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观察家》直击国际货币论坛 专家热议数字货币libra未来前景(上)

首页 > 企业资讯 >正文

【摘要】近日,《Fintech观察家》获邀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2019国际货币论坛,并邀请了三位重磅专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蚂蚁金服研究院李振华、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裁闫文涛就数字货币、开放银行、风控科技、区块链等近期热点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精彩观点和深刻洞见。

  金评媒JPM  ·  2019-07-19 14:43
《Fintech 观察家》直击国际货币论坛 专家热议数字货币libra未来前景(上) - 金评媒
作者: 金评媒JPM   

近日,《Fintech观察家》获邀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2019国际货币论坛,并邀请了三位重磅专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蚂蚁金服研究院李振华、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裁闫文涛就数字货币、开放银行、风控科技、区块链等近期热点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精彩观点和深刻洞见。

微信图片_20190719145208.jpg

自全球社交巨头Facebook于6月18日推出加密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以来,全球各国对其关注度不断攀升。美国与7月16日、7月17日分别举行了参议院、众议院的听证会,以审查其对消费者、投资者和美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而Libra项目负责人马库斯则在听证会上表示:“我们完全致力于与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合作。在我们完全解决监管机构的担忧并获得适当批准之前,Facebook不会提供Libra。”

Libra 究竟为何让全球各国如此紧张?Facebook最终能否推出其数字货币计划?

一、数字货币Libra :影响、挑战与未来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Q1: Libra 类似微信支付宝?No,它更像QQ币。

何俊妮:最近Facebook推出LIBOR天称座这件事情引起了一场全球风暴,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曾刚:这是个很大的事情,这个事情主要涉及到货币的一个创新的问题。其实你要把它对标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微信和支付宝不是一个单独的货币的体系,它只是一个支付的前端,背后的后面还是挂着银行帐户,最后对应的还是国家整体的管理货币体系。所以,它只是个支付工具,它和LIBOR是两个层面的概念。

LIBOR是它自己发行的一个通用的货币,其实你对标可以对标QQ币,这个对标可能更好一点,因为QQ币不跟法币对应,完全在腾讯体系里自行运用,但是QQ币它不能作为常规的支付手段来使用,它只能买道具,买各种其他的东西,对它这种跨出边界使用估计监管当局也会进行严格的限制的。

Q2: Lira 和 比特币有啥区别?

曾刚:它不完全是比特币,币值很稳定,而且有弹性,比特币为什么不能成货币呢?重要原因是它的供给是没有弹性的,没有弹性意味着大家都会把它当资产存续起来,资产存续起来就没人拿去支付,最后它价格不断涨,那你拿来做支付?支付很重要的就是它价格要很稳定,过快上升也不行,过快上升市场就没有了,下降当然不行,下降成通胀了,别人也不会用。

为什么叫稳定币呢?一定要保持它价值的稳定,盯住一揽子货币它是稳定的,它一旦价值稳定,因为它数量会根据你的需求进行变化调整,它就有货币发行的能力。某意义上讲,这就是有弹性的货币制度,这就跟一个中央银行是差不多的。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某种意义上也是稳定币,只不过我们的稳定方式是通过货币政策来稳定的,盯住物价通胀目标制,包括我的货币政策能力来保持它稳定,这个角度来讲它实际上就是一个超主权的货币。当然它具体运作机制还要探讨。

Q3:Libra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曾刚:很多人也在讨论,它好像达不到和中央银行一样的程度。但是不管怎样,它出来以后对现有的主权货币体系冲击还是蛮大的,因为它是跨越国界的,这是第一个。还有,它本身有很庞大的生态,因为很庞大的生态本身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要产生,27亿的注册用户,相互之间如果再关联一些商业场景,这上面可以由大量的交易产生。而交易产生如果它的货币价值比较稳定,和美元没什么区别的话为什么不可以用?大国货币政策好一点,稳定一点,中央银行信用高还有能力把货币保持得稳定,那像拉美这些国家,委内瑞拉,非洲这些国家,货币控制能力是非常差的,物价动辄就上亿,那我用它还不如用Facebook里这个币,而且它的跨境支付又很方便,这种情况下它直接就形成了对这些小国央行的巨大的冲击。甚至它有可能,接受它的人越来越多之后,很可能对大国一样会形成挑战。

