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多多靠什么获得资本青睐?
【摘要】美国东部时间11月1日,深圳房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多多”)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股价代码为“DUO”,发行价为13美元,全面摊薄市值为11亿美元。近日,上市公司纷纷迎来业绩披露高峰期,而房多多上市逾一个月,股价稳定在13美元左右,整体表现平稳。房多多的上市,也让德迅投资和嘉御基金成为背后赢家。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日,深圳房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多多”)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股价代码为“DUO”,发行价为13美元,全面摊薄市值为11亿美元。近日,上市公司纷纷迎来业绩披露高峰期,而房多多上市逾一个月,股价稳定在13美元左右,整体表现平稳。房多多的上市,也让德迅投资和嘉御基金成为背后赢家。
房地产行业本身具有产业链长、交易特性复杂等特征,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孕育了一个数十万亿级的市场规模。2019年,互联网主战场从消费互联网(To C)转向产业互联网(To B)已成共识,而自带“To B”基因的房多多从一开始的新房交易切入,延伸至二手房和增值产品和服务等多个领域,不断在居住服务的大市场中探索产业互联网之路,构建自身的竞争壁垒。
房多多上市,德迅投资成最大赢家
据公开资料介绍,房多多在2011-2015年期间先后获得四轮融资,2012年9月获得来自德迅投资的600万元天使轮融资。房多多2013年7月完成A轮融资,鼎晖、分享投资等共投资6000万。房多多2014年7月,房多多完成B轮融资,嘉御基金、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以及鼎晖投资共投资5250万美元。房多多2015年9月完成C轮融资,由方源资本领投,总金额为2.23亿美元。
房多多的上市,也使得最早投资房多多的德迅投资成为大赢家。其实,在房多多刚成立不久,腾讯联合创始人、德迅投资董事长曾李青就邀请房多多团队参与内部分享。曾李青是腾讯的联合创始人,曾在腾讯担任过COO,而房多多CTO李建成也曾担任腾讯深圳研究院总经理,曾李青曾是李建成的老领导,彼此之前就有了最初的信任。据说,房多多团队和曾李青交流后,曾李青当场就决定要投房多多,且在没有签订协议的情况下,第二天就转了投资款项。这也让房多多意识到,比资金更重要的是找到可以一起同行的人。
上市当天,曾李青并未来到纽约,但曾李青与房多多一路同行了7年,在房多多IPO的过程中,依然增持了公司的股票。
曾李青先生表示:德迅的愿景是帮助有远大理想且有潜力的年轻人创业,培养优秀直至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为此,德迅有足够的耐心,会跟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一起成长,同时也给创业者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帮助。
卫哲:我会继续持有房多多
作为房多多的独立董事、B轮投资人,卫哲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投资房多多有很多的缘分,当初带领阿里巴巴B2B团队在香港上市,发行价是13港元,巧合的是,房多多此次上市发行价也是13美元,只是单位不一样。卫哲表示:“我会继续持有房多多。”
据悉,卫哲和前好耶CEO朱海龙当年去房多多考察项目,房多多办公室还很小,以至于都凑不足八把颜色一样的椅子。最后,大家坐的是三种不同颜色的椅子。考察下来卫哲认为,房多多的管理团队主要是谈数字,谈用户,很少谈概念。团队的低调务实,给卫哲一行留下了很深印象。
说起卫哲当初是如何发现房多多的,他曾在与雷帝网创始人雷建平的专访中表示,房多多所在的市场虽然是万亿级的,但本质上还比较落后,可以说这是一个还没有被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改变的行业。
“我们坚信技术能够改变,应该被互联网改变。而房地产行业又分很多板块。房多多当时包括到现在新房的业务还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我们也认为新房这一领域是最容易被改造的。因为一头是相对大的开发商,一头是长尾的经纪公司,中间则是买房用户。开发商项目的买家是低频的,那些要做C端流量的公司就很危险,要烧很多很多的钱。新房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比如我替开发商卖一百套跟卖一千套,开发商给我的价格肯定不一样,同时,经纪公司在中间的服务能力和成交转化率也不一样。”
提及对房多多团队的认可和看好,卫哲认为,房多多段毅、曾熙这两个创始人是传统房地产行业出身,知道行业存在的问题,李建成是腾讯技术出身。对于房多多的管理团队,卫哲认为:“房多多管理团队的三人组合,是一个铁三角,在中欧是一起的同学,也是知根知底的创业团队。”
卫哲表示,房多多提供的SaaS服务+电商交易模式是房产行业的SALESFORCE+天猫,真正赋能百万房产经纪人大幅提升效率。房多多实现闭环交易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ZILLOW这样的美国行业巨头公司。从房多多自身的营收和利润看,人均效率远远领先于同行。和众多消费互联网企业亏损上市不同,房多多强劲的经营利润给中国产业互联网企业的上市开了好头。
作为投资人,卫哲说,参加房多多上市的心情是好的。“我最开心的时候是现在来陪企业上市,特别是在我的帮助下成功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