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央视315和春晚一样,一届不如一届?
【摘要】春晚越来越众口难调,除了导演和多方因素的限制之外,也是因为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这是时代进步的潮流,而3·15晚会影响力逐渐减小,并终将被代替,或许同样是消费者维权的进步。
风雨未至,波澜已平。
315之后已经过去了5天,而这段时间比起比往年同一时期,平静了许多。曝光的问题产品,甚至不如被抵制了很久的乐天更让人关注。可以说,这一届的央视315晚会意料之外却平庸之极,万众瞩目却又让人大失所望。
对于并不太知名的互动百科来说,虽然首当其冲成了虚假广告的打击对象,但晚会上给予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的身份,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惊喜。被屈居第二的百度百科除了改改词条之外,不知是松了一口气,还是气愤不已呢?而众多推测中上榜概率最大的韩系商品意外名落孙山,把向大众普及品牌的机会让给了相对小众的日本无印良品,更是让人惊诧。
老虎安安稳稳,苍蝇肉倒成了主角。本来被315晚会曝光对象应该是避之唯恐不及的飞来横祸,没想到现在或许会成为最大赢家。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这一届的315不行。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315晚会变得和春晚一样,一届不如一届了呢?
民众和企业对315晚会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视
或许是囿于去年3·15晚会震慑余力,整个舆论偏向对本届维权活动有了过多的期待。而残酷的事实是,从这次315晚会前后的业界状态不难看出,对于315的高期待或许只是万千消费者的臆想。它的影响力,正在衰退。
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企业并没有以往的3·15晚会一样,严阵以待。
无论是3·15之前的互联网氛围还是各行业的动态,其实都没有透露出严正以待的信号,想来大概都是心里有底。比如马云晚会之前还和代表就假货问题互怼,已经上了无数次黑名单的淘宝似乎已经不太在乎再多一个3·15。而外卖行业作为近几年投诉率飙升的对象,除了去年已被曝光的饿了么,进行了所谓“食品安全月“的活动,美团、百度外卖也是基本没什么动静。大家早已没有了以往如临大敌的紧张状态。
有的可能是已经被投诉太多,死猪不怕开水烫,有的则可能是觉得,315真的不行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315晚会当天,可以看到众多媒体和公关熬夜通宵刷朋友圈,而这次,朋友圈很安静,甚至去年在315熬到晚会结束的某公司公关,今年却在朋友圈发起了自拍,笑容灿烂。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晚会内容的偏向,也就注定这次活动的影响力有限。
其一,行业选取上,民众最为关注的威胁健康的打假给了市场相对较小的日系产品,一不小心还弄出了乌龙事件,将注册地混淆为生产地。除此之外,更引发了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质量问题的追责争议。反而在这一年中,产品瑕疵或服务欺诈引发的恶性伤人事件,其所涉行业或企业均未上榜,这令很多消费者颇为失望。
其二,315晚会目标选择上,没有任何能和去年3·15曝光对象相似量级的企业,所指明的问题也不是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产品缺陷,甚至一些问题早就被人熟知。总之,这场晚会在期待和失望之中落幕。
当然这届晚会曝光力度之弱、波及范围之小也直接导致了相关企业不痛不痒的应对之举,更有像无印良品这样公开与央视叫板、直指失误的企业,这种挑战权威的举动更是削弱了整个活动的可信度。
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企业回应,不难发现,大多数都少了些诚意多了些套路,声称调查一下原因再道个歉好像就没有下文了。而像去年饿了么被曝光后,则展现除了热锅蚂蚁的状态,整顿违规餐厅、建立独立部门、运用直播形式重塑形象等等,这些举动都暴露了它对3·15晚会负面影响的重视。起码,形式还很到位。
如今,大家连形式都不做了。
虽说互动百科后续可能也会有整改动作,但是无论是舆论还是企业自身,似乎对这届315晚会的态度,就如同它的内容一般,反响平平。
为什么3·15维权作用正在急速缩小?
