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风:区块链的治理机制涵盖这六点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区块链有可能促成第二代互联网的发展,顺着他的话题,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区块链有这么重要的价值,这么巨大的前景,我们就不得不要问第二个问题,就是区块链本身的治理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

  秦楠楠  ·  2017-05-08 10:24
肖风:区块链的治理机制涵盖这六点 - 金评媒
   

金评媒(https://www.jpm.cn) 报道:近日2017全球区块链金融峰会在杭州召开,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在主题演讲中对区块链的治理机制涵进行了详细的概括喝总结。

区块链有可能促成第二代互联网的发展,顺着他的话题,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区块链有这么重要的价值,这么巨大的前景,我们就不得不要问第二个问题,就是区块链本身的治理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如果它对世界会带来像第一代互联网那么巨大的影响,我们知道第一代互联网改变了几乎整个社会的生活和运作的很多方式那区块链的治理结构,将会带来怎么样的一种规范,怎么样一个合规的轨道。

区块链治理机制当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分布式架构

如果要谈区块链的治理机制,第一个要谈到的区块链治理机制当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它的分布式架构什么叫分布式架构?我们知道区块链是建立在一个分布式网络的基础之上的,分布式网络的最简单直接的解释叫点对点对等网络,它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是点对点。    

在信息化或者人类社会的数字化迁徙,越来越紧密,程度越来越深的时候,原有的网络技术架构不足以承担这么频率、这么巨大的数据的传输、存储和使用,于是分布式技术就开始出来了。在谈到区块链的时候,会谈到分布式网络,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账本,分布式计算,尤其是在物联网时代或者是在物联网世界里面,所谓的边缘计算,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大家在总结物联网发展趋势的时候,也给物联网分了1.02.03.03.0时代的物联网,就是传感器或者芯片本身就具备计算的能力,并不是说把传感器的数据通过网关,通过路由传到中心化的数据库里面去再计算再把结果反馈到终端设备,我们把它叫做边缘计算也可以叫做分布式计算,计算发生在任何地方。在这样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推动之下,最后整个社会结构,也会趋向于分布式社会。而这些,区块链将会成为一个商业模式,社会结构,组织模式的基础设施。所以如果要谈到区块链的治理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分布式架构。

区块链治理机制的第二点是共识

区块链技术都起源于社区组织,最早的比特币区块链,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公有链是以社区的方式在运行,一个社区的组织之下,你要对这个系统做任何的改进,或者要确认某些事情,只能是共识,必须是全网共识,不仅仅是区块链的记账方式要全网共识,对任何规则的改变,都必须在全网全社区达成共识,才能做出改变。我们知道现在区块链有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区块链的三个划分,也可以从共识机制的不同来看这三种区块链。公有链,在共识机制上要求达到彻底的民主,私有链,不需要一个彻底的民主,可以是中心化的机构来做最后的裁决,但是在公有链里面不会有最终的裁决者。联盟链,在共识机制上的要求比公有链要少一些,但是比私有链要多很多。所以你可以从共识机制的不同,来看待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处理分歧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分叉,当公有链达不成共识的时候只能用分叉的方法,这是最好的方法。以太坊到今天,生命的强壮,网络的健壮,就因为它经历过几次的分叉。我们看到比特币到现在社区里面在讨论,到底要不要做分叉,我观察那些言论,大部分都是为既得利益所束缚。如果比特币区块链不处理掉这些分歧,两三年之后,它的价值会比现在大打折扣。我们已经观察到,目前为止几乎大部分的商业应用项目,都是基于以太坊在开发的,我们很少看见有人在商业应用方面,基于比特币区块链来进行开发,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你们的分歧太大,你们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个社区的分歧。所以分叉,是使得网络更健壮,使得你的应用更开阔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用分叉来处理社区的分歧。

区块链治理机制的第三个是加密

第一代互联网是一个透明的互联网,透明的今天,我们愿意牺牲掉我们一部分隐私来获得方便,但是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总有一天我们在座所有的人都无法忍受,比如说如果我们的医疗完全依靠互联网上运行的时候,你所有的病历,所有就诊信息都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透明,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可以随便偷窥到,你能接受吗?第二代互联网必须有的机制就是加密,我们来回顾一下,比特币2008年的那个论文题目,叫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数字货币的最核心的要义是匿名性,不管是央行的数字货币还是其他行业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如果不需要匿名性,央行现在的电子现金足够好。但是电子现金是透明的,我们在网上的任何交易行为,也就因此被透明了。如果我们使用能够匿名的数字货币,它就会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很多的行为,我们的交易行为、支付行为,数字货币和现金比较起来,除了有匿名性,一样好的匿名性之外,对央行也非常友好。我们知道央行对现在的现金是无法追踪的,所以反洗钱的任务,反洗钱的方法,反洗钱的任务很重,反洗钱的方法一直不能很好地奏效。而数字货币,既能做到匿名,像现金那样的高匿名度,同时又能让监管机关很好地去追踪它,这就是数字货币最核心的要义。如果失去这一点,我真的很难想象,我们为什么要数字货币。我们必须用数字货币的匿名性,来保护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很多隐私,来保护我们的数据,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区块链治理机制的第四点是共享

任何不能共享的东西都不是区块链,共享在两个层次,一个是所有的参与方,各方机构在一个账本上共享所有的帐目信息,共享的第二个层次是在这个账本上,多种信息,多种事务同时在账本上共享,我们现有的账本,我们可能银行记的是资金账,物流公司记的是物流的信息账,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上,资金、信息、物流、设备运行的数据,通通在一本账上被共享。只有这两个层次的共享,才能真正地做到区块链的所谓的创造信任的机器,才能够把区块链建成一个完全无需信任中介的多方高度互信、高度可信的平台。

区块链治理机制的第五个方面是穿透

各个特权节点,可以在区块链上穿透到最底层的信息,这个特权节点不是反腐败的特权,而是不同的角色,比如说监管机关,比如说律师事务所,比如说会计师事务所,比如说公证处,他们可以成为这个区块链上的一个特殊节点,不参与确认交易,不参与记账,但是他在区块链上作为一个特殊的节点,提供自己的法律法定的角色。在没有区块链的世界里面,各个特权节点都无法穿透到区块链上的最底层的信息,但有了区块链,你就能穿透到最底层的信息。监管者,以前比如说银行的监管者,只能看到一个银行总行报给他的数据,在区块链上,如果他需要的话,他可以直接穿透到一个银行的储蓄所的对账单。第二个是各个金融机构可以穿透到最底层的资产,我们知道以银行为例,银行的牌照,发给他一个什么牌照?吸收公众存款的牌照,当他吸收完公众存款之后,需要什么?需要寻找资产,把他的钱变成贷款,贷给资产拥有者或者直接用他的钱购买某个资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产证券化。可是在没有区块链的世界里面,这些金融机构无法穿透到资产的最底层,在区块链上他可以干这个事情。所以穿透,是区块链治理机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区块链治理机制的第六个方面是开源

任何不能开源的区块链,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区块链。我这个开源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底层通用协议的开源,这是去信任中介的一个基础,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说自己建立了区块链的底层协议,如果你的底层协议不开源,你不是完整的区块链,我很难相信你。第二个是区块链上的很多数学算法模型必须开源,这是一个科学,你需要让我能够去验证它的可靠性,是否科学,是否可靠。做到这两点,才能用区块链建立一个真正的信任机器,所以开源是必然的要求。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秦楠楠

金评媒记者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