所以,从货币演进的角度来讲,它非常厉害的一点。实际上货币就是一种信任,我用什么来进行交易,我用黄金还是用纸币那就取决于信任,以前大家不信任纸币是因为它是私人发行的或者没有稳定的功能,今天有国家权力的介入,国家信用在背后做支撑,大家相信它的稳定,但是国家信用刚才讲差异很大,很多像中国、美国这样的国家没问题,都是政府的公信力很高,但是到了小国公信力是很差的,根本就不如一个跨过企业的能力,何况Facebook还不是一般的跨过企业。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接受它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平台上27亿其他人都愿意接受的话,它理所应当就可以成为一种广泛接受的货币,而且超越了今天任何一种主权货币使用的数量。

Q4:Libra 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曾刚:理论上它可能演进的路径,它对整个世界可能产生的冲击或者颠覆非常大的,不光是冲击到商业银行的利益,把中央银行的核心利益都冲击了,所以,它对传统的整个金融体系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理论上。现实当中它可能走不到这一步,现在估计各个央行,各个国家的立法机构都会迅速做出反应。在这样一个结构中目前要实现这样的恐怕还早。所以,我们只说理论上是大的事情,关注度非常高。实践中他做的什么样也不能高估,一方面技术层面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另一方面来自法律约束层面的,各个国家监管机构对他的约束那恐怕也会非常强的。所以,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会面临很多的压力。所以,最后能做成什么样我们也不好说,没准最后成了一种新的QQ币也有可能。所以,我们不好目前贸然判断,只能边走边看,只是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实践当中会做成什么样,我们现在难说。所以,目前高度关注吧。

Q5: 数字货币会被叫停吗?

闫文涛:我个人觉得未来数字货币会是一个大的趋势,我觉得是没法阻挡的,只是现在我们可能把各种的区块链产生的币区分一下,以前各种以比特币等等前一个阶段更多的大家是聚焦于炒币阶段,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投机的范畴,我们怎么用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数字货币未来可能有发展。你提到脸书他们发布的LIBOR,可能我觉得未来它是技术上应该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它会面临大家都提到的对于主权国家的一种货币的一个冲击,它要不要再脱离现有的监管体制下,都是一些未来可能面临的法律层面的问题,在技术上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未来具体是以这种私营经济或者民间的自发形成的,还是有央行或者国家主权来主导的,可能未来会有一个最终的结果。

何俊妮:所以,其实如果它真正的运行起来的话,那它还是对我们国家像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国际上的业务会构成直面的挑战?

闫文涛:我觉得会有一定的冲击的,一定影响的,就看我们现有的体系里怎么很好的应用和应对了。

二、银行业4.0:未来已来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Q1:银行业是否迎来“艰难时刻”?科技转型“非转不可”?

曾刚:转型肯定是一个必然,不是说什么“艰难时刻”,传统银行业目前的经营状况还是可以的,但是转型是必然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势所趋。整个数字经济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了,我们今天的数字化也不光是互联网上的经济,已经到线下了,尤其我们一些支付端的切入上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一个场景。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它是在互联网端或者说我们智能设备端来发起的,它的整个经济形态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金融也好,银行也好,它都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的核心是要服务好实体经济,那你就得跟得上实体经济的变化。

如果你跟不上实体经济的变化,尽管你现在看起来经营业绩还不错,但是你从长远看的话你就失去了你根本的长远发展的基础了。未来的客户你可能就没有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管它2.0、3.0、4.0或者更多的提法,实际上都是一个数字化,只不过数字化的形态有区别,早年数字化就是用一点自助机具,用电子银行系统可能就算数字化了,再往上走,这个数字化可能就会变到智能化,更多的新的技术运用的进入等等的。

Q2:未来的银行会变成什么样子?

曾刚:传统银行都是以网点渠道作为它主要服务的渠道的。这也是银行最重要的一个叫资产,我们今天好多的支付,现在已经不在用银行卡,已经都在微信支付宝的层面去做。还有一些服务,包括传统在网点上做的一些服务现在也开始在手机银行或者其他远程系统完成。我们网点的价值是在下降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用网点,大家不愿意再来网点了,我们又在什么地方服务客户呢?显然你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把我的服务要嵌到互联网经济活动中去。

比如今天很多银行把手机银行做的非常强大,手机银行APP有可能会代替银行的网点。也不能说完全替代,一定程度他占比会不断的上升,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除此之外,我可能还要把我的金融服务渗透到这些互联网经济的过程当中,让他们第一时间能够更加迅速的、准确的获得适当的金融的服务。所以,希望银行对这块活动嵌入的程度要不断提高。所谓的敏捷银行也好,数字化的银行也好,都是从这个开始的。

我们今天讲银行的科技转型实际上并不是科技本身,实际是银行怎么样更好的服务自己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服务客户。银行的2.0、3.0、4.0,实际是银行的形态,服务的模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未来我们看到银行的主要形态不再是以网点形式存在,而是在互联网网上当中服务直接的嵌入。

Q3:银行要转型为科技公司?

