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面临大清洗,Fintech或成互金救命稻草
【摘要】在金融科技的帮助下,P2P平台通过对大数据及机器学习的灵活运用,在反欺诈、身份识别、贷前贷后行为的追踪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坏账率实现有效下降。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虽然延长了一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前一片“蓝海”的互金市场,如今竞争已经白热化。尤其是P2P行业,在监管整改的影响下,合规成本的上升让其收益率普遍下降,越来越多的平台面临被淘汰。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P2P平台数量累计5909家,其中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为2114家,累计问题平台数量达3795家。从现有的监管政策来看,从严从重是目前监管主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发布的地方性监管政策正逐渐成为趋势。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谈及监管协调方面时,“风险处置责任属地化”的概念也被提出,地方政府需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处理相关金融风险问题。可见,虽然P2P现在的市场环境已有较大好转,但是仍未达到监管预期,未来P2P行业规模或或将继续面临衰减。
目前盈利是P2P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正常运营的平台中,能够实现真正盈利的少之又少。P2P所面临的“824”整改大限,有消息称将延后半年。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自整顿以来已经有很多平台退出,而整改延期的意图可能是要让更多的平台自己主动退出。在目前这2000余家的平台中,估计最底层的三分之一还会退出,中间三分之一会逐步被兼并整合,只有最后三分之一能生存下来稳步发展。
伴随着监管趋严的,是P2P平台业务选择范围的缩小。目前的市场趋势是向小额分散、消费类的领域集中。就目前火爆的现金贷来说,一些平台上线半年即可实现盈利,但是平台前期需要在市场和获客上大量投入,虽然这样可以很快做起来,但是随着竞争白热化,获客成本与合规成本不断提高,持续盈利就变得十分困难了。根据资料,201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平均获客成本为300~500元,到了2016年已攀升至1000~3000元,盈利对平台的规模、风控等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有的平台开始将技术手段摆在更加核心的位置,其通过大数据提高平台风控能力。降低坏账率,同时提高运营效率。
随着Fintech越来越被人熟知及认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区块链等技术,已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红利消失和监管严控的互金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在金融科技的帮助下,P2P平台通过对大数据及机器学习的灵活运用,在反欺诈、身份识别、贷前贷后行为的追踪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坏账率实现有效下降。而通过对前期大量人工样本的分析,能够预测出相关客户的流失率,其准确度能够达到80%,进而让平台能够进一步进行客户留存的相关应对措施。
虽然,目前Fintech并没有得到P2P平台的广泛应用,但这正是各个平台的机会,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并不是不可实现。随着监管的日趋严格,平台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金融科技势必将成为P2P平台打破局限的利剑。
(编辑:郑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