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P2P的骗局看起来不难识破 为何总有投资人受骗?
【摘要】互联网传销:就是传销的网络版,借助互联网推销虚、实产品,发展下线。这些骗局现象,都伴随着一些“甜言蜜语”,让人深信不疑。投资人究竟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才那么容易被骗呢?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许多投资人会先迷恋平台的背景、宣传、团队情况、明星代言等,当投资人在这些上面吃亏后,才会进一步用合作机构、交易额、担保方式、业务模式、存管、风控等指标作为参考。
6月27日讯,生活中的骗局屡见不鲜,台台记得前阵子看到一篇有关六十多岁老太网恋被骗60万对方竟是亲女婿的新闻,新闻中的老太既被骗了感情还被骗了钱。
台台就纳闷了,人真有那么容易被骗?后来跑到网上搜索了一下他人被骗感情和钱的经历发现,这和某些P2P平台的欺骗手段和被害人心理都大同小异。
台台发现,网贷的骗局主体大致分为P2P平台自坑、互联网传销、网贷中介诈骗等。
P2P平台自坑:不用多说,就是自身平台有问题,利用虚假标的非法集资,用集资的钱拆东补西,妥妥的庞氏骗局。
网贷中介诈骗:网络上随便遇到的一个承诺没啥门槛就能贷款的中介人/代理人,得到借款人的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和收取服务费后,立马消失,并且事后,借款人莫名收到贷款催收的短信。
互联网传销:就是传销的网络版,借助互联网推销虚、实产品,发展下线。这些骗局现象,都伴随着一些“甜言蜜语”,让人深信不疑。投资人究竟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才那么容易被骗呢?
由于非理性客观行为更常见 因此投资人容易被骗
这段时间,台台在看一本书,书内提到心理学家实验雄辩地证明了更常见的人类行为不是理性客观的。
那么延伸到P2P行业,投资人更常见的行为也不会是理性客观的。
台台认为,理性就是先拒绝(否定),然后分析(怀疑),最后再选择要不要接纳。若反推一下投资人更常见的非理性客观行为,那么就会是接受与盲从。
再把这种心理放在骗局中来看,整场骗局,骗子不外乎是“我一定要在你身上薅到我想要的利益”这种想法,而很多投资人则是趋利、大意、轻信,为了高息而以身犯险。这时候骗子只需要加持语言技巧并点亮“甜言蜜语”技能为投资人画张大饼就可以进行诈骗了。
这时,如果骗子道行浅,骗术手段只是对投资人干巴巴的硬宣传,比如鼓吹平台背景、融资情况、交易额、央媒广告等,这些硬宣传一般能骗到的就是外行人了。尤其是分辨能力稍弱的中老年人,大部分都容易被夸大的吹嘘欺骗。这时候,这类的投资人的心理是盲从并接受的。
投资人一定是趋利的,很容易被高息标的吸引,而那些对行业一点都不了解的投资人,最容易被骗子所设的骗局套住,并且执迷不悟、深信不疑。
而道行高深的骗子,会利用逻辑来包装一个虚假的大饼,一旦你被他带入这个逻辑里面,投资人很可能就会忘记去考证其他问题,并且深受对方逻辑的影响,并且特别认可对方。比如骗子会逐步主动帮助投资人分析如何理财合适,如何规避风险,一直以“为你分析、帮你解决”的模式给投资人下套,在投资人被骗钱的过程中,还一直以特别镇定的语气说话,再辅以红线内的高息。
上述情况,一般受骗的投资人是大概了解行业,却了解不细致的人。只知道利息在合规范围内,标的利息又在行业平均线之上,又有第三方支付或宣传自身平台正在存管进行时,而投资人往往被这种小饼诱惑,心甘情愿的掏出钱来。结果人家套到了钱,存管大限前薅到钱就跑路,投资人想追回资金也追不了。
台台认为,由于投资人被认知结构所桎梏,在被骗局套住时,更容易出现“非理性坚持”的情况,投资人因为信任和自我分辨的局限性而丢掉了理性。投资人一旦被影响、被套逻辑,“理性”往往就不存在了。
说简单点,骗子的骗术其实大部分取决于被骗者,你好骗,再低劣的骗术都能骗到你,你不好骗(拒绝),再高的骗术都拿你无辙。希望各位投资人形成自己的投资套路,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
