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站在十字路口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这不仅表明企业对新三板制度改革红利迟迟不肯落地的失望,亦加重了业内对新三板未来发展的担忧。

  莉莉财经  ·  2017-09-05 18:45
新三板站在十字路口 - 金评媒
来源: 中国民商 文/姜懿翀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这不仅表明企业对新三板制度改革红利迟迟不肯落地的失望,亦加重了业内对新三板未来发展的担忧。

高速扩容后的新三板正进入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在A股IPO保持常态的大背景下,由于流动性、估值和融资便利性、额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不少优秀的挂牌企业从新三板摘牌,加入了IPO的行列。加上退市流程畅通于A股,大量的企业争相逃离新三板。这不仅表明企业对新三板制度改革红利迟迟不肯落地的失望,亦加重了业内对新三板未来发展的担忧。

是沦为A股的纯粹“苗圃”?还是真正成为大量急需发展资金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需要时间去给出答案。

但我们相信,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新三板承担的历史使命,需要监管层在诸多领域加速推进改革。唯有如此,才能让制度红利惠及大量急需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负增长”时代即将来临?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的数据,新三板挂牌企业规模自今年6月29日达到历史最高峰的11316家后,7月份挂牌企业出现负增长,超过100家企业摘牌,单月摘牌数量创新高。

根据全国股转系统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从6月份的11314家,减少到11284家,环比下降142.86%。新三板7月份新增挂牌家数仅为72家,而摘牌数量高达102家。

尽管8月份数据有所回暖,截至8月2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又创出新高,达到了11567家,比7月份增加283家,但据全国股转系统8月1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的挂牌申请表显示,仅有394家企业在排队序列中,这预示着未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1-7月份,月均新增挂牌企业数量仅为160家,远低于去年419.5家的水平。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88家企业因不同原因从新三板离开。而在今年7月,新三板共有102家企业摘牌,创单月摘牌数量历史纪录。从企业摘牌原因上看,有202家是公司申请终止挂牌,9家是因为公司被收购摘牌,6家是因为转板摘牌,71家是因为其他被终止上市的情形摘牌。

今年7月,前后16个交易日,平均每天有近3家企业摘牌。不过,即使以这个速度退市,一年按250个交易日计算,总数量也仅为750家,相对于当前1.1万家的总盘子,退市率也只不过为6.7%。这与2003-2007年之间美国NASDAQ 8%、英国伦交所11.4%的退市率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与美国纽交所6.2%、日本JASDAW 5.8%的退市率相近。

因此,对于新三板前一段时间的“摘牌潮”,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反而,这是与发达资本市场接轨的新三板正常的市场表现而已。一个成熟的市场,只有有进有退,才能真正地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对于此次不少企业加速离开新三板,综合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叠加所致:一是企业的主动而为。主要是优质的企业摘牌后欲在A股IPO或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抑或被其他公司并购或重组。

第二个原因是被动而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或被审计出具保留意见,或长时间融不到资金反而需要支付维护费用,不得已而退出。这是市场自我净化必须出现的情况。

从较长的周期来看,拥有1.1万多家挂牌企业的新三板,即使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保持正增长,但挂牌企业数量步入“负增长时代”已经不太遥远了。唯一留下悬念的是,企业数量减少的斜率是多少?减少到多少家会维持稳定?

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的企业“摘牌”逃离、新三板做市指数再创新低(8月24日最低下探1014.601,收于1018.915,全天交易仅录得1.42亿元,仅为最高峰时23.08亿元的6.15%)⋯⋯一系列的迹象表明,投资者和挂牌企业的信心已然是降至了冰点。

但是,不少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质地其实并不差。已经成功转板A股的企业自不待言。统计显示,截至8月24日,已公布中报的652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64家净利润超5000万元;146家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占比2.24%;盈利企业4710家,占比72.23%。

那么,监管层急需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化解市场的担心,安抚住这些优质企业的信心,避免新三板沦为A股的纯粹“苗圃”呢?

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新三板的发展方向。不少市场人士和专家对此都有所探讨和争论。在新三板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制度推出的节奏不明确的情况下,优质的企业选择逃离新三板,这对新三板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确新三板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它的制度安排、节奏,显得越来越迫切。

新三板做市指数频创新低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挂牌企业做市转让难以实现大宗交易、无法控制股东结构等问题给企业造成困扰;二是IPO审查对三类股东的态度不明,令有IPO打算的优质企业对做市交易心生警惕;三是新三板制度红利迟迟不能落地,流动性和合理定价的问题让大量优质企业逃离。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呼吁: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新三板流动性一揽子解决方案应尽快推出。

付立春给出了一个“三步走”的建议:第一步,以新三板基金产品到期为契机推出大宗转让平台;第二步,对二级市场交易准入资金条件适时予以调整,在《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框架下,尽可能降低个人投资者门槛;第三步,引入更多的投资机构,如引入保险资金等参与挂牌企业定增,引导公募基金在优质分层企业中提供交易流动性等。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建议,在做市转让基础上,目前可引入大宗交易。至于合理定价,鉴于做市转让定价较为合理,建议先行引入集合竞价模式。

他认为,在引入大宗交易和竞价制度之后,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及投资人越来越多的需求,未来可以考虑就流动性进行制度改革,比如降低投资人门槛、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等。

不过,任何一个成熟的交易市场和交易规则,都需要时间去打磨。尤其是在当前市场处于政策的空窗期,我们尤其需要耐心。但我们也相信,监管层一定会在适当的时机,推出市场期待已久的改革方案的。

(编辑:杨少康)

来源: 中国民商 文/姜懿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莉莉财经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