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信用分公测,以后朋友圈行为也会被纳入征信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近日,有网友发现,腾讯推出了“腾讯信用分抢先看”的活动,QQ超级会员可以查看自己的腾讯信用分数,最低300分,最高为850分。与芝麻信用分类似,腾讯信用分达到一定标准可以享受申办信用卡、出行等特权。

  爱财经  ·  2017-08-10 14:05
腾讯信用分公测,以后朋友圈行为也会被纳入征信 - 金评媒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唐逸如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近日,有网友发现,腾讯推出了“腾讯信用分抢先看”的活动,QQ超级会员可以查看自己的腾讯信用分数,最低300分,最高为850分。

曾经一度停摆的腾讯征信业务,目前悄悄地开放了公测。

近日,有网友发现,腾讯推出了“腾讯信用分抢先看”的活动,QQ超级会员可以查看自己的腾讯信用分数,最低300分,最高为850分。与芝麻信用分类似,腾讯信用分达到一定标准可以享受申办信用卡、出行等特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称,“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

外界普遍认为,这一表态意味着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获取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通道已经被关闭。然而此时,腾讯悄悄上线该项业务,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8月8日,腾讯方面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的活动是腾讯信用和QQ超级会员合作活动的小范围灰度测试,灰度测试已结束。”

别交损友 多做公益

尽管腾讯方面表态,此次查询腾讯信用分的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外界依然从中窥见了该项产品的“雏形”。

根据腾讯信用官方介绍,腾讯信用分是根据履约、安全、财富、消费、社交等五大指数,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用科学统计方法综合评估的结果。

其中,履约指数评估用户是否守约,包括贷款、信用卡、分期是否按时还款;消费指数评估用户手机QQ、微信支付行为如何。

作为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企业,腾讯信用将用户的社交行为也纳入征信。

据其官方介绍,社交指数是“衡量客户社交行为和人脉关系的指标,主要由社交账户基本信息、社交行为是否健康、个人在朋友圈的影响力以及好友的信用情况等属性构成”。

同时,腾讯官方还给出了提升信用分的六大策略。除了常见的及时还信用卡、按时缴纳水电煤气费等方式外,“热心公益事业,在腾讯公益内帮助他人”也被列入其中。

曾经停摆,如今为何重启?

事实上,腾讯的征信业务一直非常低调。与芝麻信用分早早开始测试,并提供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相比,“腾讯信用”的官网已经存在了好几年,但是却迟迟未有动静。

“这次腾讯突然启动了信用分,很有可能是腾讯认为自己的数据已经达到了市场化使用的地步了,也就是采集的信息足够判断一个人的信用情况了。至于后续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田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田杰同时指出,腾讯征信业务停滞的另一个原因,是数据使用争议。

“通讯数据能不能做征信数据是有争议的,征信是采集信用信息的过程,严格意义来讲,通讯数据不算信用信息,所以以通讯数据为主的信息采集不叫征信业务。”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腾讯征信的负责人曾向马化腾汇报产品情况,却被马化腾叫停:“这样的产品,不就是买卖个人数据吗?”第二天,马化腾就从“保护用户隐私”为出发点,要求产品停止开发。

田杰认为,市场中很多征信机构都误解了征信业务,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信用信息,不是所有的信用信息都是征信。征信的本质是记录、共享。

“也就是征信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行为,不加任何的主观判断,在基础信息不足的前提就推出征信分这样的主观产品,市场是缺乏认可度的。”田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巨头交战 前路模糊

如果将腾讯信用分与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分进行对比,会发现两者在评分维度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芝麻信用分也将履约能力、人脉关系纳入信用评分。至于如何提升信用等级,芝麻信用同样建议“多交一些信用好的朋友”。

也正因为如此,当腾讯信用分亮相之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腾讯和阿里巴巴,将在个人征信领域开始一场正面厮杀。

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征信的特质决定了这是一个注定不会有太多玩家的行业。以美国征信市场为例,发展百年最终只诞生了三家全国性征信巨头。

业内人士担忧,重复的信用评分,不仅是对数据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

田杰认为,数据孤岛是制约我国征信事业发展的最大原因。

“征信市场的完善建立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蚂蚁、腾讯等机构都觉得自己将成为征信市场的龙头,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市场中也没有类似央行的强制执行机构,不能强行共享市场信息,数据孤岛还将持续存在。在共享数据信息系统完善之前,任何征信分都不具备普及性,高屋建瓴的主观评判也不算征信分。”

不过,市场的参与者也在尝试建立一个覆盖面更广的公共平台。

今年6月底,在单打独斗已经很难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情况下,效仿第三方支付的“网联”模式,多家试点机构联合相关企业发起成立“信联”。

“信联”模式可能是中国征信市场的出路吗?

不少业内人士依然表示不乐观。田杰认为,仓促建立的信联只是在形式上满足了监管的需求,并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共享征信信息并非股东间的共享,而是市场化的共享,否则股东再多,也不是独立机构。

监管机构留给征信机构的路不多,方向也很明确,我国的征信市场依然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行走,前景还存在很多变数。”田杰表示。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唐逸如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爱财经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