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分红哪家强?有人豪气派发500多亿,有“铁公鸡”20年零派息
【摘要】纵观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无论是分红次数还是分红比例,均有较大差异。
文/时代财经 刘新歌
2019年,中国房地产全年销售总额超过15万亿元已基本成定局,千亿规模房企继续扩容,总数有望超过35家。
这也是房地产行业相对艰难的一年,成交低迷,降价促销屡见不鲜。这一年,包括龙头房企在内的开发商为去库存、促回款使出浑身解数。如今2019年行将结束,一年的努力成色如何,马上可见分晓。
而对投资者而言,在销售业绩之外还有一项指标衡量着房企的企业价值:分红。中国恒大就在近期宣布派发2018年度股息,每股1.578港元(合人民币1.419元),预计股息总额将达208.02亿港元。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更是对中小投资者权利的捍卫。但纵观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无论是分红次数还是分红比例,均有较大差异。
港股房企分红更积极
香港资本市场相对成熟,港股房企派息也相对积极和持续。时代财经统计WIND数据发现, 2008-2018年间,华人置业、九龙仓、新鸿基、太古股份、恒隆集团、恒基地产、新世界、华润置地等40余家港股房企持续、稳定地分红,年分红次数均在2次以上。华人置业更是在2016年分红5次,九龙仓在2017年分红4次。
而除了较早登陆港股且有央企背景的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等外,香港上市的内房股分红频率相对较低,大多每年只分红1次,个别房企在个别年份甚至未持续分红。雅居乐、SOHO中国等内房股分红较为积极。2008-2018年11年间,雅居乐分红20次,越秀地产、SOHO中国、世茂房地产分红19次,富力地产分红18次。
汇生国际融资总裁和协纵策略管理集团前创始人黄立冲在12月23日向时代财经指出这是不同的价值观使然,“这也是一种文化。港股中的外资企业、港资企业一般都会分红,但中资企业会觉得分红是把利润摊薄给别人。”
与港股中大部分内房股相似,沪深股市中的房企基本保持着每年一次的分红频率。2008-2018年11年间,万科A、华远地产、金地集团、大悦城、金融街、荣盛发展、中洲控股、阳光城、滨江集团等30余家房企保持着每年一次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其他房企如绿地控股、卧龙地产、渝开发、万通地产等在个别年份未分红。
关于港股和A股市场企业分红的差异,有观点认为这与投资者不同有关。香港资本市场超过70%的投资者是机构和专业投资者,如果上市公司不派息,投资机构只能通过卖股票来回收资本,因此上市公司乐于通过派息来维持基金公司的仓位。而国内投资者主要是散户,派息与否,与他们对上市公司忠诚度的影响并不太大。
值得注意的是,A股企业近年来分红积极性明显增强,分红的公司数量逐步提升。时代财经统计WIND数据发现,2008年-2018年11年间,140余家房地产类企业中,进行分红的企业分别为61家、69家、70家、72家、89家、97家、92家、90家、98家、108家、105家。
这或与市场监管增强有关。有证监会高层在2017年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意上市公司的分红。从长期看,如果上市公司不对股东分红,就是击鼓传花。证监会要支持分红上市公司,对不分红的‘铁公鸡’要严肃处理。”
万科A、华人置业最大方
如果说分红次数代表的是上市房企回馈投资者的态度,分红金额和分红率则是它们以真金白银回报市场的诚意。
时代财经统计WIND数据发现,A股房企近几年的分红力度明显加大,从2014年开始,A股房企年度分红总额开始以每年100亿元的规模跃升,而同时期参与分红的房企数量并未明显增加。
从分红总额看,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蛇口、雅戈尔、金地集团、绿地控股、华夏幸福等表现优于同行。万科A、保利地产、雅戈尔、金地集团、荣盛发展、陆家B股、金融街不仅分红总额居于行业前列,分红持续性也优于同行,11年间未间断分红。
港股中,新鸿基地产、中国恒大、华人置业、万科、中国海外发展、碧桂园、九龙仓、华润置地等分红额高于同行。2008年-2018年间,新鸿基地产、中国恒大、华人置业分红总额分别为848.14亿元、589.11亿元、464.26亿元。
从分红率看,华人置业最为大方。WIND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华人置业分红率高达90.19%。建发国际、SOHO中国、朗诗、粤海置地分红率分别为54.21%、46.95%、46.51%、45.42%。碧桂园、中国恒大、雅居乐、富力地产分红率也达30%以上,分别为32.82%、38.73%、34.36%、31.85%。
不过,在多数上市房企都进行分红的同时,也有部分“铁公鸡”。有媒体报道透露。截至去年依然有29家上市房企长达15年以上未分红,20年以上不分红的上市房企有10家,5家房企上市后仅分红1次。
而关于“分红是否越多越好”的讨论,业内向来不乏争论。黄立冲向时代财经指出,分红多一点对房企和投资者都有利,分红多的股票容易受投资者追捧。而受投资者欢迎、股价表现好的话,管理层也可以继续配股,但很多时候是大股东抓着利益不肯放、过于贪心。
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则认为,从企业角度讲,分红并不见得“多多益善”。尤其对于扩张期的企业来说,如果将收益转变为资本金有利于其更有力地扩大规模和进行资本积累。另外,相应的资金也可用于扩张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当然,该有的分红机制还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