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量超过美日总和,高价房和海量钱互为因果
【摘要】很多人奇怪,中国的广义货币发行量(M2)为何如此之高?根据央行公布的8月份数据,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高达151万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很多人奇怪,中国的广义货币发行量(M2)为何如此之高?
根据央行公布的8月份数据,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高达151万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按照当前汇率,将各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全部都换算成美元,中国的印钞量是22.7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M2为13万亿美元,日元M2折算为美元为9.22万亿美元,这样一来,人民币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全面超越美国+日本的总和(具体见下表)!
做一副柱状图对比估计你能看得更清楚。
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很行,再接再厉,2017年印钞量有可能赶超“美元+欧元”,让整个世界都匍匐在人民币的脚下颤抖吧!
除了货币供应量数据,央行公布的新增贷款数据也很值得说道说道。
2016年8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9487亿元,其中住户部门的贷款增加6755亿元(这基本可以理解成全部是房贷),占比70%以上。
你要是觉得,这个70%已经够吓人的了,那是因为你没有看过7月份的数据——刚刚过去的7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占比98%!
显然,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大城市火热的房价已经基本吞噬了所有的新增信贷量,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了,天量印钞与天价房产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印钞导致房价上涨”这么简单,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天价房产和天量印钞互为因果。
换句话说——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么大,主要得拜房地产所赐;反过来,高货币发行量又大力刺激房价上涨。
先看一幅2002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扩张图。
在城市化和人口红利的推动下,中国的城市房价特别是大城市房价从2002年左右开始了上涨,因为土地拍卖制度、房屋预售制度和“首付+贷款买房”的三大制度,促使中国和香港一样,房地产金融化、房地产货币化……
当房价最初在需求的驱动下开始上涨,居民在首付的基础上,就需要更多的房屋贷款,与此同时,越来越高的土地拍卖价格,也促使房地产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满足购房人民的需求、为了满足广大房地产开发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就不得不发行更多的货币……
更多的货币,促使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反过来刺激人们更加需要贷款来购房,刺激房地产开发商需要更多贷款来拿地,然后,自成循环,互为因果…
讲一个馒头与房子的道理吧。
假定社会只有馒头和房子两样商品,1万个馒头,10座房子,社会上只有11万元纸币,互相交易的时候,馒头1元钱1个,房子1万元一座,本来都是现钱现货,钱货两清。
现在,我喊出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房子的交易开始实施预售和首付制度,新房子还没有出来,2000元就能得到未来一所房子的拥有权,于是很多没有房子的人开始首付2000元贷款8000元来购买新房屋。2000元人们倒是拿得出,但另外的8000元从哪里来呢?
当然只能是央行印钞!
想想看,无论是老房子还是新房子,1万元的房子2000元首付相当于让民众的购买力提高了4倍,他们当然要买买买了,涨价是显然的事情,而且我刚才提到,随着人口红利的释放,无数的年轻人涌入城市需要购买房屋,贷款额度就越来越大……
贷款买房,按月还供,这样优质的贷款,央行当然鼓励,于是伴随着贷款的发放,钞票就这么无中生有的一批又一批的被印刷出来,随着央行印刷钞票的快速增加,人们发现物价开始上涨,馒头等吃住行的必需品不能够长久保存,而且政府用CPI其价格进行严格监控(因为涨价太多会饿死人),那人们
只有把央行所印刷出来的钱再度投入房地产市场,然后,又一轮贷款开始……
想想看,如果最初的11万纸币变成了200万,馒头还是1万个,房子变成20座,会有什么后果发生?
结果是:馒头价格上涨为2元1个,房子价格则变成了9.9万元1座!
现实社会虽然很复杂,但其他所有商品价值加起来与房价比都很低很低(你将你身边的手机、电脑、书本、衣服乃至汽车什么的,将他们与房价比比就知道了),如果把货币数量增多,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房价的涨幅,差不多就是货币数量的增加幅度!
想想看,过去15年中国大城市房地产的总体上涨价格是不是接近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即便是在2008年的“4万亿”信贷洪水之后,也还是得到了充分验证(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