曾刚:我们要跳开科技本身去谈,并不是银行要把自己变成科技公司,还是要借助科技的手段让银行的服务变的更加适应新的实体经济的需求。这个转型对银行是很深刻的,我们很多时候在谈金融科技的时候都特别强调某一个科技对某一个业务,比如区块链能够提高征信等等的,对传统业务某一个点上效率的提升或者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子的,这只是个局部,只是看到了一个非常小的一点。实际上它改变了整个银行服务的形态。

它是从宏观整体上改变,零售业非常显著,零售业已经被彻底的互联网改造,金融是无法避免这样的改变的,因为实体在改变,金融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一定要改变。它这是整个重塑。从银行的角度来讲现在必须要跟上,因为数字化的速度非常快,你不做别人就做了。目前互联网金融科技巨头的兴起,你要不做就没有你的机会了,某种意义上讲他是和时间在赛跑。你必须要跟得上这种浪潮,这也符合现在金融供给侧的要求。

金融供给侧之所以提出来就是你原来服务实体经济没有做好,为什么没有做好?一定程度上就是你没有很好的适应这种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你看到那边经济的兴起,但是你没办法嵌入到其中服务,一方面你找不到客户,另一方面那边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供给和需求的失配。所以,我都不讲“转型”了,应该“升级”可能更好一点,方向是不变的,转型实际上意味着这个方向错了我要往这个方向转,实际我们的方向是没错的,只不过原来因为实体经济往上走了,我这边还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对接不上了。我现在要把我的能力往上抬升。

Q4:无人银行、智能银行变成摆设?

曾刚:银行网点的转型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零售行业我们看到非常清楚的转化,因为线上线下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不能说线下需求一点没有了,还是存在的。比如大客户,高端客户,目前理财他还是要到网点去,见不到人这么大的金额我怎么相信你?其他服务也是一样,有些比较复杂的产品线上还是很难说清楚的,线下可以做更好的一些对接。

所以,线上和线下一定是通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未来银行应该根据他整体的客户需要,对整体的渠道进行规划。应该有一个专门的渠道管理部门把线上线下进行统筹的管理,根据这个统筹管理的需要再对网点进行讨论,我们可能不需要这么多网点了,或者需要网点,但是它的功能可能要发生变化了。还有,它一定要和银行的场景相结合,肯定它是我打造生态场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我们讲未来网点可能是分成不同类型的,分成功能不同的网点,有些网点可能客户服务数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尤其是还是全功能的。有些网点他功能可能就一部分了,做信贷有些业务线下要做,转化成对公,不见得是对私,有些网点理财这块可能会多一点,可能是做些零售,把它分成,这是一种方案。这个银行成本是节约的,因为不同类型的网点它的安全要求、场地大小、雇佣的人员都不同,这样可能会释放出非常多的成本来,成本节约,精细化管理。

还有一个,也可以把网点当成它O2O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完全可以把它开放给其他的小零售商,咖啡店,打个比方讲。通过这个开放我跟他形成一个共同生态,这个时候你就不用专门为了逛银行而来银行,跑来买点东西顺便逛了一下银行,我把我的金融服务嵌入到小超市里去,也有可能我把它改造成一个图书吧或者游乐场,小小的,你带孩子来玩的时候顺便接受金融服务。这样的话,这种开放当然这个也需要我们未来去探索。实际上一方面我降了成本,这个分摊了,另一方面可能增加我的流量,局部上我有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小的生态。所以,这也是可以去探讨的。所以,网点改造的创新空间还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还需要去探讨探索未来它的各种可能性。

目前来看,像无人银行这种创新我个人认为它可能不见得是符合整个银行业发展的趋势的,因为所有的创新都要回到服务客户的本源上。互联网机构也是这样的,因为你服务客户的痛点,才能解决他真正的需要,然后去满足他。我们现在像无人网点这种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讲并没有改善提高效率也好,提高客户的体验度也好。

本期节目合作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金评媒JPM

JPM责任编辑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