理性:遇到宣传先拒绝 没确定的都别碰
现在来说说什么人是不好骗的人,台台认为就是先拒绝却不顽固的人。
台台强调的是,拒绝业务员对投资人吹嘘的信息,由投资人自己私下去考证真伪。投资人有一种心理,就是:我被你鼓吹投钱,平台跑路,钱没了,我被你骗了,我怪你,责任在你。
投资人在被骗后是不会认为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往往都会把责任全部归结于骗局。而在骗局中,理性对待的投资人,就算结果还是被骗钱,这种投资人更会将原因归结到自身,会懊恼自己为何没有看到骗局中的漏洞。
在骗局中,没有人是无辜的,只能说责任多或少罢了,被骗固然委屈,但更多是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学会理性(拒绝)。
许多投资人会先迷恋平台的背景、宣传、团队情况、明星代言等,当投资人在这些上面吃亏后,才会进一步用合作机构、交易额、担保方式、业务模式、存管、风控等指标作为参考。
台台之前写过的文章已说过如何考证平台的安全性,那现在就科普一下如何杜绝骗局。
一、互联网传销就不用多说了,现在说说P2P平台方面:
1. 从业务员开始
部分投资人一般不具备网贷行业的相关知识,这个时候骗子平台的业务员从天而降向投资人吹嘘得天花乱坠。不管对方给投资人说的内容是否真实,投资人当下是分不清楚真伪的,这个时候,请先拒绝对方。若投资人有兴趣投资,那么请记住他吹嘘的关键词,不要拒绝事后自行去考证对方宣传的真实性。
台台相信,可靠的平台不怕被拒绝,不怕被考证。
2. 在客服结束
除了平台的业务员之外,客服就是投资人有能力接触到的第二个岗位人员,投资人可以准备好要提的问题,进入平台官网,打客服电话。若对方答非所问、支支吾吾,那么可以挂电话了。
答非所问和支支吾吾,只能代表客服专业素质不高业务不熟而已,而平台将不熟业务的客服投放服务,这是对投资人的不负责。
还有一个关键点,在投资人提问客服时,关于资金安全的关键问题上,比如存管,若对方回答的永远都是“正在做”、“正在进行”的话,投资人最好暂时不要考虑选择投资这家平台。
台台提醒各位,在银行存管大限之前,不法平台很有可能会伸出薅毛之手,再薅一次投资人的羊毛,这时候,不论是不是不法平台,只要是没存管或者存管进行时的,都暂时别碰。因为某些不法平台或许会打着正在存管的旗号吸引投资人。
二、在网贷中介诈骗方面:
台台只有一个建议,就是拒绝!拒绝!拒绝!
不要轻信你从网络上认识的任何一个中介,尤其是无门槛只需要你私人信息就能贷款的那种中介,不是高利贷就是骗你的信息去贷款。还有要你给手续费的,请记住,只要是非要你先付钱才能贷款的,都是骗子。
(编辑:田跃清)
来源: 台台 网贷之家

天乐
蓝魅财经责任编辑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关注者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违规运营“团贷网”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被爆离职
- 情报 | 叮当健康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恒大回应恒驰汽车被并购传闻;北京多家银行可做接力贷
- 光年速递 | 马斯克启用全球最强大的AI训练集群;OpenAI正在制定AI安全级别;Meta 模型最新版本被提前泄露...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银保监会约谈前海人寿实控人姚振华;跨境电商Shein最快2024年在美IPO;女子称买9本书全盗版起诉当当网
- 情报 | 罗永浩退出锤子科技集团公司法人;零跑汽车明日挂牌上市;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3亿
- 光年速递 | 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雷军将重新主持手机发布会;萝卜快跑无人车售价仅20.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