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九成上市公司吃“补药”政府应谨防过度补助
【摘要】随着三季报结束,一份上市公司“喝补药”的名单也浮出水面。统计显示,前三季度A股有2752家上市公司拿到政府补助款,总计714.98亿元,占2955家上市公司比重93%。

随着三季报结束,一份上市公司“喝补药”的名单也浮出水面。统计显示,前三季度A股有2752家上市公司拿到政府补助款,总计714.98亿元,占2955家上市公司比重93%。其中,有114家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款超过1亿元,而收到1000万元-1亿元政府补助款的上市公司有922家。而2015年同期,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款总计为638.11亿元,同比增加了76.87亿元。
对此,笔者担心,本应是“辅食”的政府补助已经成为某些上市公司的“主食”,这种过度的“进补”对上市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A股市场,政府补助作为特殊供给,对一些需要扶持的高新技术行业以及符合经济结构转型方向的产业发放补助无可厚非;企业借力政策红利增强主业提高效益也算正途。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数据统计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司业绩与政府补助息息相关,部分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远大于其主营业务产生的净利润,有的前者甚至是后者的上千倍,有的上市公司干脆就依靠政府补助盈利,特别是对已经“披星戴帽”的ST公司来说,政府补助可谓雪中送炭,甚至可以让ST公司扭亏为盈,顺利保壳。
此外,还有不少僵尸企业连年借助政府补贴苟延残喘。当前清理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明确,但很多地方政府无依据的补贴,阻碍了这些产业清理的过程,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因此,笔者认为,政府补助应用对地方,将补贴用于那些真正需要的企业。同时,也要增强补贴发放的透明度,不要让政府补贴成为一笔糊涂账。与此同时,企业要认识到自己“造血”的重要性,“输血”带来的效果只会让企业陷入亏损—补贴—盈利—亏损的恶性循环当中。只有企业实现了自我优化升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并日益壮大。
来源: 证券日报

财经光年



- 情报 | “苹果版余额宝”总存款已超100亿美元;黄浩卸任蚂蚁商诚公司法定代表人;Uber开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情报 | 特斯拉年底前或推出新降价手段;法拉第未来称FF91今年不会交付;马斯克恐失去世界首富位置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恒大汽车公告称或有停产风险;中公教育回应考不过全额退款分十期;法拉第未来宣布FF 91将于3月30日开始生产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腾讯收购黑鲨科技搁浅;盒马旗下邻里业务再关两城;学而思模仿东方甄选搞直播带货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