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阶段,将保持定力,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白着呢  ·  2019-11-18 10:38
央行: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 金评媒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阶段,将保持定力,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报告提出,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运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报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大体平衡,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的基础。预计进入2020年下半年后,翘尾因素对PPI的影响将小于2019年且更加稳定,CPI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将逐步消退,两者间的差距有望趋于收窄。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认为,央行重点关注的依然是更能代表一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因而密切关注一般物价走势,是判断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关键。

报告强调,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稳定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促进总体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定向降准仍是可选项。定向降准工具除支持小微企业信贷外,还可以被用于重点基建领域、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信贷投放。再贷款工具也可能被赋予更多内涵,抵押补充贷款(PSL)、流动性再贷款、金融稳定再贷款有助于维持区域金融稳定,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化解中小银行流动性问题。

报告强调,当前,中国仍实施常态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率是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规模增长放缓甚至可能下降,但降准放松了流动性约束,增大了货币创造能力,与国外央行量化宽松结束后一度进行的“缩表”有本质区别。因此,不能简单套用国际经验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来判断货币政策取向,短期要看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化,长期关键要看法定准备金率对银行货币创造能力约束的变化。

抓紧研究出台

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

报告指出,通过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促进降低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初步显现,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

报告数据显示,9月,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LPR的贷款占比为83.05%,利率等于LPR的贷款占比为0.55%,利率低于LPR的贷款占比为16.40%,贷款利率加减点区间整体较8月有所下移。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只有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LPR才有更大下行空间,央行仍将推进降低MLF利率引导LPR下行,进而传导至企业融资利率的下行。

报告强调,将继续做好LPR报价和运用工作,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合理定价,进一步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并抓紧研究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同时,维护好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

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报告表示,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果断通过多种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建立了防范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四道防线”,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有效遏制了包商银行风险向其他中小银行蔓延,对保持货币、票据、债券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包商银行改革重组方案,积极推动包商银行改革重组。同时,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加强中小银行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推动中小银行健康发展。

王一峰表示,目前,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第一抓手还是自救,在地方承担主体责任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健全风控体系实现“止血”,通过老股东吸收损失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实现“输血”,通过恢复可持续经营能力实现“造血”。

报告表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继续稳步有序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交易、清算和结算等相关制度安排,完善做市商制度等市场化评价体系建设,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框架,继续加强对高风险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的排查和预警。进一步健全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妥善处置债券回购违约交易,防范风险传染。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白着呢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