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潮一代”为什么会被金融科技所忽略?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最近一两年,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俨然成为华尔街投资者和硅谷创业者最时髦的话题,与金融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应用正一步步拉近80后、90后人群与金融服务的距离。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蕴藏着不可小觑财富、堪称当前社会中流砥柱人群对金融科技的需求,无形中被忽视了。

  乾坤大挪移  ·  2016-09-15 13:45
“婴儿潮一代”为什么会被金融科技所忽略? - 金评媒
   

最近一两年,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俨然成为华尔街投资者和硅谷创业者最时髦的话题,与金融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应用正一步步拉近80后、90后人群与金融服务的距离。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蕴藏着不可小觑财富、堪称当前社会中流砥柱人群对金融科技的需求,无形中被忽视了。

哪些人群被忽视?美国“婴儿潮一代”

以美国为例,其中一类人群的年龄在50岁多岁到60多岁之间,他们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8年里,这18年是美国历史上婴儿出生率最高的时期,因此,他们被叫做“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这一代有着不可取代的特征:

人数多。他们是美国人口第二多的人群,总人口中他们占了24%

收入高。他们是美国资产净值最高的人群,税后收入中他们占了70%

思想成熟。他们是社会最关注政治的人群,选举投票人群中他们占了43%

事业成功。他们是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群,律师事务所合作人中他们占70%

然而,他们并没有得到金融科技公司的重视,金融科技公司把目光转向了2030岁的“千禧一代(Millennial)”。究其原因,离不开行业对Baby Boomer的三种不客观认识:

首先,行业普遍认为Baby Boomer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客户,不会被轻易转化。但是根据美国咨询服务机构Gallup2014年做的民意调查,Baby Boomer是在所有年龄层中对传统金融机构最不满意、最不信任的人群,即便他们当中89%的人拥有银行账户

其次,行业普遍认为Baby Boomer对互联网技术的接受程度较慢。然而,其实Baby Boomer才是在80年代最早接触和使用PC的一代人。Gallup的民调还显示,71%Baby Boomer每周至少一次会通过互联网进行银行账户管理。

最后,归根结底是金融科技公司自身的企业文化。摩根士丹利金融顾问George Noceti把硅谷前20名金融创业公司CEO的平均年龄算了算,只有39.1岁。不但CEO偏年轻化,硅谷工程师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1.6岁,他们研发出来的产品不太可能把Baby Boomer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

中国的50/60人群也未得到足够关注

不止美国如此,中国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美国俗称的Baby Boomer,是我国的50后和60后人群,他们和美国Baby Boomer遭遇的处境一样,没有得到金融科技公司足够的关注。

可是,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中国的“创一代”,现已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中流砥柱,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50后、60后在熟练使用聊天软件,热衷于网上购物。最重要的是,他们对金融服务有着比其他人群更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内还没有对这类人群进行民意调查,但笔者从平时与他们的交流和接触中发现,这一代人对于当前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整体理财环境多有抱怨。

这类人群对互联网金融有哪些顾虑?

那他们为什么还没有使用互联网创新产品呢?他们是不想用、不会用,还是另有其因?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看这一代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真实顾虑。

美国司法部近期公布了一份关于“个人身份信息被盗受害者”的报告,统计在2014年间个人银行信息被盗用的案件。统计显示,50岁至64岁是遭遇信用卡被盗次数最多的人群,比25岁至34岁要多出将近125万起案件。由于这类人群信息被盗用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人群,所以,怎样能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尤其是银行卡和账户里的重要信息,成为他们选择金融服务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万事达卡(Master Card)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调查报告印证了50后、60后对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根据万事达卡的调查,当调查人群被问到“未来三年是否会担忧自己个人银行信息被盗用”的时候,50后、60后给出肯定回答的人数是最多的(61%),而80后、90后是最不担心这种情况的人群,只有45%的人表示了担心。

摩根士丹利对他们的高净值投资用户做了类似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相比25岁至49岁人士,50岁至70岁人士对“个人信息被盗用却不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和“科技快速发展反而降低了信息安全”这两个现象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采用各种方式去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虽然这些问卷调查都是针对美国用户的,但同样的顾虑也在中国存在,他们对于金融科技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个东西安全吗,可靠吗?”然而,现在行业对于身份验证、识别和反欺诈的安全解决方案还不足以消除50后、60后人群的担忧,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存在两大问题:

一种问题是方案看上去酷炫但安全系数差。比如“刷脸认证技术”这个概念听上去非常方便,却对于硬件本身和外在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也很容易被攻击。它或许可以用于日常验证所需,但对于保护像银行账户这种高级别的信息还非常不成熟。

另一种问题是方案的安全系数高但用户体验差。增加安全系数可以通过增加用户的验证流程,比如让用户输入密码外,还增加验证码、安全问题等其他关卡,或者增加密码的复杂度,这些繁琐的流程严重破坏了用户体验。

什么样的安全解决方案能打动他们?

什么样的安全解决方案才能打动50后、60后人群呢?目前比较好的互联网金融安全解决方案是既提高安全系数又不破坏用户体验,比如被移动支付领域采用的Tokenization技术,该技术把银行和个人信息在存储和传送过程中加密(整个过程发生在后台,用户毫无察觉),加上现在智能手机具备指纹扫描功能,用户需扫描指纹方可付款,这个双重保险使得移动支付开始慢慢普及。

除了提升安全性能外,目前行业也要注意对其他年龄层进行宣传推广。宣传推广的不足体现在经费上——在美国,只有区区5%的营销预算拨给了35岁到64岁的人群,而且这些市场营销人员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金融产品的命名和广告用语,都是以吸引年轻人群为目的。殊不知,当行业在不断争夺年轻用户的同时,获取这些用户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

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20167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报告显示,自20141月至20163月,“60前和90后是互联网金融纵向增长的排头兵,这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向年龄的两端渗透”

在互联金融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些未被触及的人群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关注和尊重他们的需求,能让金融科技公司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乾坤大挪移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