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网贷管理办法出台,P2P将被迫转型消费金融?
【摘要】这次更为严格的监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很多平台不能做自己熟悉的B端模式,加上消费金融业务也并不是本身所擅长,或许明智退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剩下的平台,则不得不考虑如何做到融资人的小额、分散、普惠,平台成交量也会开始下降,到后期将更为注重平台的金融科技能力塑造。
近日,P2P行业规范化监管迎来了一个重要事件,继去年底下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近期银监会同另外三个部门正式发布了管理办法,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出台的管理办法尺度更加严格,原则更加鲜明,并且明确规定了未来P2P行业的方向是做小微和普惠金融,也就是针对个人和小微端的投融资服务,而目前很多平台在做的抵押贷款、项目融资、非标腾挪以及线上类资产证券化的运营模式将意味着被彻底“判了死刑”。
P2P应立足普惠,B端模式不可取
从监管方制定这个更为严格、尺度更大的管理办法的初衷来看,一方面是出于严格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目前行业内存在的大幅隐藏的不良风险。因为本来互联网金融就是定位在传统金融的补充和完善,因此不论是在融资规模、风控手段、用户取向上都应该和传统金融以项目和大额资金为特色的投融资服务差别开来。
所以,这次在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P2P平台借款人的融资规模限制,规定单一自然人、单一法人在一个平台借款上限分别是20万、100万元,在多个平台的借款上限分别是100万、500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目前市场上至少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平台在做的企业抵押贷款,大额的项目融资以及一些小贷、担保、租赁公司的项目都不能做下去了,P2P的金融信用衍生属相开始下降,而小额、高频、偏消费和供应链的金融属性开始上升。
加上这次公布的网贷管理办法中继续坚持了一些网贷行业的基本原则:如不能非法集资,不能提供信用担保,而是做信息中介,不能拆标,不能期限醋配,不能做线下,不能代销银行、券商、保险或基金等产品,最后还提出要实名注册。可见,这里的诸多限制,最后P2P公司可以做的业务就只剩下了这样的一种模式:
在平台上售卖的资产,首先要遵循小额、分散的特征,而且是真实的,不可拆分的个人或者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融资金额个人不能超过20万,公司不能超过100万,加上不可担保、不可做线下,那就只能依托原有的线下金融服务做线上化,或者是通过在消费金融或者较小的供应链金融中的嵌入服务来做线上化。
说白了,这是逼着P2P行业转型做消费金融,或者是规模很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因为符合这个规模级别的融资需求的就只剩下日常的消费类金融服务以及一些餐饮、物流、生产加工等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了。对于在上一个阶段很多平台都在做的项目融资,可以在短期内做大平台成家量和用户规模,这种模式基本上是“寿终正寝”了。本质在于这种针对B端的服务解决的是一个金融信用环节上的衍生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服务覆盖率和深度等问题。
所以,从监管的角度而言,这次有点像是刻意在纠正国内P2P行业的发展方向,从B端的信用衍生服务,转型到C端的真实的投融资服务,切实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在覆盖率和拓展度上的不足。
转型消费金融,或许也是个美好的梦?
不过,对于国内至少一大半的网贷平台而言,如果原来的抵押、担保、证券化、非标项目不能做了,而只是能做小额、分散、零售化的消费金融,其实等于是给大多数平台判了死刑,因为消费金融要做起来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为目前,不论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巨头蚂蚁、京东提供的消费分期服务,还有一些小的P2P平台提供的消费分期等等,实际上都是通过布局一些产业链条来实现的,电商的消费场景以及一些线下的电子、商品分期服务等,需要建立一个更为全面、专业的风控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人员、运营和技术实力,这对于目前在传统的B端模式下还“捉襟见肘”的P2P平台而言,显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喜。
加上国内的消费金融服务在未来的几年也很有可能进入持牌和规范化阶段,除了一些P2P平台以外,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蚂蚁、京东都直接或者间接持有银行、消费金融以及小贷等金融类牌照,所以,如果P2P公司未来不能顺利取得类似得而牌照,那么消费金融服务也会面临较大的瓶颈。
何况,目前虽然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很大,但是已经逐渐进入红海。如果P2P平台都一窝蜂来做消费金融,那么无疑将是抬高了这个行业的竞争成本,最后的结果也很有可能是在竞争中暴露出一些风险和运营的细节问题,如前端时间曝光的“裸条借贷”等。
或者对于很多平台而言,退出是最好的选择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而言,在上一个阶段,P2P平台在业务开展上几乎没有监管和任何限制,因此很多有金融资源的人士纷纷做起了互联网金融,在线下找到可以售卖的资产包,然后线上做标的拆分或者期限错配,后台配一个资金池就可以运作了。
这种模式最致命的特点就是流动性风险很大,一旦碰到了经济危机和企业集中出现的资金紧张现象,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平台从业务扩张模式进入催收模式,和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并没有很大区别。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平台虽然赶上了第一波的红利,但是到如今却步履维艰,始终徘徊在兑付之路上,到今年,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平台宣布停止运营,开始逐步返还投资者资金。
所以,这次更为严格的监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很多平台不能做自己熟悉的B端模式,加上消费金融业务也并不是本身所擅长,或许明智退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剩下的平台,则不得不考虑如何做到融资人的小额、分散、普惠,平台成交量也会开始下降,到后期将更为注重平台的金融科技能力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