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急速萎缩后再现反弹 同业理财卷土重来?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在年中考核时点过后,同业理财市场又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普益标准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银行同业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合计1555款,环比大涨275%。

  财经360  ·  2017-08-14 10:25
上半年急速萎缩后再现反弹 同业理财卷土重来? - 金评媒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杜冰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北京地区的样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全国银行业理财业务的现状。在强监管之下,上半年同业理财大幅萎缩,机构在开展理财业务时更加审慎。

北京银监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北京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3.16万亿元,较年初下降2.2%;上半年共募集理财资金6.77万亿元,同比下降5.5%,其中,同业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同比下降33.8%。

北京地区的样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全国银行业理财业务的现状。在强监管之下,上半年同业理财大幅萎缩,机构在开展理财业务时更加审慎。

不过,在年中考核时点过后,同业理财市场又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普益标准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银行同业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合计1555款,环比大涨275%。

这是否意味着同业理财卷土重来了?

上半年同业理财急速萎缩

银监会下发的46号文指出,银行业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等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业务中存在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与此同时,银监会下发的53号文瞄准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信托业务进行了专项整治。

7月中旬,在银监会党委扩大会议和7月末的年中工作座谈会上,银监会再次提出要落实穿透原则,深入整治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市场乱象。

这轮整治主要针对同业理财业务,对银行业务影响较大的也是同业、理财投资。目前来看,各银行同业理财规模都在收缩。业内人士透露,某股份制银行以前同业理财约占全部理财规模比例的60%,到今年一季度已收缩至20%左右。

从北京银监局披露的最新数据也可以看到,北京银行业缩表明显,同业理财同比下降三成。“减少资金空转的监管工作成效开始显现。”北京银监局副局长蒋平表示。

近年来,银行业一方面面临“资金荒”,为此不断提高利率揽储,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又面临“资产荒”,因不良压力不敢轻易授信。在此背景下,同业理财高速扩张,业务违规高发。

这一扩张背后的逻辑在于,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的方式扩大自身资产负债表,又通过发行以同业理财为主的理财产品方式扩大表外资产,而发行存单的资金部分也用于投资同业理财,这些理财又对接委外产品,这些表内外资产都要投资于债券、非标等,从而资金在金融系统内套利、空转的情况普遍存在。

7月规模大幅反弹

今年上半年,根据银监会的要求,银行业在同业和理财业务方面开展自查,重点主要包括非标规模是否超标;是否存在理财多层嵌套,嵌套底层资产投的是否是不该投的标的;检查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中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定价行为等是否符合要求;信息披露方面是否合规。

截至今年6月末,同业理财发行量和规模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MPA考核以及银监会“三三四”检查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

那么,在年中考核时点过后,银行同业理财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普益标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呈现大幅上涨,特别是中小银行上涨幅度更大。数据显示,7月银行同业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合计1555款,环比上涨275%。其中,城商行发行数量最多,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不过,收益率全线下降。

此番出现反弹,普益标准认为,主要与过了银行年中考核时点有关。业内人士分析称,尚未消解完存量资产的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还是需要发行同业理财作为成本负债来源。

卷土重来可能性较小

年中考核时点已过,7月同业理财规模大幅上涨,难道意味着同业理财将卷土重来?

业内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一判断一方面是基于监管对同业理财的影响持续发酵。这一点可以从货币市场资金价格与同业产品收益变化方向相反中看出。7月,货币市场利率小幅上涨,与银行同业理财产品收益大范围回落的现象形成对比,可见7月下旬银行同业理财收益的下降更多是受监管影响而非资金端成本导致。

另一方面,专家认为,在金融去杠杆、MPA考核及严监管的合力之下,银行理财市场已经到了重要的调整窗口期,回归零售理财本源是大趋势。就整个银行业而言,同业理财占比会下降,零售理财占比会上升。

与上半年同业理财规模大幅下滑、如今又出现反弹有所不同,零售端理财市场规模一直在保持上升。事实上,在同业业务主动或被动压缩后,不少银行已经开始主攻零售理财。具体做法是,在业务结构上,把不稳定的同业负债替换成比较零散但相对稳定的零售客户;在产品上,除了推出开放式滚续型理财产品,同时发行净值型产品。此外,加强久期管理,降低期限错配程度也成为银行的不二选择。

不过,相较于批量式的同业理财业务,对中小银行来说,零售端理财业务能否在短时间内担当起重要角色尚待考量。有专家分析,如果流动性吃紧,即便成本与收益倒挂,这些银行可能还是要依赖发行同业理财来维持负债规模。

对此,有专家表示,要在调整窗口顺利回归零售理财本源,需要监管层面建立完善的中长期机制,以防止同业套利模式卷土重来。

(编辑:杨少康)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杜冰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360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