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先易主后重组巧避借壳
【摘要】今年以来至9月19日,A股市场总计有40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这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或是因为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或是因为实际控制人解除一致行动协议,或是因为原实际控制人协议转让股权。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9月19日,A股市场总计有40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这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或是因为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或是因为实际控制人解除一致行动协议,或是因为原实际控制人协议转让股权。其中,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转让全部股权、部分股权以引入新主的方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更换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未来发展影响巨大。新晋大股东获得公司实际控制权后,其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增大,或是注入优质资产,或是定增收购其他资产,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估值水平。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与公司业绩也有密切的联系。据同花顺(63.81 -1.35%,买入)数据,上述4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ST公司。此外,23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者的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15家上市公司2015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者的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
从上市公司所属板块来看,有14家沪市主板上市公司,10家深市主板上市公司,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据记者了解,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原因很多,而今年以来控股股东通过协议转让股权以实现易主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直接转让控股权,此前一个时期就是借壳的重要过程。在上一轮疯牛行情时,每一个借壳都会引发连续涨停,原大股东选择保留股权不转让,收益更高。但在借壳最严规则出台落地后,这种收益的成本大幅提高,因此大股东就又重新回到卖控股权的模式上。
“大股东转让控股权之后,新股东再进行重组就和原股东没关系了,这也规避了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借壳认定红线。”沈萌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转让控股权引入“新主”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不过,沈萌也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协议转让控股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一旦后续重组不成,双方退出的成本和复杂度更高。
来源: 证券日报

嘿瑶瑶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光年速递 | 马斯克启用全球最强大的AI训练集群;OpenAI正在制定AI安全级别;Meta 模型最新版本被提前泄露...
- 情报 | 天眼企服将于7月关停;Meta开始使用新股票代码;社交平台Soul宣布撤回美股IPO
- 情报 | Meta本周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推特每天亏损近3000万元;许家印7亿港元山顶豪宅被建行接管
- 情报 | 字节跳动与摩根大通合作将进军支付领域;粉笔港股上市发售价每股9.9港元;恒驰5将推送首次OTA更新
- 情报 | 字节跳动已开启裁员;小米注销网络小贷牌照;富途控股推迟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京东成立互联网医院新公司;Meta被裁员工至少补偿71万元;马斯克欲在推特上线余额宝功能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江淮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钟薛高回应欠薪风波;谷歌旗下多公司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