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逾期率飙至80%,他们想到这些对策……
【摘要】为了降低逾期,也为了迎合监管,不少大平台纷纷主动将年化利率降至36%以下,并积极筹备转型,小平台的日子则略显难过。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为了降低逾期,也为了迎合监管,不少大平台纷纷主动将年化利率降至36%以下,并积极筹备转型,小平台的日子则略显难过。
随着11月21日《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12月1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的落地,现金贷行业迎来了大洗牌,一个月后,各大平台逾期不断显现,有从业者告诉清流Club,现在坏账高到不好意思说……
逾期爆发,新平台M1逾期率攀升至80%
“大家的逾期率都在攀升,我们目前M1在30%左右,以前是10%。”深圳某现金贷平台商务小徐告诉清流Club,因为现金贷新政以及临近年底的原因,几乎所有现金贷平台的坏账都很高,比任何时候都要可怕。
同样,某现金贷系统服务商光雄向清流Club坦言,“老平台M1逾期率15%左右,而刚上线两三个月的新平台M1逾期率则高达80%-90%。”
北京某头部现金贷平台工作人员忠邦向清流Club感慨,最近逾期攀升严重,“我们家产品的借款期限是90天,平台9月份的借款,目前M1逾期率近8%,而在上半年,M1逾期率是5%。”
谈及新老平台逾期率相差较大的原因,光雄告诉清流Club,因为共债现象严重,老平台收紧放款后,许多借款人很难再拆东墙补西墙,不死心的新平台继续给借款人放款,钱款刚到借款人账户,立马便被其他老平台代扣走了。
加速转型,各有高招
“提前划扣借款人银行卡账户的钱实属无奈之举”,小徐向清流Club坦言,因为新政禁止现金贷通过P2P网贷融入资金,银行不得为无牌机构提供助贷资金……很多资金方都开始持观望态度,资金断流,业务难做,谁都不想成为接盘侠。
收紧放款、优化代扣、加速催收……大部分平台为了降低逾期正与借款人之间展开一场无声博弈。
一位天津现金贷中介告诉清流Club,就在现金贷新政发布的第二天,很多平台就无法套钱出来,靠撸现金贷为生的“老哥们”也感到了慌张,以前还钱后,平台马上又可以借钱出来,甚至平台还会有提额,而如今,钱还进去,就再也无法借出来。“有平台已经开始提前划扣用户银行卡里的钱。”
为了降低逾期,也为了迎合监管,不少大平台纷纷主动将年化利率降至36%以下,并积极筹备转型,小平台的日子则略显难过。
“上半年赚的钱,这个月全亏进去了。”小徐坦言:“要想转型并不容易,搭建场景或者收购一个电商平台都是耗时耗力的事。”
上述现金贷服务商光雄告诉清流Club,目前现金贷转型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业务转型,转型方向包括:1、基于用户数据开拓信用卡注册、银行助贷、为持牌机构导流等业务;2、在原有业务上,搭建线上消费场景或与线下商家合作构建消费场景;3、开发借条、信用卡代偿、社保公积金贷款等产品。
第二种是不改变原有业务的转型,主要有1、在借款中设置履约险、人身意外保险;2、申请借款前添加借款用途以及提供消费凭证的说明;3、借款需要提前购置会员卡;4、与游戏、视频网站会员合作捆绑消费。
在监管靴子落地一个月的时间,也有平台已经寻得出路。
一家杭州催收平台创始人吉泽告诉清流Club,现在不少还在放款的甲方,业务做得还不错。“比如一支从阿里出来的创业团队,产品10月份上线,现在放款6个亿左右。”
据吉泽透露,这家上线两个月放款6个亿的平台,目前的策略是,用户申请借款时,需要购买一个几百块的手机壳才能放款。
野蛮生长终将回归理性。不少业内人士坦言,现金贷行业终究会朝着合规理性的方向发展,未来,有牌照的场景分期或许会是行业的主角。
(文中人名为化名)
(编辑:杨少康)
来源: 清流Club
财经360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
- 情报 | 阿里巴巴月底推出跨境出海平台Miravia;陆正耀库迪咖啡3亿成立供应链公司;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
- 情报 | 恒大挂牌转让原深圳总部地块;马斯克称推特可能破产;QQ内测微信登录
- 情报 | 阿里版GPT“通义千问”官宣邀测;刘强东小幅减持0.28%京东健康股份;轻盐App发布关停公告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恒大汽车创立至今累计亏损170亿元;腾讯游戏管家PC端将停止服务;全球首款太阳能汽车投产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京东金融转账功能将停止服务;蔚来、小鹏已多次跌出销量前三;凌雄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 情报 | 中公教育及高管受罚一千万;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荣耀回应“2022年上市并筹资450亿美元”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