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将迎新举措 市场准入有望大幅放宽
【摘要】当日,央行发布的境外商业类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市业务流程中也进一步开放境外商业机构可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参与利率互换等。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当日,央行发布的境外商业类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市业务流程中也进一步开放境外商业机构可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参与利率互换等。
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又将迎来新举措。
11月9日,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外交部表示,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
就在同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发布公告称,惠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顺纵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登记,成为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中基协表示,目前已有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和路博迈7家外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完成登记。“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登记政策是落实中美、中英有关对话成果、兑现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承诺的具体举措。”
当日,央行发布的境外商业类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市业务流程中也进一步开放境外商业机构可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参与利率互换等。
具体而言,除现券交易外,境外投资者还可基于套期保值需求开展债券借贷、债券远期、远期利率协议及利率互换等交易;不过对于回购交易仍未完全放开,仅有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参加行可开展债券回购交易。
外资进军证券业迎契机
此前的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上答记者问时曾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朝着金融开放的方向发展,包括“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市场连通方面,机构合作方面以及金融市场准入都会进一步对外开放。
今年1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也指出,服务业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
面对高层对于推动金融业市场准入的表态,结合市场对外资行有望控股境内券商的预期,种种信号都在显示,外资在境内证券行业的发展正迎来新的契机。
有券商研究所所长向第一财经表示,扩大对外开放是趋势,接下来如果允许外资控股合资券商,将为后者的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但在持股比例之外,合资券商仍要面对证券公司牌照管理、行业充分竞争等诸多挑战,“最终还是要接受市场化的检验”。
提高外资在券商中的持股比例,在此前已有先例。事实上,早在2012年10月,证监会就曾修订过《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将外资在合资券商中的持股比例上限从33.3%提高到49%;合资券商可申请的业务范围也将有所扩大,申请条件由持续经营5年缩短到2年。在当时的修订说明中,证监会就明确提到,此举是为进一步扩大证券公司对外开放,落实第四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
上述规定,一直沿用至今。目前,证券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仍不能超过49%。从国内合资券商的发展情况来看,自1995年摩根士丹利入股中金公司进而组建首家合资券商开始,截至目前已有近10家合资券商。其间,合资券商的股权转让更迭不断,包括摩根士丹利此后出售其所持的中金公司股份、摩根大通去年转让其所持的第一创业股份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公司对外开放的路径还有另外的可借鉴样本。2013年8月,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十。2015年8月,证监会例行发布会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扩大证券经营机构对港澳地区开放。按照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分别在上海、广东、深圳各设立1家两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港资、澳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
基于CEPA补充协议十的新设合资券商进度,此后发展略超市场预期。由港澳资本控股的一批合资券商纷纷设立,两家已在去年正式开业运行。
“证券公司对外开放是一个大的趋势,政策放开也是必然的。”上述券商研究所所长同时强调,在持股比例放宽之外,外资想要在国内证券行业真正获得发展,还需要面临诸多挑战。
其指出,过去十年里,证券行业牌照的管理尺度一直很严格,新发牌照的下发也较为审慎。此前成立的老牌合资券商大多是持有单一牌照,以投行业务、研究业务牌照为主。牌照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前合资券商的发展和业绩表现。而更重要的是,从国内证券行业的现状来看,经纪业务依然是重头戏,在各类业务中的占比最大,但这恰巧是合资券商相对薄弱的业务板块。
从趋势上来看,国内整体券商行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市场充分竞争。位于头部的券商其业务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评级、资本金实力等都是遥遥领先的。不管外资还是内资,不管民营还是国有,在这种行业发展背景下,想要通过单一业务板块实现弯道超车很难。上述券商研究所所长称,“外资券商在投行等特色业务上具有优势。如果放宽了持股比例的限制,可以视为给予外资更大的市场化选择空间,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来选择持股比例,但最终还是要面对行业的充分竞争和市场化的考验。”
外资银行“松绑”,业务范围扩大可期
在银行业对外开放方面,从去年底开始,监管部门就不断通过政策及吹风,表明要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外资准入限制。
今年3月,银监会发布《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开展部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外资银行开展国债承销、托管、咨询服务等业务资格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7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明确了外资银行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条件。未来外资银行既可以选择以境外母行为主体投资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选择以在华法人银行为主体进行投资。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问答环节上也表示, “银监会将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在设立形式、股东资质、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更大空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从2006年开始逐步对外资行实现国民待遇,过去一两年人民币业务完全放开,对外资行在中国注册的子公司对外投资逐渐松绑。此外,对外资行战略投资者投资也从四大行股改上市时进一步放开。
