许多国家曾禁止这种操作,担心将美国的讼棍文化“引狼入室”。但这种收费制的好处终于得到迟来的认可,如今已被广泛采用。有了“不赢不收钱”的协定,风险就从诉讼各方转移到了他们的律师身上,也就不大会发生原本颇有些胜算,却因为害怕白白烧钱而放弃打官司的情况。
大约十年前,一些律师把这种转移风险的原则再往前推进了一步。他们接受第三方的资金来支付诉讼开支,作为交换,向对方支付部分诉讼赔偿所得。自那之后,诉讼融资业务蓬勃发展起来。《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和纽约的精英律师事务所在打数百万美元的官司时,越来越多地利用外部资本。
投资于诉讼案件的基金逐步增多。过去18个月里成立了约30只这样的基金,融资超过20亿美元。去年,业界“大腕”伯福德资本(Burford Capital)为资助诉讼案件投入了13亿美元,是2016年投入金额的三倍多。诉讼资助公司Lake Whillans的李·德鲁克(Lee Drucker)说他每周都会接到机构投资者的电话,他们想寻觅一种与市场其余部分不相关的资产——诉讼赔偿金与利率上涨或股市起伏没有任何关联。
这样的外部资金不仅能让原告方发起有可能会带来大笔赔偿金的诉讼,还能让律师事务所对冲风险。一些委托人担心律师事务所按小时收取的天价费用会造成不当激励,因而坚持部分或全部采用风险代理付费方案。有了外部资金,律师事务所就算没能赢得诉讼也能挽回部分收入。“输了官司,律所还是会亏一大笔钱,”Stevens & Lee律师事务所的尼古拉斯·卡永(Nicholas Kajon)说,“但会少亏一些。”
诉讼投资的收益通常为投资额的一个倍数或赔偿金的一定比例,或者两者兼有。胜诉案件的资助者所获收益可能会是其出资金额的二到四倍。准备上诉的案子审理时间短——通常在18到24个月之间,败诉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投资回报也较低。那些预计将耗时多年的新案子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市场日渐成熟,出现了更复杂的投资方式。为了分散风险,诉讼融资机构将案件打包成投资组合,从中抽取一部分收益。伯福德去年投入了7.26亿美元用于组合投资各类案件,而在单个案件上的投入为7200万美元。
随着诉讼融资公司争相抢夺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在新市场中也出现了机会。总部设在纽约的诉讼融资公司Bentham IMF与高博金律师事务所(Kobre & Kim)共同设立了一个规模达3000万美元的基金,专门支持以色列的创业公司向跨国公司索赔——例如在侵害商业机密方面。一个新兴的二级市场看来会进一步发展,让投资者得以先一步套现离场,而不用等待一宗旷日持久的诉讼案尘埃落定。伯福德近期出售了自己在一个涉及两家阿根廷航空公司的仲裁案中的股份,回报率达736%。如此令人垂涎的利润水平应该会吸引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法庭。
来源: 经济学人 原文来源: TH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