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笑”刷爆朋友圈,拿孩子消费算什么慈善!
【摘要】关于“罗一笑白血病”这篇文章已经开始刷爆了朋友圈,各种猜测、思考、怀疑也甚嚣尘上。
这篇文章已经开始刷爆了朋友圈,各种猜测、思考、怀疑也甚嚣尘上。
无论如何孩子是受苦的,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治疗的痛苦,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不愿意也不期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发出质疑——为什么不走正规的慈善渠道?好歹可以走个轻松筹,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去向社会发起募捐行动?
太多的舆论都引向了一个答案——这是一次借着一个家庭的悲剧做着看似慈善的营销事件。
转发一次某机构就会对小朋友有一元的捐助,从营销角度看,每一次转发的成本就非常非常低,利用民众的善良,而达到自己的超低成本推广目的,实在是高。
当时小编看到这个文章的时候,我其实已经认为这是又一个利用别人的悲哀去推广自己的商业行为,但是我还是转发了。
我转发的目的,可能跟很多有这样怀疑的朋友的想法一样,无论如何,哪怕被某些机构利用,只要这些钱能够用到孩子治病,至少我能够在我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这个不幸的孩子一丝帮助,也满足我自身向善的意愿。
小编不禁思考,假设,这里是假设,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不去走“正常”的方法,而用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
我想到的无非是下面的情况:
孩子病了,而且是白血病,作为家长都很急;确实作为孩子的白血病而言,及时的治疗是肯定需要的。
而走正规渠道,相对来说速度肯定慢。
这是某市慈善会救助平台的流程,无论是走哪一步,相应的时间都会耗费宝贵的治疗时间,时间不等人。
又有人爆出其实孩子父母有足够的资产可以变现,但是却没有这么做。笔者认为,假设真的是这样的情况,我也不原因相信是因为其父母吝惜钱财。深圳的楼市现在普遍处于有价无市的环境,房价很高,但是很少人原因出手在深圳购买;并且房产的买卖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处理完成的事情,如果目前孩子病情相对紧急,出手房产或许依旧远水难解近渴。
无论如何,事情已经发生,只希望孩子早日康复。。
有的时候在路上行走,见到一个乞丐在街边乞讨;或许他是一个职业乞丐;但是不知如何我就有一种拿出一点零钱给他的想法,然后我就这么去做了。
其实,是真或者是假,已经不重要;只要在那一刻我心本向善,不就够了吗?
至于哪些假慈善、假悲情,我相信自然会有其自身的报应。
慈善机构、轻松筹等众筹机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求助人在接受到善款后是否会感受到的一丝歉意?也有可能还会收到公众媒体的监督,虽然能够解决眼前的困难,却又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
哪怕不是这样的慈善手段去解决,就算找亲戚朋友借钱,再怎么都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哪怕把钱还上了,还是欠了一个人情,而人情是最难还的。
从此,他们在人格上就已经低了一等。
真正的慈善不仅能够救人之急更是应该在人格尊严上不让求助人受到伤害。
中国有句古话:自助者天助之,自助者人助之。
回头看“罗一笑”小朋友的事件,如果家庭能够早一些做好准备,或许事情就不会是这样的情况了。
孩子得的确实是白血病,如果发现的早,治疗及时,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已经有了很高的治愈率,当然这个前提是得有钱。
孩子的父母没有给孩子购买保险。
如果有的话,只要确诊并符合合同要求便能获得足够的理赔,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对于孩子的重疾险,100万的额度也只需要两三千元就能够满足,我相信这是绝大部分家庭都能够承担的开销。
保险是最大的慈善——保障自己,帮助他人
保险其实就是把大家钱聚在一起,谁发生了不幸,就把钱给那个人。
通过缴纳保险费的形式,把大家的资金筹到一起。保险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直接受到保监会的严格箭馆,并且法律法规公开透明,无法挪用,不会出现类似“郭美美”的事件。
不要认为有的保险不返本就没有了,其实依旧有用。
买了保险没有人会期望事故的发生,这是最好的事情;实际上如果你买的是保障性的保险,交了保费你虽然没有理赔,但是你的这些钱给了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保险比慈善还多一个功能,你如果自己购买后,当自己碰到困难时还会得到保护。
并且接受支助的时候,不需要有任何的愧疚或者歉意,不欠任何人的人情,因为保险是自己花钱买的,自己花了钱,获得理赔天经地义。任何人获得支助的同时,也保证其人格尊严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当然了,购买保险,也不是随便挑选一个产品那么简单。
具体买什么?买多少?怎么买?还是得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判定。通过科学的分析,与数据的计算,量化风险额度,从而再选择合适的产品去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