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速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实现“弯道超车”还需补短板
【摘要】
“上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金融科技业态门类相对齐全,发展水平总体较高。相比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的差距,上海与伦敦、纽约等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小,因此要通过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弯道超车,但不能‘翻车’。”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暨金融科技论坛上,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副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如是说。
科技助力金融“弯道超车”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精神,上海市有关部门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打造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行业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
12月9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原则同意《实施方案》并指出,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内涵、新机遇和新动力,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会议强调,上海金融和科技实力较为雄厚、法治环境良好,要抓住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的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弯道超车提供有力抓手。
“市政府呼应了大家的一个感受,即国际金融中心也应该是金融科技中心。”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刘功润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未来与纽约、伦敦比拼的不是市场规模、市场占比,竞争力或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专业技术。”
氪信科技创始人兼CEO朱明杰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在未来的金融服务中,科技成分会越来越重,移动支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100多倍,无论是从数据量还是用户量来看,中国都会是全球金融业最大单一市场,金融科技的应用必然会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但与此同时,遇到的问题也会是世界级的。”上述会议指出,要找准着力点,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推进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上海市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如近两年办的世界人工智能(AI)大会,以及推动AI应用场景落地的相关工作。对于整个产业的加速推进,人工智能高地的建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朱明杰表示,“最终技术对产业的影响需要市场来验证。以氪信为例,创业4年已将机器学习等AI技术在招行、工行、建行、交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落地,在风控、异常交易监测等场景打造了智能金融解决方案。未来,相信不论从金融客户层面还是政府政策层面,都能看到更具开放性和包容度的探索与尝试。”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金融科技已经全球领先。对此,刘功润提醒称,"我们对这个概念要有清醒的认知。""有人说,中国把金融科技从1做到了100,这是因为我们有量,金融科技融资规模最大、市场规模最大。但0到1这个核心创新的阶段目前还不在中国,这也是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发力的方向。"刘功润进一步指出,"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不能再依靠惯有的线性思维去指导未来的实践,思维要有突破,要在0到1阶段体现中国的声音和力量。"
刘功润表示,科技领域日新月异,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出台战略规划解决的是定位的问题,有利于市场主体"定心",进而形成"定力",打造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就是上海的定位。
生态环境有待培育
上述会议指出,上海要及时提供政策供给,营造一流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推进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不断优化各类支付、结算服务,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面对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者已注意到其中的潜在风险,并着手加强监管。要达到最终的效果,比起人工,更加需要借助技术,才能提升监管的效果。"朱明杰指出,"例如,在反洗钱场景,我们使用基于半监督的图神经网络算法等机器学习技术,在上亿笔交易流水中找出可疑交易,风险识别准确率比传统的基于规则的专家模型提升数十倍。""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密不可分,让监管和创新达到平衡很重要。"孟添指出,上海金融科技发展还存在技术驱动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人才相对缺失、创新氛围有待改进等问题。此外,上海应加强底层技术研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孙国峰等人近期撰文指出,上海应该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体系吸引金融科技相关的机构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研究院所进驻,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金融科技中心,并提出了五条建议,包括法规先行,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鼓励学术研究,促进产学研融合;积极推广金融科技试点,探索金融科技在不同市场应用的前景;利用大机构的集聚效应,吸引企业落户;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应用金融科技。
在12月13日举行的2019全国高校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上,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表示,将通过应用AI、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客户服务模式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重塑。"未来将继续支持全国高校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通过产学研多方深度融合,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推动上海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潘卫东称。
来源: 上海金融报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