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认知逻辑 | 巴菲特2017股东大会问答深度解读(二)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每个人都想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接下来会投资哪一个公司,每个人都想理解这两位伟大“先知”的投资逻辑。笔者想从一个更为深刻的角度来理解它,这就是认知逻辑的角度。

大作者     姚念康 原创  ·  2017-06-13 17:03
投资的认知逻辑 | 巴菲特2017股东大会问答深度解读(二) - 金评媒
来源: 金评媒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投资的本质是建立一种认知逻辑,是构建一种认知体系,以便于更有效率地理解事物的演化,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每个人都想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接下来会投资哪一个公司,每个人都想理解这两位伟大“先知”的投资逻辑。笔者想从一个更为深刻的角度来理解它,这就是认知逻辑的角度。

在201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年会上,有一个“朴素”的提问:“你觉得哪一个公司可以得到你们投资的青睐?”得到的回答也是一如既往的“朴素”:“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

“此类企业将在未来很多年都保持其竞争优势,并且拥有一位值得信赖的经理人,希望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文化一部分的那种。”巴菲特进一步解释道。

无需再多的掩饰,每个人都想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接下来会投资哪一个公司,每个人都想理解这两位伟大“先知”的投资逻辑。很多人愿意一掷千金和巴菲特这位“每天喝五罐可乐”的老先生吃顿午餐,听听他的教诲。虽然每一位巴菲特午餐的参与者都表示受益匪浅,但是老先生的“点金之术”似乎并没有太多地改善这些人的投资技巧。即便如此,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仍然一如既往地出现了大量的东方“朝圣者”的面孔。

研究“巴菲特和价值投资”——这个我们时代最值得探索的秘密之一——的著作太多,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学科,而且它也确实成为了投资学基石的一部分。不过笔者今天并不想仅仅只从经济、金融或是管理的角度来理解它,而是想从一个更为深刻的角度来理解它,这就是认知逻辑的角度,或者说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他的思想。因为我们希望,或者说企图,从这个层面上来统一价值投资,量化投资和风险投资;统一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以及那些高科技风投大佬。

有时候,只有退后一步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投资的本质是建立一种认知逻辑,是构建一种认知体系,以便于更有效率地理解事物的演化,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既然要从认知的高度来理解投资,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审视一下人类认知的方法论。“还原论”无疑是最为基本的一种方法论,它是科学得以发展的根本。为了满足对整体的认知,我们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先对部分的,简单的东西形成认知,之后将它们集合在一起,形成对整体的认知,这就是科学中“分析”的方法。用“还原论”来认识世界似乎是人类本能的方法,一种无需证明的公理,或者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理性直观”, 但是把它形式化,系统化则是在笛卡尔之后。在“还原论”的指引下,科学才放心地得以发展。而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也反过来证明了“还原论”的伟大光荣正确。

用“还原论”的方法来解读巴菲特和他推崇的价值投资理论,相关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如何理解价值?如何计算价值?对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做贴现计算?还是仅仅计算账面上的绝对资产价值以确保拥有足够安全的“护城河”?亦或是从企业经营的各个部件的特征来分析其拥有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的生命力?

对于价值投资理论的研究,笔者看到的最有想法的著作无疑是上次提到过的《普通股的不普通利润》(“common stock uncommon profits”)。作为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来源之二——另外一本就是投资界的圣经《证券分析》——对于理解价值投资理念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杰明.格雷汉姆在《证券分析》中建议我们要买那些低价的股票,这样才有“捡漏”的可能。这肯定是对的,但是它的问题在于股价低很多时候也意味着企业当前的业务开展得并不出色。而《普通股的不普通利润》则教我们如何洞察企业的未来价值。将这二者相加,有对好企业的洞察,又能在其低价的时候买入,那么挣钱无疑是大概率事件。这大概就是价值投资的简单逻辑。

《普通股的不普通利润》的作者将那些好的企业所具有的特征分解为12个维度,对其一一进行分析,深度理解,从而达到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发现。该书的作者Philip A.Fisher在年轻时从事过股票投资,虽然有赚有亏,但是Fisher对自己的投资有详细的记录,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数据”(数据为王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二战期间,他被幸运地分到作战指挥中心,作为一名文职人员,负责起草作战命令。工作之余,他把自己的投资“数据”进行了一些“反刍”。在他睿智的大脑中进行了分析,拟合和建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将对企业经营考察归纳为12个方面,也就是12个数据维度。具体的内容笔者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有兴趣同学可以把书买来看看,现在有中文版。

大概十年前IBM在内部推广过一套方法论,起名为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BLM)。将企业经营从领导力,策略和执行力三个大的方面分解为数个维度,分别进行解读和构建。这是IBM多名高管和哈佛商学院教授们共同开发的一套企业运营方法论体系,曾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熟知其内容,而且形成了整个IBM公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套方法论,一套公司语言。笔者在学完这套理论后,再读到《普通股的不普通利润》,不由得感慨Mr.Fisher 太牛逼了,居然一个人就悟出多年后一群顶尖商业专家集体研究出来的东西。但后来一想,Mr.Fisher的著作在前,IBM和哈佛的专家研发出来的这套BLM体系说不定还是脱胎于Mr.Fisher的理论。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对传统产业无疑是有效的,然而对于高科技公司就逊色了不少。好不容易试了一下IBM,好像还有点后悔。而对科技公司的投资最适应,最成功的无疑是风险投资,这也是当前中国最时髦的行当。在国家鼓励“双创”的背景下,有一大批社会中最聪明的人都汇聚到这个领域。一些几年几十倍,上百倍的投资传奇回荡在咖啡馆的激情中,浓咖啡可以使我们的理性更为深沉,推理更为绵长,目光更为犀利。我们将那些商业设计的每一个部分都分解开来,一个一个经历如同CT般地透视,以期得出明智的决定。似乎把商业项目的每一个部分看清了,我们对整体的判断就不会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信念,但到了最后,人们隐约感觉到,那些最伟大的投资决定似乎并不是靠他们的分析推理做出的。

究其原因,虽然《普通股的不普通利润》是一部伟大的书,虽然风险投资家们是公认的最勤奋,最睿智的一个群体,但是他们的认知逻辑还是以我们最传统的还原论为基础的。而实际上,这样的方法论在它最擅长的科学领域,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从量子力学蓬勃发展的20世纪开始,在对生命科学的探索中,在对社会科学的反思中,伴随着诸多复杂学科的兴起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原论在成就人类文明的同时,似乎给我们设置了一个隐形“天花板”,犹如那个被二维展开的质子。我们感受到了一丝焦躁甚至是窒息的感觉,隐约有一种突破和逆反的冲动。

(编辑:陈晶)

来源: 金评媒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姚念康

金评媒首席科学家,负责金评媒金融科技研究院的智能投顾研究;IBM资深高管,任职超过25年,企业战略家,数据科学家,算法极客。曾创立综合逻辑体系,并将此逻辑体系转化为大数据退相干历史量化对冲策略算法,运用于金融及商品期货市场。著有《策略的生命》,解读人文和科学的思想脉络,深度阐述金融、投资、企业价值的哲学本质。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