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流动性困局中的“灰犀牛”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二元制”金融体系使银行业迷失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成为银行业流动性困局产生的根本原因。“二元制”金融体系主要表现为:金融服务方向上的脱实向虚以及金融服务结构上的群体歧视。

  莉莉财经  ·  2017-09-20 13:45
正视流动性困局中的“灰犀牛” - 金评媒
来源: 中国金融网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二元制”金融体系使银行业迷失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成为银行业流动性困局产生的根本原因。“二元制”金融体系主要表现为:金融服务方向上的脱实向虚以及金融服务结构上的群体歧视。

作者|舒平「福建海峡银行行长」

当前部分中小银行已显现出流动性困局,如若不能及时甄别流动性困局中的“灰犀牛”,恐将诱发更为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危及整个金融领域安全。

中小银行流动性困局绝非行业性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7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7万亿元,同比多增4362亿元。其中,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4万亿元,同比多增1533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4个百分点。在7月28~29日银监会召开的2017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新闻报道中披露,截至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3.2%,流动性覆盖率124.4%,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172.3%。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一是货币增速虽有小幅下降,但市场流动性总体依然较为宽裕。二是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静态来看不存在行业性流动性风险及风险外溢传染征兆。因此,要想揭开当前中小银行流动性困局的面纱,不仅要从宏观着眼,也要从微观透析。

中小银行流动性困局的“四大特征”

自身资产短期变现难,即“卖不了”。中小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为中小企业,面向这一群体发放的中短期贷款在经济下行期违约率较高,而针对小部分大型企业发放的又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受我国信贷转让市场发展滞后影响,中小银行通常难以在短期内将其持有的信贷资产变现。

短期筹资渠道狭窄,即“借不到”。受整体评级偏低等因素拖累,目前鲜有中小银行加入行业性公司项目融资交易库,即使短期内通过同业授信、银行间市场拆借等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但成本也往往非常高,甚至出现资产负债收益“倒挂”的情形。

负债业务整体波动性较大,即“测不准”。中小银行的核心负债占比较低,对同业存款、公司存款、财政存款等批发性负债的依赖越来越高,而这类批发型融资金额大、期限短、不稳定,以中小银行目前孱弱的流动性监测预警机制来看,很难做到准确、及时的预测。

抵御风险的自卫能力不强,即“防不住”。在盈利指标考核压力下,中小银行日常的资金超额备付率较低,负债额度投放时有“越线”,再加上资本实力本来就相对较低且补充渠道“窄、少、慢”,一旦出现大额、集中的流动性兑付事件,难以依靠自身的财务实力将风险平滑解决。

中小银行流动性困局的深层原因剖析

“二元制”金融体系下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降低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存在非常突出的“二元制”现象。“二元制”金融体系使银行业迷失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成为银行业流动性困局产生的根本原因。“二元制”金融体系主要表现为:金融服务方向上的脱实向虚以及金融服务结构上的群体歧视。

一是脱实向虚。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M1与M2增速的剪刀差持续扩大,M2/GDP增速远高于货币信贷增速,显示出我国货币发行的增量并未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资金“脱实向虚”“自我循环”。此外,居于金融业主体地位的银行业近年来逆周期繁荣与实体经济的差强人意也再次验证了我国目前金融体系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空转”。

二是群体歧视。“二元制”下的金融体系是割裂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是不平等、不均等的。“二元制”下的金融服务歧视现象广泛存在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富人与穷人之间。尽管我国已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但实施普惠金融的预期效果尚未完全显现,针对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普惠式金融服务依然欠缺。金融服务歧视,弱化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助长了金融受益群体的“马太效应”。

预算软约束下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化

多年来,我国银行业正是依托政府信用背书,借助资金期限错配和高杠杆经营策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银行业与政府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银行业逐步形成流动性管理错觉。这种错觉滋长了商业银行的预算软约束,使得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管理政策缺乏主动性,内部流动性管理体系轻薄,过度强调经营发展的盈利性。

