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冠军赛(下):微信支付的中庸之道
【摘要】今年7月1日,中国央行颁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生效。10日,中国央行收到一封书面举报,举报称: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服务没有遵守新的安全法规。央行将围绕这项举报对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展开调查,并将依法处理。其实早在5月,泰国央行就微信支付发布警告提醒泰国国内商家谨慎使用。
今年7月1日,中国央行颁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生效。10日,中国央行收到一封书面举报,举报称: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服务没有遵守新的安全法规。央行将围绕这项举报对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展开调查,并将依法处理。其实早在5月,泰国央行就微信支付发布警告提醒泰国国内商家谨慎使用。接连两次被警告举报,今年的腾讯在支付这条路上走的颇显坎坷。
下面笔者带大家来看看微信支付的这些年,那些事。
第一阶段:社交转账工具
提起微信支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微信红包。微信本身自带社交属性,以社交带动红包流量是腾讯做支付的入门之路。据微信数据显示:2014年,从除夕到初八,超800万用户参与了微信发起的抢红包活动,超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2015年,通过与央视春晚的合作,微信总摇一摇次数72亿次,峰值8.1亿次每分钟,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而2016年,除夕共有4.2亿人参与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个,是2015年的八倍,一度导致微信平台“呆滞”。
由此可见,红包带给微信支付的绝对优势,用户为了发红包而去绑定银行卡,这一动作可以为微信支付带来大量用户。借助微信天然强大的社交属性以及红包这个“核武器”,让微信支付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支付宝历经十年才完成的用户积累,也不枉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可见红包这一强武器成功让微信“钱包”以一种“秒速”的姿态迅速渗透我们的生活且深入人心。
但是,微信红包更像是一种转账工具而不是支付工具,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种社交行为,而不是一种经济行为。看似强大却虚有其表,对微信支付整体市场份额的提升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所谓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也就是说微信支付从一开始的本质属性就有所偏差,交易性质并不明显。
钱包里有了钱,该怎么花出去呢。基于此微信支付衍生了第二阶段,开始了消费场景的布局。
第二阶段:消费场景布局
从滴滴快的的补贴之战开始,出行、餐饮、票务这些高频低额的消费场景,微信支付都伸出触角参与市场抢占,与支付宝形成两分天下的局面。这种战况也延展到了海外。自去年年底,微信支付宣布向境外商家开放跨境支付功能,如今已经在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覆盖并普及。虽然在跨境支付上持开放战略,但只局限于简单收单业务,并无亮点优势。
以社交起家的腾讯,与以电商起家的阿里相比,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腾讯对于电商始终是有情结在。2014年2月腾讯收购20%的大众点评股份,同年4月大众点评再获8.5亿融资,腾讯领头,而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腾讯更是追投了10亿,同年3月腾讯与京东开展战略合作之后,微信支付借京东、美团、大众为入口,抢占支付市场份额。
根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 《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2015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以 17.4%的份额位居第二。虽位居第二,但较之第一差距近乎4倍。
微信虽然在布局线下场景方面做出了足够的努力,但是并没有形成主导地位,最终还是赢不过阿里强大的电商数据支撑。在基于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拥有社交优势的腾讯发挥的并不如人意。优势并不足以弥补短板,微信支付的市场状态略显停滞,发展中道。
支付的终点是金融,BAT做支付的最终目的都是发展各自的互联网金融事业,腾讯也不例外。
第三阶段: 发动金融属性
“以支付为基础,融合社交优势,是腾讯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色。”腾讯副总裁赖智明在描述腾讯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时这样说到。微信上的理财包括两个部分,理财通可以转入银行卡资金,但这部分资金也只能转回银行卡;微信钱包账户上的零钱可以收发红包和消费,但这些零钱买入的货币基金不能像余额宝那样直接消费和转账,想使用必须先转回微信钱包的余额。这其实是理财通的很大一个弊端,用户既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理财金,同时新规实施后,同样会受到限额的束缚。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理财金不能任意转换使用的理财通在安全与稳健上却拥有明显优势也是深受用户信赖的重要条件。截至2016年1月,理财通总用户数超过3000万,资金保有量超千亿元。虽然基础建设存在短板,但是微信支付化劣势为优势,在互联网金融上走的
四平八稳,中规中矩。
微信支付的三个阶段,不论是从流量、场景还是金融来说都有所成就,稳居龙头地位。作为BAT之一,腾讯的支付之路走的不骄不躁,稳步发展。中庸之道在于不偏不易,微信支付就做到了这点,各个区块均有所触及,虽有不足,但总体坚持自己的优势,逐步前行。对于BAT的支付布局,笔者至此也都探讨完毕。百度君虽起步慢但后天努力,再依附于技术创新,成为黑马也不无可能;阿里君始终保持龙首位置,取长补短创新新生态是关键;而微信君守护优势,平稳发展也不失为一种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