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离职股权纠纷 陈欧砸下3亿的街电还有戏吗?
【摘要】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因股权缩水、大股东海翼股份股权承诺未兑现等原因集体离职。上述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两人的“互怼”过去仅二十多天,陈欧花3亿元投资的共享充电宝项目“街电”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
继共享单车后,共享充电宝成为又一个备受资本追捧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短短40天内就有19笔融资消息被披露,总额近12亿元人民币。
但同样在做投资的王思聪却不看好这个行业,5月5日,他在朋友圈发文表示: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面对王思聪的“拆台”,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迅速在微博中予以回应:
“谢谢思聪监督,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为你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图片来源:@陈欧 个人微博
两人的“互怼”过去仅二十多天,陈欧花3亿元投资的共享充电宝项目“街电”(全称:深圳市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
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因股权缩水、大股东海翼股份(全称:湖南海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股权承诺未兑现等原因集体离职。上述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部分离职员工不满股权被稀释
5月4日晚,聚美优品宣布斥资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项目“街电”,被王思聪泼了一盆冷水,如今又面临创始团队员工离职风波。
5月26日,有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爆料称,由于“承诺的股权不兑现、现有的股权被稀释成厕纸”,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及硬件负责人全体离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向街电CTO严景求证,但未得到其回应。
作为一家目前正处于“风口”上的热点公司,该消息传播度甚广,海翼股份在26日当天也迅速作出澄清声明,承认在A轮融资时街电持股员工股份比例被稀释,但融资完成后,海翼拿出了自己所持的街电股份对员工进行了补差,补差部分的工商手续正在办理中,持股员工最终股份价值并无受损。
陈欧当天也作了表态,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36氪等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在风口到来的时候,团队员工流动很正常,不必过度解读。且聚美、海翼都对街电注入了团队(目前有几百人),并拉上了淘票票高管原源做CEO,现在的团队比之前更强,这样的变动在他看来并不影响业务。
第二天“剧情”有了反转。5月27日上午,街电原软件研发主管陈亮代表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全体成员在“脉脉”上发表了驳斥海翼的声明,逐条阐明部分描述严重偏离事实。多位身份认证为街电职员的员工予以证实。
陈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准确地说,是整个软件团队和硬件研发总监、项目经理,还有数据中心总监,都提出离职了”。陈亮称,联系律师希望通过合法途径争取自己的权益,“离职员工处于弱势地位,估计会很难争取到自己应得的东西了,但依然要站出来发声。”
5月27日晚,海翼股份在其官方微博再次发表声明,对离职员工提出的几个质疑点作出回应。
海翼:相关员工股权价值未受损
从海翼股份及离职员工的几份声明来看,主要争议点集中于持股员工的股权是否被稀释、承诺是否未兑现、员工利益是否受损。
▲海翼股份26日声明
需要了解的背景是,街电源于海翼股份于2015年初内部孵化的创业项目,风口起来以后,2016年成立了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作。根据海翼股份2016年年报,街电科技属于其全资控股子公司。
街电科技成立后,原项目组中11位研发成员转为街电员工,他们原持有海翼股份的1/4获得保留,剩下的3/4按两家公司估值比例转化为街电股份。
根据海翼股份的说法,为加速融资进程,“街电在完成A轮融资时采取了低于员工限制性股票转换时预计的估值。”也就是说,海翼当初给员工承诺的股票价值,是按街电2.5亿元的估值计算,但最终获得A轮融资后只有1.5亿元估值。上述员工股权确实缩水了。
对此,海翼发言人张希表示,“11位员工对项目的感情非常能够理解,大家心理上肯定是很不舒服的,所以海翼也让渡了部分股权,对街电员工进行补差。目前手续还在进行中。”街电创始团队成员林静(化名)称,这是持股员工本就应得的权益,并且跟海翼多次交涉争取得来,海翼此举是被动而为之。
那么,这11位员工最终的股权价值是否受损?海翼在第二份声明中算了一笔账,按照最新估值来算,1/4海翼股份价值1027万元(不含原CEO王哲),那么3/4股份应转化为2054万元人民币的街电股份价值。而目前街电估值5亿元,员工持股比例为4.469%,相对应的股份价值是2234.5万元,并未受损。
张希表示,为了能快速拿到融资,创业团队成员股权被稀释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可能是他们观念上没有转变过来,如果这个项目败了的话,融不到钱,你拿到再多的股权都没有用。”
来电CEO袁炳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认为,共享充电宝这事儿需要钱,股权肯定会被不断稀释。真到那一天,作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靠股权可能已经不行了,更多是如何保持控制权的问题。
部分细节仍存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海翼股份在第一份声明中称,原项目组的11位研发成员转为街电成员后,原持有海翼股票的3/4转化为了“街电期权”。
街电离职员工在声明中强调:“我们转换的是街电的有限合伙人股权,而非期权,均有证据证明。”记者就此向海翼股份发言人求证,对方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财务上的细节,会在向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后给予答复,但记者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其次,海翼股份称竞争对手“恶意挖猎”街电员工,导致部分员工离职,并“驱动这部分员工以不当行为对街电业务造成伤害”。对此,街电软件团队成员予以否认,表示在此工作期间绝无任何一人接受竞争对手提供的岗位,指海翼的说法是“恶意诽谤”。
记者也就上述问题向海翼股份发言人核实,但其并未作出正面回应。
(编辑:杨少康)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田跃清
金评媒责任编辑



- ESG每周资讯 | 碳市场行业纳入优先序: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因成熟度高被列为优先纳入碳市场
- 情报 |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钟睒睒成功连任中国首富;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宣判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光年速递:OpenAI解除AI安全负责人职务;扎克伯格称未来将有AI克隆体来分担工作;Meta正式发布Llama 3.1开源模型
- 情报 | 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正畸品牌「微笑公式」被曝倒闭清算;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近4.7亿
- 情报 | 苹果正削减iPhone 14 Plus产量;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非洲上线;蔚来只租不卖欧洲订阅模式或有变动
- 情报 | 羊了个羊40万年薪招聘研发;腾讯申请微信虹膜支付商标;哪吒汽车旗下车型价格调整
- 情报 | 比特币集团或考虑收购德国银行;豆神教育被深交所通报批评;美团投资罗永浩AR公司 Thin Red Line
- 情报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拼多多旗下Temu起诉Shein;新东方旗下公司非法出版教材被罚
- 光年速递 | 苹果不会在iOS 18发布时同步推出AI功能;英伟达发布软件和服务,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普及...