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送件超3亿,快递业痛并快乐着
【摘要】双十一刚刚过去,由其产生的巨大交易量虽然已过峰值,但仍然保持着惊人的交易量。根据国家邮政局工作人员透露,11月14日全行业仍产生了超过3亿件快递订单。
双十一刚刚过去,由其产生的巨大交易量虽然已过峰值,但仍然保持着惊人的交易量。根据国家邮政局工作人员透露,11月14日全行业仍产生了超过3亿件快递订单。不仅如此,很多电商还对快递企业提出了当日达、次日达的要求,这就更加重了快递业的负荷。面对日益繁重的业务,快递业应该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制造更满意的用户体验呢?
大数据管理系统初见雏形,数据预测催生“物流先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快递业正在积极构建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系统重新整合运输、仓储、搬运、配送等环节,从而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价值,提高快递业的效率。而随着电子面单、分单系统的推广使用,很多大数据产品已经成为快递行业的标准化配置,一个大数据管理系统的雏形已经搭建起来。
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基点快递面单已经在广泛使用,国内排名前15的快递公司全部普及了电子面单。电子面单可以自动串联发货商家、送货快递公司以及与收货消费者以包裹中转的信息,对配送时效、成本进行一系列优化。数据显示,电子面单使操作人员减少30%,打印速度提升4~6倍,发货速度普遍提升30%以上。而菜鸟网络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大数据智能分单系统删减了数个操作环节,使得整个分单效率提升了50%—60%以上。
此外,大数据还在分析用户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做到了提前预测,从而分化双十一带来的物流压力。而这种预测是基于海量的商品销售数据、消费者浏览信息,购物车商品数据,以及每天数千万个包裹物流信息综合计算而做出的。通过预测,快递企业也可以通过优化分配、错峰发货等方式做到“物流先行、订单随后”,这种提前布局可以分流短时间内形成的快递高峰,让各终端网点从容应对双十一动辄数亿的快件量。
自动化分拣推动仓配一体化,阿里、京东无人仓纷纷亮相
自动化也是快递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尤其是自动化分拣设备的使用和升级正在为快递业创造更高的效率。快递企业运营副总监赖世强介绍:“一位普通分拣师一天的工作量约1000单,一台机器不间断运转可以节省近480个师傅的劳动力,处理同样数量快件节省的分拣人力会非成观。”自动化分拣不但将准确率提高大哦了99%,避免了人力造成的差错率;而且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快递企业的效率。
各家快递企业还在积极推进以智能仓储机器人为标志的无人仓的建设,如京东在双十一前就将无人仓拿出来秀了一把“肌肉”。它是由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感知网络打造的全自动仓储,充分使用了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以及货架穿梭车等自动化设备。据分析,无人仓的物流成本下降 50 %,存储效率是传统货架存储效率的 10 倍,机器人分拣效率则相当于传统劳动力的 5 到 6 倍。
而阿里牵线组建的菜鸟网络也正在推动仓储自动化、仓配一体化的发展,从“人找货”转变为“货找人”、据悉菜鸟网络的智慧仓储可以最快在 3 分钟内完成从找商品到封装的操作进入发送程序,现在每天可处理2700万以上的包裹。与传统仓库相比,它的处理效率高出 30 %,而拣货人数下降了 70 %。
无人配送初步投入市场应用,或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事实上,快递行业最臃肿的部位在投送程序,这里需要集结大量的人力资源。2015年全行业就投入了超过170万物流配送人员,而今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268万。可喜的是,一些新技术、新设施正在积极的研发和推进中,如智能投递箱,平时3%的量可以通过智能投递箱进行投递,极大减轻了一线快递人员的工作压力。
而如顺丰、京东等企业还在积极的研发无人配送项目,计划在未来使用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设备更完美地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今年双十一,京东就在宿迁、西安、北京等多地试用无人机进行快递配送。截至目前,京东无人机已完成超过1万分钟的飞行总时长、近万公里的飞行里程、超过1000架次的飞行次数。虽然无人配送技术还不够成熟,也需要相关法律政策的放行批准,但是其展现出来的技术前景和由此带来的销量优势还是十分令人心动的。
大数据、自动化等新技术的投入产生了数据预测、错峰发送、自动分拣、无人仓储等一系列的新手段,解决现在一天3亿的高峰流量已不是难题。但是2015年快递总量就达到了206亿件,预计2020年更将达到500亿件。无论是激增的快递总量还是困扰行业的配送难题要求有更多新技术投入进来,进一步地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