一是政策应对被动。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是被动执行国家出台的行业规章制度,缺乏主动分析、解读政策并灵活调整业务发展、规避流动性风险的意识。如对中国人民银行围绕“双重去杠杆”实施的货币政策微调、MPA考核将合意信贷管理升级为广义信贷管理、货币投放由外汇占款的被动释放转变为更加自如应用多重政策工具组合的主动调节、监管方式由机构监管转变为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等重大政策变动,商业银行依然执著于过去的惯性政策判断,造成一旦货币政策从紧或是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投放节奏发生变化,流动性问题立刻显现。

二是内控体系滞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仍停留在传统头寸管理阶段,流动性管理缺乏全局性、前瞻性。流动性管理手段单一,主要依靠大额资金预报管理日间流动性,缺乏有效的信息科技系统支撑。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情景考虑不够全面,也未将表内外、境内外资金流动全部纳入。流动性监测指标主要为静态指标,缺乏动态化监测。流动性管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专业化人才匮乏。

三是业务发展扭曲。由于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下负债成本上升相对快于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导致商业银行信贷利差不断收窄。然而多年宽松的市场流动性错觉诱使商业银行为弥补因“单价下跌”形成的资产盈利下降,除继续将短期资金的投放期限拉长外,还通过批量业务快速做大资产规模,以量补价。以创利为主的考核导向及资源配置下,进一步刺激了商业银行过度使用同业负债等短期资金的长期化运作,使业务发展不断扭曲,流动性风险不断积聚。

遵从式发展路径下业务结构调整僵化

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有助于中小银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获得相较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先机。但从目前来看,中小银行的“三化”探索进展缓慢,相反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群体性遵从式发展,使中小银行出现资产表外化、负债批量化和利润悬空化的怪象。

一是资产表外化。为打破合意贷款规模受限、弥补优质资产储备匮乏并设法获取资产的高收益,中小银行纷纷借道金融同业,不断在委外投资、应收账款投资、买入返售等业务形式间变换,交易结构层层嵌套,将大量资金转移投向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携带着高复杂性、低透明度等风险特征快速蔓延,在加重中小银行表外负担的同时,也不断冲刷着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防控大堤。

二是负债批量化。由于线下实体网点少且转型发展迟滞、线上获客渠道较为单一且平台流量用户转化为有效客户效率低等影响,中小银行缓慢提升的核心负债已难以满足自身快速做大规模、以量补价的盈利策略动机,同业存放、卖出回购等同业负债、单位存款、财政存款等批量负债就成为中小银行快速扩大负债来源的首选,使得中小银行对核心负债的依存度逐步下降。同时批量负债的风险特征与中小银行简陋的流动性管理形成共振,进一步推高了负债的波动性,增大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三是利润悬空化。从近期上市城商行陆续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情况良好,但不良资产压力依旧。相对于已上市的城商行,未上市的中小银行利润悬空风险更为严重。利润悬空主要起因于:一方面为保持良好的盈利及资本回报要求,中小银行在实体经济发展整体疲软的情况下不得不提高风险偏好以获得风险溢价收益,这必然引发增量信贷投放的信用风险上升;另一方面,为满足不良监管指标刚性要求,受自身风险处置手段单一、体内消化能力不足的制约,中小银行在处置存量不良资产时,除通过切割利润核销外,还将大量不良资产转移出表,以时间换空间,但转移并未洁净转让、真实出售。利润悬空,削弱了中小银行持续抵御流动性风险的动态能力。

中小银行流动性困局破解对策

长期要提升流动性风险的认识高度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要“坚如磐石”,践行普惠金融要“百折不挠”。中小银行要想从根本上解除流动性风险隐忧,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才是正道。要坚定推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不动摇,坚守“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居民”战略定位不动摇,坚定贯彻国家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完善普惠金融服务内容,创造条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不动摇。

二是深化监管改革要“与时俱进”,预防风险要“通盘考虑”。正是得益于监管机构长期以来的有效监管,我国银行业才得以持续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作为规范银行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主体,针对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监管机构一方面可以探索改进新资本协议中对流动性的要求,将目前实行的静态指标监管,如流动性比例、超额备付金率以及存贷比(已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等转为动态流动性风险管理,并纳入资本计量范围,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控的资本约束;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流动性监管的覆盖面,将流动性监管由目前的表内业务、境内业务为主扩大为表内外并重,境内外兼顾的全方位监管。

