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涉P2P上市公司10天平均跌幅14%
【摘要】数据显示,在52家非银行系涉P2P上市公司中,在经过最近10天的“洗礼”后,股价平均跌幅达到14%,共有7家上市公司停牌。
数据显示,在52家非银行系涉P2P上市公司中,在经过最近10天的“洗礼”后,股价平均跌幅达到14%,共有7家上市公司停牌。
其中,跌幅超过30%的上市公司4家。跌幅最高的为曾经屡次博得市场眼光,经历了证监会点名、设立奇葩P2P平台名称、控股匹凸匹网贷平台的多伦股份,股价由20.35元跌至昨日收盘的12.83元,跌幅达到36.95%。
此外,还有入股鹏金所的证通电子,股价由6月19日除权后的40.69元下跌至26.24元,跌幅略低于多伦股份,达到35.51%。同样跌幅超过30%、亦入股鹏金所的还有新纶科技,股价由26.54元下跌至18.48元,跌幅达到30.37%。控股银豆网的凯瑞德,股价由6月19日的28.08元下跌至19.57元,下跌30.31%。在这5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天源迪科、宇顺电子、劲嘉股份、铁汉生态、爱施德、海南海药、凯恩股份7家公司因包含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在内的多种重大事项停牌。
一位P2P平台负责人表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P2P代表着热词和眼球吸引度。“多数上市公司出发点在于市值管理。”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多数上市公司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呈现了脱离基本面的增长。
从上市公司布局P2P的手法可以发现,不同上市公司对于该动作拥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或全局性目标,不排除存在增发减持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时刻,高管减持在合理市场预判范围内,不排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做出上述判断。
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涉及P2P网贷A股上市公司中,持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用友网络、海能达、宇顺电子、鑫茂科技、天源迪科、大连控股、凯瑞德、中捷资源、多伦股份、农产品位列亏损前十位。用友网络更是以亏损13034.29万元位居榜首。
在跨界、融合、“互联网+”等多种概念的引导之下,上市公司与P2P平台的多重结合,仍然有部分公司的确在资源整合、业务重组,以期获得1+1>2的效果。
“P2P行业虽然监管靴子尚未落地,呈现良莠不齐的态势,但是该行业未来外延增长空间极大,不受资本金约束。”一位P2P平台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或成为上市公司“看上”P2P的主要原因。在该高管看来,上市公司的“生意”并不好做,做得好的一年规模达几百万、几千万,但是纵观当下P2P平台,一些在行业中尚排不上名次的平台规模已经有一两个亿,“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述高管说。
从目前来看,上市公司拥有多种涉及P2P业务的方式,具体包含自建P2P网贷平台、控股收购平台、参股平台及间接关联等。总体来看,一方面是基于公司原有主营业务,从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或服务链条为主,打造供应链金融,设立垂直性P2P平台。另外一方面则是,在主营业务之外,跨界收购目标P2P平台,以形成多元化布局。
在炒作目标之外,供应链金融布局被更多业内人士看来是在真正做业务的、办实事的方向。供应链金融不仅仅符合双向结合的原始意愿,同时未来也会出现深度结合的可能性。
张叶霞对记者表示,观察过去的数据,采取收购方式涉足P2P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但是近期,控股收购这一方式正在逐步升温。2015年5月、6月先后有浩宁达与团贷网、盛达矿业与和信贷、中天城投与招商贷、凯瑞德与银豆网宣布控股联姻。
“经过前期参股方式试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愿意与P2P网贷进行更为深度的融合。”张叶霞表示,上市公司逐步偏向于更为紧密的融合,相比少数量的参股,控股、收购方向已现。
无论是为平台起一个“奇葩”名字,还是转型全身心投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资本市场面前,被更多地解读为股价表现为主,炒概念为辅。“部分上市公司经过炒作后已经呈现价值回归的态势,泡沫逐渐剔除。”陈晓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