不过尽管如此,外资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投资比重下降已经成为不争事实。近年来外资行连续减持中资银行股份,截至目前,12家股份行的前十大股东中,仅有渣打银行持有渤海银行19.99%股权,以及新加坡大华银行持有恒丰银行13.18%股权等。同时,截至2016年底,外资银行资产仅占全国银行类机构总资产的1.3%。
曾刚预计,未来金融市场开放将对外资行在对外、国际、支付、清算业务等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因为这些内容对中国经济国际化有好处。至于对战略投资上限的限制(目前,监管机构设定的外资行持有中资银行股权比例上限为20%),未来对外资是否会做专门安排的金融开放政策还不明朗。不过曾刚指出,总体原则还是根据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时间表来安排。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11月9日,高盛集团与中投公司宣布,将共同成立中美产业合作基金,目标金额50亿美元。该合作基金将投资于美国制造业、工业、消费、医疗等行业企业,通过开拓中国市场,进一步深化中美经贸投资合作。从这一大单中,或可一瞥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某种走向。
业内期待出口信用险对外资放开
“不管是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还是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家对保险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是大趋势,我们当然是非常欢迎的。”一名外资险企总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事实上,“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中,保险业开放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显。”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今年9月召开的外资保险公司座谈会上表示。
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成为首家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牌照在华经营寿险及非寿险业务的外资保险机构。2001年中国进入WTO之后,国际知名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监管机构对外资险企的各项业务限制在这十多年间也逐渐松绑。
2003年,外资保险原本只能在若干城市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被取消,同年监管允许外资非寿险公司设立独资子公司,2006年允许外国保险经纪公司设立外商独资保险经纪公司;2012年,保监会正式向外资财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这意味着外资财险公司得以更顺畅地切入我国财产险市场中占比最大的车险市场;2015年、2016年,保监会又相继简化取消了外资保险公司相关的一系列审批手续。如今,外资险企已经在相当多方面实现了“国民待遇”。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公司,下设各级分支机构1800多家,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进入了中国市场。截止今年7月末,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0022.50亿元,相较入世之初的30亿元,实现了较大发展。
根据保监会数据,公司数量上占比近1/3的外资险企市场份额占比虽较入世时有一定增长,但截至2016年末仍仅为5.19%。
多位外资险企高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除了过去的一些政策上的限制以外,外资险企市场份额低的原因也有经营理念的不同和进入市场时机较晚等因素。
随着保险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的趋势,这些外资险企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陈文辉在上述座谈会上表示,在保险业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方面,下一步监管部门将重点着手以下两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国保险市场对外资保险机构吸引力。一是对于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鼓励其进入健康、养老、巨灾保险等专业业务领域,参与保险业经营的新模式,支持其参与国家和保险业的各项改革,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对于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保险机构,将进一步优化准入政策,通过引入更多优秀的境外保险机构,完善保险市场主体结构,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现在很多中资保险公司在健康、养老等险种上都已展开布局,许多外资险企也在等待时机,而在巨灾保险方面,中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国外的保险巨头们相对经验更为丰富,相信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这个市场。“上述外资险企总裁表示。
据上述外资险企总裁表示,目前除了寿险公司外资占比不得超过50%的限制外,一些政策性保险,例如农险、出口信用险目前还未完全对外资险企开放。
“目前也有一些寿险业的外国巨头们在期待寿险外资持股比例是否有进一步放开的可能,但相信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政策性保险的壁垒我们也能理解,但例如出口信用险在目前中国出口额较大的情况下,我们也期待可以考虑对外资保险公司适当放开类似领域。”上述外资险企总裁称。
(编辑:郑惠敏)
来源: 第一财经APP 张婧熠 宋易康 杨倩雯
颜汐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
- 情报 | 欧盟2035年起禁止生产燃油车;推特管理层大洗牌;广汽埃安拟于明年二季度申请IPO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宁德时代”理财骗局曝光;京东重试前置仓卖菜业务;法拉第未来股票增发提议获通过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
- 情报 | 盒马上线独立招聘官网;“小世界”板块涉黄被罚100万元;Arm在今年最大IPO中筹资48.7亿美元
- 情报 | B站被爆年底裁员;中公教育现2.92亿元折价大宗交易;中国银行元宇宙支付专利公布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最快本周买下推特;快狗打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券商回应App违法违规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