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合力监管见成效 沪上土地“夹层融资”全面叫停
【摘要】近期,上海多个部门就房地产企业土地融资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合力监管的效果开始显现。

近期,上海多个部门就房地产企业土地融资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合力监管的效果开始显现。
在监管持续发力下,沪上多家银行针对土地市场的“夹层融资”已被全面叫停。而此前,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夹层融资”进入土地市场是推高地价的一个重要源头。
银行“夹层融资”令地王频现
记者了解到,此前,房地产企业拍地的资金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来自于集团公司直接划拨的资金,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发债、定增等获得资金;另一类是借银行理财等资金“夹层融资”加杠杆来获得。地王频现,其背后的资金大部分是央企和激进的民营房企通过“夹层融资”的手段募集而来。
事实上,银行发放的参与土地市场的“夹层融资”早在2014年房地产调控时就已偃旗息鼓,可是,在股市配资叫停、“资产荒”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又卷土重来。
在拍地环节,大型房企会在拍地前通过集团或借由“夹层融资”渠道完成资金募集,中等规模的房企也可以在拍下土地后,迅速通过信托计划来募集购地资金。
所谓“夹层融资”,是将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相结合的一种产品形式。记者从银行业内人士手中获得的一份房地产企业土地市场“夹层融资”的交易结构显示,银行A的表外理财资金通过券商B的定向资管计划,和一些机构投资者一同投向单一信托计划C。该单一信托计划C的借款主体是房地产企业D的项目公司E。项目公司E股东再将该借款给到房地产企业D,由房地产企业D负责还本付息。
在风险防控上,房地产企业D及相关投顾公司为项目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项目公司E为信托计划C提供股权质押,房地产企业D则为信托计划C提供土地质押。
“国有大行及大的股份制银行会设置房地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或是要求房企排名前列,或是在地域上要求房地产企业投资范围必须是一线城市。而中小银行风险偏好较高。”一名银行风险政策研究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设定了一定的门槛,大的股份制银行“夹层融资”给房地产企业的利率在5.5%至8%之间。因为愿意做这块业务的银行很多,所以利率基本在均衡水平。由于理财资金的成本在3%至4%之间,因此,这对银行来说是较划算的生意。
同时,在杠杆比例方面,在土地拍卖环节,假设房企有10亿元自有资金,最多可以向银行以3倍杠杆借到30亿元,用合计40亿元资金去买土地,再将这40亿元土地抵押,进而再放大3倍杠杆,也就是最终用120亿元进行土地开发。
事实上,据银行人士分析,银行之所以参与房地产企业土地交易环节,是为了接下来继续做房地产开发贷款。对于自有资金来源,银行的要求是这部分资金不应该来源于公开市场筹集的资金。
银行参与拍地资金的退出一般是在1到3年后,房地产开始期房销售回款之时。在拍地后,银行资金会以房地产开发贷的形式继续进入房地产开发中,直至最后以居民按揭贷款的方式继续承接房价。
直击房地产土地融资“靶心”
10月8日,上海市住建委、规土局下发意见,要求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保险资金等不得用于缴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竞买人在申请参加土地“招拍挂”活动时,应承诺资金来源为合规的自有资金。违反规定的,取消竞买或竞得资格,已缴纳的竞买保证金不予退还,并且3年内不得参加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活动。银监局、央行上海总部也分别于当月的12日、19日召集沪上银行开会,强调防范违规资金进入土地市场。
多位银行及地产人士指出,上海的相关政策从土地拍卖源头进行管控,有利于引导开发商和二手房买卖家的预期。政府的管控目标不是房价高低,而是金融稳定,防止恶性泡沫。该政策直击“靶心”,比简单的限购、限贷更加科学。这一思路同样值得其他一线城市推广。
多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对于房地产企业土地市场的‘夹层融资’已经全面叫停。此前谈好的该类项目也叫停了。”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政出台后,小规模房企可能会因无法交纳足额土地出让金而退出土地竞买市场。
记者还了解到,在风险提高、银行理财资金无法抵达的情况下,将有风险偏好更高的私募基金及民间配资进入房地产土地拍卖市场。
来源: 上海证券报

财经光年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快手辟谣拟收购小贷牌照;奇瑞汽车涉多起劳动纠纷案件;美团网约车放弃自营打车业务
- 情报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消息;马斯克收购推特进程或暂时被搁置;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前三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Meta本周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推特每天亏损近3000万元;许家印7亿港元山顶豪宅被建行接管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