三是强化宣导认知要“入心入脑”,风险处置要“自救为先”。中小银行要动态把握业务发展的盈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屡次出现的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要进行案例解剖,深刻反思总结。要进行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宣导,使从业人员逐步摒弃流动性管理只是本单位特定部门和特定人员工作职责的错误认知,自觉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绷紧流动性管理之弦。同时要破除对国家信用和中央银行流动性救助支持的过度依赖,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完善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提高流动性风险的自卫能力。

中期要夯实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强度

一是抓好资产负债的组合管理。流动性风险的首要触发点是核心负债的不足。要提升核心负债占比,公司负债业务要“做深交易银行业务”,做优投资银行服务。交易银行业务要从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贸易融资三个方向发力,提高客户黏性和低成本稳定负债来源。投资银行业务要更多地通过跨市场、跨条线业务合作,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金融服务,如围绕并购业务的资产负债端整合服务、传统企业发债业务及IPO募资资金监管业务等的延伸服务。零售负债业务要顺应移动智能化、服务便利化、社交平台化的趋势,初期借助与第三方在线公司合作,壮大零售基础客户群,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云技术在线营销平台,更高效地抓取更多“长尾”零售客户群。同时要着力从优化期限结构、成本效率等角度,逐步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赖。

资产业务要紧密结合近期以来监管机构对同业业务、表外业务的规范整顿,重在提高现有合意贷款规模的效益。一方面要优化新增信贷投放结构,主动退出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且规模占用较大、期限长的信贷项目,并优先满足小额贷款客户群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盘活存量信贷,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借助银登中心、中证私募报价等资产流转平台,实现资产的快速流转,通过加快单位信贷资金的流转频率提高资产总收益。同时,在资产定价上要将显性风险与隐性风险嵌入资产定价模型,降低贷款收益的悬空折损。

二是健全流动性管理体系。中小银行首先要提升现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频度,由目前以某一时点为基础衡量即期流动性风险的静态流动性管理转变为以一系列时期为基础并不断修正调整的动态流动性管理。其次是要密切追踪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新诱因,依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表外理财及各类承诺、担保类表外业务全部纳入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情景模拟中,提高压力测试的时效性和精确度,增强对业务发展的前瞻性指导。最后是要建立一支熟悉多种高级计量工具模型,能够及时分析监管及政策变化、市场变动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向和价格影响的专业流动性管理人才队伍。

三是研究建立批发性负债保险制度。2015年5月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并据此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应对单个银行的零售存款挤兑等流动性风险时是有效的,但对于批发性融资带来的银行融资流动性风险与货币市场系统性流动性风险,除依靠中央银行救助外的制度化应对措施还处于空白。鉴于当前批发性负债在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总量占比快速提升且依赖度加深的现实,有必要借鉴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建立我国的批发性负债保险制度。

短期要拓展流动性风险的救助宽度

一是优化流动性风险突发处置预案。中小银行在制定流动性风险突发处置预案时,不仅要考虑多种情景模拟下流动性压力测试结果,还要将如清算系统的突发故障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非业务性突发事件纳入考虑,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破坏力,设置不同颜色级别的预警信号。同时要根据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制定详细的启动程序及行动方案,确保渡过流动性危机初期的“喘息时间”。

二是搭建行业性流动性互助联盟。相比申请中央银行金融稳定再贷款与流动性再贷款较为严格的审批条件及申报程序,提前建立行业性的流动性互助联盟更加契合中小银行现实需要。搭建流动性互助联盟包括设立跨区域的中小银行互助组织以及与大型商业银行签订流动性互助协议。其中,出于对中小银行发展的区域性战略定位、业务结构、风险体系等因素同质化的考量,构建中小银行间的互助联盟、互助基金或俱乐部等互助组织时,尽量扩大入会银行的区域分散度及业务发展差异度。与大型商业银行签订的互助协议,不仅要明确流动性救助时的授信额度,更要细化用信条件、期限、成本等条款要求。

三是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沟通交流。在主动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同时,中小银行还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交流互动,以全面准确地领会监管文件精神,及时转变业务拓展思路,尽快适应监管方式调整,加快问题资产的化解处置。特别是要加强“主动合规、主动报告”,使监管机构能够实时掌握中小银行经营发展现状,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监管关系,使外部监管更多地成为中小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助力而非阻力。

(编辑:杨少康)

来源: 中国金融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莉莉财经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