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离伟大的公司越来越远
【摘要】滴滴收购Uber的场景让我想到了当年的Google和百度,Google失去了中国,成就了百度,在政策保护下的百度成功成为鱼肉百姓的官二代,根本没有勇气到国际市场与Google竞争一下。市场竞争外延式增长不可靠,资本永远是助推器而非核心,用户体验和技术领先才是未来。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涮遍了朋友圈,有人惊叹滴滴的超强实力,有人感叹资本市场的魔力,有人迷惑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变化,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也迷惑了,不是因为互联网世界从血肉互残到热烈拥抱的快速转换,而是一周前我还在写“滴滴:真的干不过Uber”,一周后立即被快速打脸,但我仍然无法理解一家技术和用户体验更好的公司被对手收购了,作为一个外部人永远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内部完整信息,但站在大的角度远观这两家公司,让我再一次埋头深思,这一周发生了什么变化,忽然,我抬起头来,作了一个判断,滴滴战胜了Uber,但滴滴离伟大的公司越来越远了。
温式政策下的孩子长不大
这一周与之相关的最大消息是网约车新规出台,如果此消息与这次收购活动放在一起,你必须感叹滴滴与uber的反应迅速,网约新规对Uber的发展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按照新规,Uber必须与司机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并把大量成本花费在审核资质上,这与分享经济的理念不符,这是出租车思维在网约车上的变异,而滴滴早就在推专车业务,早就想把自己变成一家网上出租车公司了,未来请把份子钱交给滴滴吧,央府直接到滴滴收点管理费,确实效率提高了很多,原来的出租车公司小而分散,钱都被地方政府收走了,新的政策规范了市场,提高了集中,顺便增强了控制,多好的政策。首先你要佩服滴滴把总部放在北京的战略眼光,其次你要佩服滴滴与政府的合作能力,再次你要佩服政府政策的及时与威力。有了政府的支持与撑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公司,一定可以活的很滋润,官二代的生活永远是屌丝的梦想。
外延式增长不可靠
滴滴发展的很快,4年时间从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走到现在,成长为估值高达265亿美元,5000名员工的优秀公司,成绩有目共睹,在这个成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彼时合并的正效应明显,企业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成为了打车软件市场的龙头。如今,这个成功的策略被再一次复制,市场再无敌手,规模扩大到350亿美元,但为何此次合并没有产生出新增效益,优步中国的估值本就达70亿美元,如果企业在市场中仅仅做简单的加法,没有创造出新的增量价值,那么这种增长必然不长远不可靠。如果滴滴还要继续发展,下一次去合并谁呢?优步全球的估值已经高达646亿美元,滴滴如果不能从内生式解决增长问题,永远无法超越对手,成为真正伟大的公司,在国内企业的标杆中,华为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内生性的价值创造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屹立市场之颠。
资本永远是助推器而非核心
这桩合并背后是资本的影子,滴滴刚完成新一轮融资,手中握有大把现金,短期根本不存在运营压力,Uber也还没有到难以支撑的地步,双方最大的压力是一轮又一轮的烧钱大战,均面临盈利压力,资本需要回报,但短期看不到回报的曙光,所以合并形成垄断取消补贴提价成为了短期实现盈利的最佳方案,但这是企业发展的正确选择吗?肯定不是,市场补贴大战烧到今天只剩下两家实力巨头,取消补贴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达成默契甚至协议决非难事,合并后形成垄断的地位才是资本想要的,有了垄断利润就可以快速收益,但这对市场没有任何价值贡献,舒服的垄断状态不会加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只会让企业在80分时感觉自己已经120分了,这样的状态未来更不可能去参与全球竞争力,所以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只能是助推器而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用户体验和技术领先才是未来
那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一定是用户体验和技术领先,而这正是Uber强于滴滴的地方。现在的情况很像当年的Google和百度,Google失去了中国,成就了百度,但百度根本没有勇气到国际市场与Google竞争一下,在政策的保护下,做个鱼肉百姓的官二代吧,用户体验和技术差了Google几条街,也许很快滴滴就是下一个百度的样子,百度至少还有个颜值上乘的CEO,实在不行,下次滴滴的CEO出来卖萌拉体验吧,技术还是算了吧,连个定位都能经常搞错,就请不要期待了。失去了竞争对手的刺激,有了垄断利润的滋养,滴滴还能做出很棒的用户体验和技术进步吗?让我们在中国第一的光环下仰望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