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薅除行业“野草”促网贷回归良性业态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骗贷、跑路、高息吸金……一系列负面词汇在过去一年中成为P2P的噩梦标签,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联想一时间也从金融创新急转弯至不信任。相伴而生的,是诸多P2P网贷机构在公开场合不愿意称自己是P2P公司,以及管理层系列严监管措施的出台。

  莉莉财经  ·  2017-07-16 16:05
严监管薅除行业“野草”促网贷回归良性业态 - 金评媒
来源: 证券时报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相伴而生的,是诸多P2P网贷机构在公开场合不愿意称自己是P2P公司,以及管理层系列严监管措施的出台。

骗贷、跑路、高息吸金……一系列负面词汇在过去一年中成为P2P的噩梦标签,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联想一时间也从金融创新急转弯至不信任。相伴而生的,是诸多P2P网贷机构在公开场合不愿意称自己是P2P公司,以及管理层系列严监管措施的出台。

从2016年8月银监会联合四部委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到今年6、7月,上海、深圳、北京三地的网贷备案管理办法先后正式出台或发布征求意见稿,其间监管政策不断下发,市场多数声音因此认为,“P2P寒冬”已逐渐临近。

实际上,早在去年4月,国务院就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互联网金融转向整治实施方案》,原定今年3月份完成该项整治工作。但据媒体报道,实施方案或延期到2018年6月底完成,达摩克利斯之剑还将在P2P平台公司头上再悬一年。

半年多的强整治之后,统计数据表明,网贷平台野蛮生长的步伐已明显放慢。据网贷之家统计,2015年初至2016年4月,每月新增网贷平台数量几乎以三位数计,最多时全国范围内一月间增加了265家平台。但在去年4月份开始整改之后,每月新增平台数明显减少,多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尤其去年10月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转向整治实施方案》后,截至今年6月,9个月间月均网贷新增平台数量已减至个位数,最少时单月仅新增了1家网贷平台。

监管政策对规范行业起到了显著作用。截至今年6月,全国累计网贷平台总数为5909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仅2114家。根据业内权威人士预估,按照目前的行业数据和整治力度,到明年整治结束时,现存的P2P平台可能还会有2/3离开市场。

严监管之下,网贷行业看似面临“寒冬”,但对于业内真正做金融创新、诚信经营的公司来说,这反而可能是利好消息,同时也是让网贷回归良性业态的必经阵痛。

网贷平台作为一项金融科技创新,本意是为了弥补传统金融业务上的不足,如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相对繁复、漫长的审核流程,对资金需求方提供更及时的服务,以及基于金融科技、大数据帮助银行做助贷服务等。但作为新生事物,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过去几年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

实际上,从严监管启动至今,尽管“问题平台”累计超出3000家,但这些停止运营的平台交易量极小,不足网贷行业平台交易量的10%。这也意味着,其中很多停止运营的平台属于“伪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并没有参与太多正当业务。

据一家行业领先公司负责人说,面临舆论压力时,因为公司有非常好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形象,行业负面舆论对平台和用户的冲击并不显著,过去几个月里用户量和交易量保持持续稳步上升。 这说明,在本轮严监管过程中,大部分被淘汰的是本身存在问题的平台,经过一轮整顿,薅除行业中的“野草”,反而为真正做事的平台释放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而从金融行业本质来看,信任是维持金融业正常运转的核心要素,P2P平台出现的问题无疑损害了用户对平台和行业的信任,而严格科学地执行强监管措施,正是恢复市场信任和信心的有效途径。

(编辑:杨少康)

来源: 证券时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莉莉财经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