这届晚会的弱势或许是其自身问题不断放大的后果。其中最令人诟病的就是赞助广告效应,导致很多人觉得,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的公益晚会有企业广告,很容易引发想象。
首先,3·15晚会作为一个公益活动而存在,自从有了商业赞助这个项目之后,就不可避免的失去了中立性的立场,即使它还能曝光一些触目惊人的侵权事件,可拿投放广告的企业或许就是最值得晒在阳光下的对象,而这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利益关系,这回很大程度上给消费者见一种见利忘义、有失公允的印象。
比如多次出现在晚会赞助商名单上的途牛,在旅游问题日渐严重的外部环境下,没有一次被3·15曝光过,即使它负面声音不绝于耳。随便网络搜索,都能找到非常多的用户投诉。
其次,3·15晚会的运行流程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因素,致使消费者对它的质疑声越来越强。比如卧底记者须经起码半年的时间对企业进行调查和求证,这样长时间的潜伏周期会带来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其一,卧底记者或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了解了事实真相,明明已经可以曝光进行组织。但是为了确保能够在3·15晚会上“一鸣惊人”、达到更好的节目效果,往往会将这些案例保留着,搜集更多的可以在晚会上曝光的素材。那么问题就来了,央视明明知道某家公司正在违法犯法,而为了其他的目的故意纵容这种行为,是否需要在道德或者法律上的拷问?
其二,发现问题到曝光之前的这段时间,随着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和渠道的日益广泛,其实记者掌握的所谓内幕,也有极大的可能被其他平台或者媒体曝光,这就限制了3·15曝光问题的内容、削弱了掌握信息的独特性,或许这可能是今年3·15内容平淡的原因。
事实上,消费者维权途径正变得日益多元化,比如微博、微信等,这不可避免的对315晚会这样传统的曝光渠道造成了冲击。在2016年发生的几起重大侵犯消费者权利事件,从开始到发酵,互联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和颐酒店遇袭事件,仅仅一夜之间就成了微博热门话题,致使警方介入,最后得到了如家和携程的道歉。
而观众在已经获得了过多企业不良行为的信息之后,对3·15的期待就变成了渴望获得更高水平的爆料,尤其是深挖大型企业的商业内幕。所以一旦这种渴望因为晚会自身的商业行为得不到满足,就会对3·15越发不信任,从而导致其影响力大不如前。
可以说新媒体的传播已经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操作更为简便、效力更强的渠道,与范围受限、发挥不稳定的3·15晚会相比,更有利于消费者保护权益、制止违规行为。
一届不如一届,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之所以对3·15晚会的存在推崇至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很难接触卖家背后运作的事实,即使是成为被侵权对象,也会受维权意识、成本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得到合理对待。
此时3·15晚会不管是曝光了哪些企业的非法行为,都会令普通消费者大快人心,进而使他们相信这项活动是为自己发声。长此以往,消费者也就逐渐对3·15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潜意识把其当做了打假的代名词,指望着一场晚会能遏制住层出不穷的商业犯罪。
而实际上,3·15晚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威慑,而非维权。一个国家的消费者维权问题,是关乎市场运作和公民权利的大事,它所能依靠的解决途径是国家维权机制的完善和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度,而不是一场曝光部分企业作假的宣传。
一个社会对一次威慑行动越发期待,就越说明消费者对目前的维权现状不甚满意,才会把希望更多的寄托在像3·15晚会这样的官方打假行动。从这个角度讲,3·15的震慑力和影响力越弱,反面印证了当前消费者维权渠道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开拓,这和一个国家警察越少就越说明犯罪率越低的道理相似,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国外对3·15的重视,更多是从规则和教育方面来纪念这个节日,而非像我国这样演变成一场威慑企业的晚会。可以说,它的存在反面折射出我们国家的消费者维权现状的严峻。而只有拥有更完善的监管制度,企业树立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比如春晚越来越众口难调,除了导演和多方因素的限制之外,也是因为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这是时代进步的潮流,而3·15晚会影响力逐渐减小,并终将被代替,或许同样是消费者维权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